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觀看本期視頻) 盛極而衰的清代陶瓷 # 督陶官 清代景德鎮(zhèn)的制瓷業(yè)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設置御器廠,委派專門負責管理御器廠的官員,這類官員稱為督陶官,或稱督陶使。 清代陶瓷史上有4位著名的督陶官,他們是開窯先鋒臧應選、最紅督窯官郎廷極、科技達人年希堯、全能冠軍唐英。 臧應選·臧窯 清康熙十九年,朝廷派遣臧應選等人駐景德鎮(zhèn)御窯廠督造祭器。按習慣稱呼,將此時期御窯瓷稱“臧窯”瓷器。 ![]() 此時期的御窯瓷釉色品種甚多:其中以豇豆紅(吹紅)及灑藍(吹青)最為著名。 ![]() 豇豆紅釉洗 ![]() 灑藍釉描金花卉紋帶蓋糊斗 郎廷極·郎窯 江西巡撫郎廷極于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主持御窯場工作。這個期間燒造的瓷器稱為“郎窯”。 ![]() 郎窯紅釉屬高溫銅紅釉,特點是仿宣德寶石紅釉。釉面光亮呈玻璃質,釉色如初凝之牛血,非常鮮紅,在官窯瓷器中也屬于名貴品種,康熙皇帝非常喜愛。 ![]() 郎窯紅梅瓶 ![]() 郎窯紅釉琵琶尊 年希堯·胭脂水 年希堯任景德鎮(zhèn)督陶官的九年中,解決了清代琺瑯彩瓷器彩料要靠進口的難題,并在雍正八年燒制成功了“胭脂水”。 ![]() 胭脂水釉小碗 唐英·仿古超古·創(chuàng)燒 清代制瓷家、書畫家、篆刻家、劇作家唐英,在雍正六年至江西景德鎮(zhèn)御窯廠協(xié)理窯務,任督陶官。歷經(jīng)雍、乾兩朝,前后在職共二十七年。 ![]() 唐英在制瓷上的貢獻,一是仿古超古,復制宋代五大名窯。二是創(chuàng)燒。乾隆時期,創(chuàng)燒出不少新奇的品種,比如轉心瓶、交泰瓶。 ![]() 仿官釉墨彩唐英款水丞 ![]() 粉彩暗八仙紋雙耳轉心瓶 ![]() 青花粉彩鏤空開光魚藻紋四系轉心瓶 # 瓷器裝飾 康熙·青花 康熙時期,青花突飛猛進,色調鮮明、層次多變。瓷器上出現(xiàn)了反映封建或風雅情趣的文字圖畫,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青花料使用的是云南產(chǎn)的珠明料。 ![]() 康熙青花“紅拂傳”圖棒槌瓶 ![]()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圖方瓶 康熙·釉里紅 康熙時期由于紅釉工藝燒造精湛,釉里紅技術獲得新生。 ![]() 康熙釉里紅四魚紋水丞 ![]() 康熙釉里紅云龍紋缽缸 雍正·粉彩 粉彩是在五彩所用顏料內摻入一部分“玻璃白”的氧化鋁、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而使色彩出現(xiàn)濃淡凸凹之感。 色調柔和淡雅,故又稱「軟彩」。雍正時期粉彩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 雍正粉彩葫蘆紋碗 ![]() 雍正粉彩過枝桃樹紋盤 ![]() 雍正粉彩桃花紋直頸瓶 乾隆·琺瑯彩 乾隆時期在彩繪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琺瑯彩,最早采用進口的顏料燒制,所以也稱「洋彩」。 琺瑯彩所用的材料,色澤晶瑩,質地凝厚;裝飾畫法極為精細,追求華美艷麗,狻具宮廷氣息。 ![]() 乾隆琺瑯彩纏枝花卉蒜頭瓶 ![]() 乾隆琺瑯彩嬰戲紋雙連瓶 ![]() 乾隆款琺瑯彩勾蓮紋象耳瓶 # 特色陶瓷 廣彩 廣彩,是指在景德鎮(zhèn)燒制瓷胎,然后運至廣州加繪圖案的一種外銷瓷。 ![]() 廣彩花鳥紋盤 ![]() 廣彩人物紋盤 墨彩 墨彩,盛行于雍正、乾隆及晚清時期,本非黑彩而是赭色,多畫山水小品,別有風趣。 ![]() 墨彩籟瓜紋盅 金彩 金彩,在清代用金粉取代金箔,即將金熔入釉來著色。顯得金色斑斕,富麗堂皇。 ![]() 戧金彩漆萬福鳳盤 ![]() 雍正粉彩過枝桃樹紋盤 ![]() 雍正粉彩桃花紋直頸瓶 乾隆·琺瑯彩 乾隆時期在彩繪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琺瑯彩,最早采用進口的顏料燒制,所以也稱「洋彩」。 琺瑯彩所用的材料,色擇晶瑩,質地凝厚;裝飾畫法極為精細,追求華美艷麗,狻具宮廷氣息。 ![]() 乾隆琺瑯彩纏枝花卉蒜頭瓶 ![]() 乾隆琺瑯彩嬰戲紋雙連瓶 ![]() 乾隆款琺瑯彩勾蓮紋象耳瓶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內憂外患使我國陶瓷業(yè)蒙受了致命的打擊,不僅各地名窯紛紛倒閉,而且明清御窯廠廢棄。 # 盛極而衰 光緒瓷器 光緒時期,陶瓷業(yè)雖然一度略有起色,如“大雅齋”款和“體和殿”款瓷器相當精致,但終是回光返照,徒使后人為之嘆息。陶瓷工藝隨同國勢之日衰而逐漸走向下坡。 ![]() ![]() “大雅齋”款綠地粉彩花鳥紋高足盤 ![]() ![]() “體和殿制”款青花花卉紋花盆、盆托 中國民營文化產(chǎn)業(yè)商會古代藝術品收藏專業(yè)委員會 五年歷程 【理念】以學術引領收藏,以專業(yè)助推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