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功優(yōu)秀,可是很多家長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成功優(yōu)秀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得先讓孩子成人,獨立,如果沒有這個為前提,成功優(yōu)秀就是浮云,甚至是災難! 一、通過孩子的成功來彌補自己曾經(jīng)的失敗和內(nèi)在安全感的缺失! 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皆因有動機,這個動機一定是對自己有益處,我們才會去做??偟膩碚f,人做事的動機只有二個: 一:因為我很享受養(yǎng)育培養(yǎng)孩子過程中的喜悅,所以我愿意為孩子付出! 二:因為我沒有,缺乏,所以我得通過孩子的表現(xiàn)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所以,人格健全的父母,他內(nèi)在的生命是完整的,與自己關系和諧,與他人關系和諧,是具安全感的,同時也與他人有清晰的邊界感,因此他根本不需要通過孩子的表現(xiàn)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孩子如果遇到這樣的父母,是幸運的! 然而,人格不健全的父母,他的內(nèi)在生命是缺乏的,是沒有安全感的,當然,活在世界上,每個人多少都缺乏一點安全感,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補充我們內(nèi)在安全感唯一正確的途徑是自己加強學習與成長,因為自己人生的幸??鞓吠纯嗯c他人無關,只與自己有關,因此是自己要負責的事情,孩子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來滿足父母的需要,因為孩子與父母是獨立的個體。 但是,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點,不將生命成長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是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工具,當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孩子父母雙方都高興,雙方都感受到了美好,當然孩子這個時候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人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是容易崩潰的。 可是,人的天性需求都是不愿意當成他人的工具的,都想要做自己。所以這條路是不可能長久的,孩子小的時候,可能無法意識到,一旦長大了孩子就會非常恨父母。 人活著需要尊嚴,靠自己養(yǎng)活自己是人起碼的尊嚴需求。一個孩子這么大了,都無法自己養(yǎng)活自己,還要父母養(yǎng)著,他會感受到這對他是巨大的恥辱,原來自己在這個家里就像一個廢物,畢竟誰都不愿意做這樣的人,因此:恨就產(chǎn)生了! 當然這個恨有時是直接的,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成了仇人;有時是間接而隱形的,畢竟這個時候他還需要父母養(yǎng)著,他對父母的恨不能直接表達出來,畢竟也要面臨社會的輿論壓力,所以,這個恨就藏在心理。 因此,一旦孩子表現(xiàn)不好的時候,孩子承受了挫敗感,父母也有挫敗感,怎么辦?就會容易各自怪罪對方,有些孩子就會通過啃老,讓父母難受來表達自己的攻擊力與不滿:我今天這樣,都是你當初害的! 而父母這個時候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當初養(yǎng)育方法的問題,對孩子造成了負面影響,他內(nèi)心會有愧疚感,因此,會通過繼續(xù)養(yǎng)著孩子來彌補自己的愧疚感!如此,一個現(xiàn)象就這樣發(fā)生了: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活著即使與身邊的人有惡劣的關系也比沒有關系,不得不一個人承受孤獨更好?。?/span> 父母這邊:需要通過繼續(xù)養(yǎng)著孩子,來彌補自己的愧疚感,當然也同時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感! 因此,啃老的孩子與父母實質(zhì)上是一種變態(tài)的共生關系,因為在心理上他們誰都離不開誰! 二、通過不斷為孩子付出,以滿足自己曾經(jīng)缺失的價值感 這一點主要適用于溺愛孩子的父母,每個溺愛孩子,為孩子傾盡所有的父母,皆因內(nèi)在價值感的缺失,即我是沒用的,不配的。因此他需要不斷為他人付出來滿足自己的價值感,至于這個付出是不是需要的,應該的,必須的,則根本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 三、讓孩子走自己為他選擇的路,以滿足自己內(nèi)心強大的自戀 還有一種父母,就是自己小時候吃了非常多的苦,受了好多的傷,原本這些傷是他自己需要去醫(yī)治釋放的,但是他不懂這些,也沒有人告訴他要怎么做! 他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終于翻身了,(當然這種翻身也只是獲得了虛假的安全感)。因此他的內(nèi)心形成了強大的自戀:他不但自戀自己成功的結果,也自戀自己成功的過程,因此他自然也要求孩子要走他那樣的路!當孩子走他那樣的路時,他就可以消除內(nèi)心的孤獨感:終于有人能體會我當初的感受了! 可是,人的天性就是喜歡走自己的路,不喜歡走他人選擇的路,怎么辦?孩子就與父母形成了對抗:你要我做的,我都做失敗給你看(這就是現(xiàn)實中的敗家子),或者干脆不做(這就是現(xiàn)實中的啃老族),讓你知道,你很多東西你并不能自己說了算! 四、強迫孩子不要離開自己,避免自己承受生命巨大的孤獨感 第三種情況是:父母太孤獨了,大多數(shù)情況是離異的,他需要一起跟孩子共生來避免孤獨,有些情況嚴重的父母,會威脅孩子,如果孩子離開他,他就要去死!或者恐嚇孩子,說孩子你這不行,那也不行,如果你離開我,你是活不下去的,孩子迫于父母的巨大壓力和生存的恐懼,最后被迫成為了啃老族。 五、通過孩子變成啃老族的失敗,表達對配偶的恨意! 第四種情況就是有些父母因為配偶背叛了自己,或者對自己造成其他很深的傷害,怎么辦?孩子就成了他攻擊另一半,表達內(nèi)在恨意的工具:你看你看,都是你當初這樣當父親(母親),你看孩子今天成了什么樣子,這一切都是你害的! 所以,啃老的孩子,背后皆因有人格不健全的父母! 孩子成了啃老族,到底應該怎么辦? 對于啃老族父母: 要真正解決孩子啃老的問題,首先需要父母回到自己內(nèi)在生命成長上,啃老族的父母的一定要知道,你生命中面臨的問題需要你自己去面對去解決,與孩子無關,你和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如果你意識到了自己曾經(jīng)養(yǎng)育的問題,一定要放過自己,原諒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而如果通過繼續(xù)養(yǎng)著孩子來彌補你自己的愧疚感只是一條不歸路,最終害了孩子自己! 對于啃老族孩子: 一定要相信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上天就已經(jīng)賦予了你生存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不要相信他人所說的你沒用你不行。 如果你想要活得有尊嚴,唯一正確的出路是自己通過勞動去養(yǎng)活自己,而通過啃老來表達對父母的恨,這是一條不歸路,最終害的是你自己,因為父母在世的時間大多數(shù)情況下比你短 你在生存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是你自己要去面對的,你的父母是無法替代你去解決的。 如果你真的太恨父母,那就離開他們,自己遠走高飛,哪怕討飯也自己去討! 如果孩子已經(jīng)成了啃老族,這個時候孩子已經(jīng)大了,再來改變,確實是真的太難了,但是父母只要有愿意的心,愿意付出行動,付出代價,希望還是有的! 如果靠著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希望又更大! 本文作者賴永娥為愛加倍成長教育創(chuàng)始人、父母教練督導 如何加強自身的成長,避免讓孩子成了啃老族? 家有啃老族,身處痛苦絕望當中不知道怎么辦? 加下面微信,說出你的需求與困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