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有各種挑戰(zhàn),父母無法掌控; 但父母可以改變挑戰(zhàn)帶給孩子的影響,把它變成孩子成長中的資源; 請勿回避這些挑戰(zhàn),否則它會變成孩子成長過程的暗瘡,長此以往,成為影響孩子健康成長中的毒瘤。
也是一個我至今回望教學生涯,最無力最遺憾的一個故事。國內(nèi)外的名著,他幾乎讀了個遍,而且,對每本書都能講出自己的見地。他尤其喜歡古漢語,那些經(jīng)典名篇,他不僅倒背如流,還時常自己動筆用古文寫作。開學的第一篇作文,他夾敘夾議,引經(jīng)據(jù)典,整個行文都透著一份異乎年齡的成熟深遂。我拿給教研組其他老師看,大家都說:“這是個天才?!?/span>但,如果老師幾次沒有叫到他,他就會變得惱怒,要么搶答,要么當別人回答問題時,非常不禮貌地奚落人家:“你不會是個傻子吧,這種問題都答不上來?!?/span>每次批評他,他都很不服氣:“明明我會,憑什么不問我?”老師教的不止他一人,這個簡單的道理,無論怎樣跟他講,好像都講不通。簡單寒暄后,錦言爸爸直奔主題,拿出手機給我看趙錦言當天中午用電話手表發(fā)給他的微信:“課堂上,明明我一再舉手,但老師就是不提問我,我被針對了,我不想上學了。”錦言爸跟我說:“老師,錦言這孩子自尊心特別強,關于上課回答問題的事,困擾他很長時間了,所以,我今天想跟您面談一次?!?/span>我把客觀情況跟錦言爸說明了一下,班里50多個孩子,我們老師能夠做的,就是爭取讓每個孩子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同時,傾聽別人回答問題,參考別人的思路,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途徑。我本以為,這樣的道理,孩子不理解,家長是能夠接受的。可是,錦言爸跟我說:“錦言跟普通孩子不太一樣,他早慧,三歲獨立看繪本,五歲涉獵世界名著,七歲就能把《出師表》倒背如流,無師自通地可以把整篇文章說的頭頭是道,所以,對他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span>然后,整個見面,錦言爸沒給我多少發(fā)言機會,一直向我科普他們家的育兒經(jīng)。我于是了解到,錦言爸是全國綜合排名前五院校的經(jīng)濟學博士,在一家著名民企當首席財務官,錦言媽普通二本院校畢業(yè),是一名會計。“在我們家,徹底實行賞識教育,我從來沒有批評打罵過他,凡事都跟他講道理。只要是合理要求,我都會滿足,所以,他博學有主見,同時也因為早慧難免被妒嫉?!?/span>也直到這天,錦言爸跟我交了實底,小學期間,錦言轉(zhuǎn)過兩次學。他給出的原因都是學校的教育、老師同學的素質(zhì)滿足不了錦言的要求,孩子過得很壓抑,所以,為了孩子,他“孟母三遷”。他說:“老師,我對學校教育沒有過高要求,也沒寄希望于流水線式的教育可以對錦言有什么幫助,我唯一的訴求就是這種教育別傷害到他就行了?!?/span>一番談話下來,我感受到了錦言爸教育自信與教育優(yōu)越感。我也很坦白地跟他說:“孩子需要集體生活,這是必需品,也是學校教育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就因為老師不能每次提問自己而感到困擾和受傷,那么,我覺得,我也好,你作為家長也好,還是要在這方面給孩子明確一個正確的認知,太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對他的成長并不是好事?!?/span>“天才都是孤獨的,牛頓、愛因斯坦如果天天想著怎么合群,如何討好別人,他們也不會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這是錦言爸的回答。錦言爸有他堅固的三觀,他來找我,其實目的很明顯:我兒子是個天才,請你別埋沒和傷害了他。我們的教室在三樓,每天中午,都需要兩個男同學輪班去另一棟樓抬飯箱。我跟他掰了個手腕,他不費吹灰之力把我打敗,我借機跟他說:“老師是個成年人,力氣都沒你大。所以,你要知道,男女生的生理結(jié)構(gòu)決定了,力氣有大小之分,紳士點,誰讓造物主給了你這一把子力氣呢?!?/span>氣急敗壞地跟我說:“那飯箱太沉了,而且,孫學坤還欺負我,上臺階的時候讓我走在前面,這樣全得靠我一個人使勁……”過了一會兒,孫學坤一個人搬著飯箱,氣喘吁吁地回來了。孫學坤一邊擦汗,一邊跟我說:“老師,我倆走的是側(cè)樓梯,很窄,沒法平行抬飯箱,我就跟他說,咱倆輪流走前面。結(jié)果,輪到他走前面時,他就不干了,直接撂挑子走人,太過份了?!?/span>趙錦言滿臉通紅地回答:“不吃就不吃,什么破飯,我早就吃夠了?!?/span>我讓他好好吃飯,這樣下午才有精力好好上課,但他大聲回答:“廉者不受嗟來之食?!?/span>當天晚上,我跟錦言爸通電話,還原了白天發(fā)生的事情。錦言爸的關注點是:“既然飯不是自己抬回來的,那他也沒吃,這是很有骨氣的,我一直都跟他說,做人不可以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span>而對于我說的孩子在集體生活,就應該融入集體,參加必要的校園勞動這樣的話,錦言爸的回答是:“術(shù)業(yè)有專攻,這世界本來就分勞心者和勞力者,錦言還是應該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業(yè)上,而不應該在這些小事上糾纏?!?/span>令我更加沒想到的是,為了獎勵錦言的“不受嗟來之食”,從那天之后,錦言每天上學自己帶飯。而這樣,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必再承擔抬飯箱任務了。初中課業(yè)緊張,有時中午也會被老師占用做題,所以,好多男孩爭著搶著取送飯箱,獲得片刻的放松。錦言看在眼里,每次都會嘟囔一句:“傘兵?!?/span>我剛開始沒聽懂,直到有一次,一個男生當場跟他翻臉,讓他再重復一遍,我才知道“傘兵”是一句粗口。結(jié)果有同學跟我投訴,這是他的口頭禪,上課別人問題回答錯了,或者別人不小心碰到他,他都會這樣說。面對同學的投訴,錦言情緒突然失控:“你們都跟我作對,你們都嫉妒我,老師也跟你們是一伙的?!?/span>結(jié)果,他無比戒備地跟我說:“我爸說了,我不能單獨跟你們大人呆在一個房間?!?/span>我被氣笑了:“別的老師也在?!?/span>他這才放心跟我去了辦公室。在辦公室,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學著他家里的方式,凡事先表揚:“錦言,你讀的書多,有思想,這一點,老師和同學有目共睹?!?/span>聽了這話,他稍微放松下來,我話鋒一轉(zhuǎn):“但老師覺得,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你的作文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自己不想被別人爆粗口,那為什么要對別人粗口呢?難道罵人的同時,不是在降低自己的水準嗎?”我趁熱打鐵地跟他說:“再優(yōu)秀的人,也離不開環(huán)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你的書本,做人要有向別人學習的空杯心態(tài)。重要的是,學會與人為善,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平順美好的環(huán)境……”“嗯,老師,你說得很對?!贝蟾胚^了五秒鐘,錦言慢條斯理地說。我微笑著看向他,向他伸出一個大拇指:“如果真的覺得自己做得不對,那就真誠地跟你罵過的同學說聲對不起。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不是不出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師這樣用這句話,對嗎?”顯然,他很開心且如釋重負:“很準確,老師,我懂了,我一會兒就去跟那幾個同學道歉。”那天,看著錦言回到教室里,言出必行地跟他曾經(jīng)罵過的同學說“對不起”時,我心里特別欣慰。他腹有詩書,敏感可教,多多與同學、環(huán)境磨合,才能夠磨掉自我自私的一面,成為內(nèi)外和諧統(tǒng)一的優(yōu)秀孩子。可是,我萬萬沒想到,第二天大課間時,錦言趁著班里同學都下樓時,磨磨蹭蹭走在最后。然后,見四下無人,他問我:“老師,你是哪個學校畢業(yè)的?”結(jié)果,錦言說了一句:“那我還是信我爸的吧。畢竟,他是985大學的博士,我爸說,通常都是學習不怎么好的學生才考師范學院?!?/span>很顯然,昨天回家后,錦言跟他爸說了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我爸說,欲成大樹,莫與草爭。我昨天跟他們說對不起,不是覺得自己做錯了,而是不想再跟他們一般見識了。”我凌亂的,是我教學生涯中第一次碰到這樣的家長,拒絕與老師合作,用截然不同的三觀來拉扯孩子。我能夠想象他內(nèi)心是多么的百轉(zhuǎn)千回,而這,不是一個少年應該承受的。錦言爸對他的教育一直是“你是精英”“你鶴立雞群”,而這樣的孩子,抗挫能力往往極差。但,看到錦言的確對體育課有了畏難情緒后,錦言爸的做法是給他開了一紙醫(yī)學證明,讓他以后可以不用上體育課。至于中考的體育加試,他跟我說:“和孩子的信心比起來,體育落下的那幾分可以忽略不計。”體育課遇挫,爸爸選擇讓他可以不上體育課,而人際上受挫呢?他哪里受得了這種拒絕,一把搶過其中一個男生的羽毛球拍,當場摔斷。最終,三個男生徹底被惹怒,和他發(fā)生了肢體沖突。錦言1000米跑不及格,可是,打起人來真的是兇狠且可怕,他拿著羽毛球拍,以一打三,三個男孩不同程度受傷不說,就連聞訊趕來的保安也被失控的錦言打傷了。而錦言爸趕到時,非常憤怒,聲稱自己孩子從小到大連只螞蟻都舍不得踩傷,說那三個男孩以三打一,還說他的孩子就是因為太優(yōu)秀了,走到哪里都被排擠。其中一個受傷最嚴重的男孩媽媽被他的話激怒了:“你孩子優(yōu)秀在哪?不吃學校的飯,開假病假條不上體育課就是優(yōu)秀嗎?別人不帶他玩,就動手打人,這是哪門子的優(yōu)秀?你是不是有什么精英幻想癥??!”結(jié)果,錦言爸差點跟那個男孩媽媽當場打起來。那件事,最終以其中一位家長報了警才最終調(diào)解解決的。而錦言爸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開始為他聯(lián)系新的學校。說實話,我很擔心錦言,如果他不改變,他的人生能轉(zhuǎn)到哪里去呢?那些日子,他不來上學,但我每天還是會把作業(yè)發(fā)到他爸的微信上。見到我,這位媽媽哭了,她握著我的手說:“老師,你幫幫錦言吧?!?/span>在他們家,因為錦言爸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他絕對一言堂。他成長于一個父親極端嚴厲,哪怕他再出色,也從沒給過他任何賞識的環(huán)境。只要他跟別人有沖突,父親從來不問青紅皂白,永遠當眾責罰讓他長記性。物極必反,所以自己當了爸爸之后,他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兒子身上。在他的理念中:“只有賞識才能給孩子絕對的自尊心和優(yōu)越感。我的兒子必須超越我,成為真正的精英。”所以,他一邊無條件地滿足孩子所有要求,一邊試圖替他擺平成長路上所有的障礙。錦言媽曾試著跟他爭論,卻被錦言爸直接拒絕:“我看了那么多教育心理學的書,我自己有那么痛的成長經(jīng)歷,我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你別插手?!?/span>她懇求我:“李老師,救救錦言吧。他不能再轉(zhuǎn)學了,再轉(zhuǎn),他就真的無學可上了,什么環(huán)境都適應不了的孩子,將來怎么生存?”結(jié)果,全程都是錦言爸大談特談他的育兒經(jīng),他的精英理論,以及在他心里,錦言就是一塊閃閃發(fā)光的金子,他不允許周遭的環(huán)境把它毀掉。當我很直接地告訴他:“以我的教學經(jīng)驗和對孩子的了解,錦言的確很有天分,但他的抗挫能力很差。老師沒提問他,同學不跟他玩,體育測試不及格,都可以讓他無法接受。恕我直言,這樣下去,任何一個小事件都會成為壓垮他的稻草……”聽了這話,錦言爸大手一揮:“李老師,感謝你對錦言的關心。坦白說,你是他所遇到的老師里,唯一一個對他最負責的。但,我的孩子我了解,我不可能讓他帶著心理陰影去上學?!?/span>最荒謬的是,錦言后來喜歡上班級一個女生,每天都會給那個女生寫情書,且全是用古文寫的。可是,錦言依然還會每天寫好情書,放在女孩的書桌上。老師找錦言談話后,惱羞成怒的錦言回到班級對女生大打出手。而他其中一篇仿寫《岳陽樓記》的情書不知怎么泄露了出去,一時間成為大家微信圈瘋狂轉(zhuǎn)發(fā)的熱門。震撼還是從前的震撼,可是,得知事情原委后,我內(nèi)心五味雜陳,但也無能為力。最近聽到錦言的消息,是一天夜里,突然接到錦言媽媽的電話。即便是在家里,他的狀態(tài)也越來越差,常常一睡就是一天,臉不洗,牙不刷,甚至飯也不吃。而最近一段時間,他總是跟父母說:“對面樓有人監(jiān)視我,他們要暗殺我……”錦言媽覺得兒子的心理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想帶他去求醫(yī)。他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天才本來就是神經(jīng)質(zhì)的?!?/span>突然就覺得心里像被塞進厚厚的一團棉花,整個人呼吸都困難。過了很久很久,我才跟錦言媽說:“無論如何,帶孩子去醫(yī)院,錦言爸也需要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作為媽媽,你不可以再軟弱讓步了?!?/span>后來,錦言去了醫(yī)院,被確診為神經(jīng)官能癥。而且,狀態(tài)一直不穩(wěn)定,常常心悸、出汗、眩暈、惡心,且記憶力嚴重衰退。那個曾經(jīng)可以把《長恨歌》一字不落背下來的少年,如今連自己午飯吃沒吃都記不住了。兒子的狀態(tài)給了錦言爸致命的打擊,面對這個事與愿違的情況,他選擇的方式是從前高調(diào)秀兒子,現(xiàn)在對外宣稱兒子出國了。錦言每個月都要去醫(yī)院住上十天半個月,錦言爸從不陪同,都是錦言媽在管。對于錦言媽媽提出讓他也去看心理醫(yī)生的提議,他火冒三丈。從前他有多積極,現(xiàn)在,他就有多么逃避。沒想到,錦言轉(zhuǎn)學后,我居然跟他媽媽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很想去看望一下錦言,可是,媽媽說他現(xiàn)在不想見任何人。我的辦公桌里,至今還保留著錦言入學時寫的那篇作文。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趕緊好起來,回到課堂,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今天給大家講這個沉重的故事,也想說說作為老師的無力。我想到一句話,如今想來越發(fā)深以為然:教育需要三向奔赴。老師、家長和孩子,本應該是一股繩,形成合力,否則,任何的拉鋸與自以為是,都是一場對孩子的撕裂。希望錦言可以早日回歸正常孩子的狀態(tài),希望重新站起來的他,先接受普通,然后,再力所能及地去出眾。作者簡介: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著有作品《二胎時代》《煮婦煉愛記》《呼吸》《創(chuàng)業(yè)情侶》等。來源: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