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當學生w的爸爸走進我的辦公室時,我發(fā)現(xiàn)w始終不敢抬頭看他的爸爸。 我早就從學生w媽媽那里了解到,w很害怕爸爸,因為爸爸會揍他。 我讓學生w坐下,因為我坐著,w爸爸坐著,我不想讓孩子一開始就產生挨批評的感覺。我們三人之間進行的是一場平等的談話,平等的交流。 可談話是艱難的,w眼神不安,他小心翼翼地說話,除非不得已,他不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出于自我保護的需要。他不信任我,也從情感上躲避爸爸。 過后,我留下w爸爸單獨聊了一會。我告訴他,懲罰對孩子來說弊大于利,體罰尤其如此,因為粗暴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錯誤的教育,可遺憾的是,家庭中懲罰孩子的任務通常由父親進行。 “等你爸爸回來收拾你!”“你等著吧,爸爸肯定會狠狠揍你一頓!……在家庭中,這樣的話經常從媽媽嘴里冒出來。更壞的是,許多爸爸痛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要求,在家里時常扮演暴君的角色。 這種情況之所以會讓人感到遺憾,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這會讓媽媽確信,女人無法真正教育自己的孩子,女人非常軟弱,需要強有力的肩膀給予支持。如果媽媽告訴孩子:“等你爸爸回來再收拾你”,那她實際上是讓孩子把男人當做終極權威以及生活中真正的掌權者;其次,這會破壞孩子與父親的關系,讓孩子害怕父親,而不會把父親當做好朋友。也許有些女人會擔心,如果自己親自動手懲罰孩子,那自己就會失去孩子的愛,但無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不是把懲罰的責任推給父親。要知道,孩子們也會同樣責怪自己的母親,因為是母親找來了這個會懲罰自己的人。 除了害怕爸爸,許多孩子也懼怕老師,因為許多家庭里經常上演這樣一幕: 媽媽:“我會告訴你老師,你在家里不聽話,不認真完成作業(yè),還經常看電視,打游戲?!?/p> …… 告訴老師后會怎么樣呢?有些負責人的老師會按照家長要求狠狠批評孩子一頓,可不幸的是,幾次下來,孩子學會了說謊,有些孩子甚至公開頂撞媽媽:“你去說吧,有什么大不了的!” 威脅不起作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