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 張家軍/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呂寒雪/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 ![]() ![]() 人工智能時代催生了新型勞動,對傳統(tǒng)的勞動教育發(fā)起新一輪的變革挑戰(zhàn)。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勞動手段智能化、勞動場域虛擬化、勞動過程創(chuàng)新化和閑暇時間豐?;瑢⒂|發(fā)勞動教育在育人身份、實踐方式、教育重心與勞動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內在博弈。同時,容易使勞動教育陷入技術主導式教學、分散式個人實踐、偏狹化身體教育、誤讀式勞動意義的境地,弱化學生的勞動精神、勞動道德、勞動知能和勞動價值觀等智能時代必備的勞動素養(yǎng)。對此,人工智能時代的勞動教育應回歸人師引領,培育反思創(chuàng)造的勞動精神;推進共同參與,陶鑄團結協(xié)作的勞動道德;還原整全身體,推動勞動知能的完整發(fā)展;澄明勞動意義,樹立等值齊觀的勞動價值觀,以積極的姿態(tài)面向未來,培養(yǎng)具備人工智能時代勞動素養(yǎng)的智慧型勞動新人。 ![]() ![]() ![]() (本文編輯:徐華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