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地道風(fēng)物 ,作者風(fēng)物菌

地道風(fēng)物
行走的風(fēng)物百科,看見中國每寸土地的不一樣。

廣東人,天下第一吃貨。
就說這腸粉,意象是香噴噴的“腸”,實體是滑嫩嫩的“粉”,兩者一結(jié)合,就能惹人口水漣漣、饕客無數(shù)。它誕生自嶺南,不僅能一統(tǒng)廣府、客家、潮汕三家味覺,更是能超越語言和舌尖的靈魂之味——每個廣東人,無論來自哪里,都是腸粉喂大的。
廣東人看到這一幕,口水直下三千尺
腸粉,更能包住廣東人的山與海。地上生的豬肉牛肉、叉燒肝肚,水里跑的鮮魚海米、生蝦熟貝,都可以被滑溜溜的腸粉包起來,成為極簡主義的人間美味。若不愛葷腥,更有香菇青菜為餡的羅漢腸,以及包裹油條、香脆無比的炸兩,都是腸粉,都是廣東味。
腸粉江湖,門派眾多,各有各的美好
沒有哪個廣東人會拒絕腸粉。在早餐店,它是以抽屜蒸出的手拉腸粉;在茶樓,它是能立起來、可炒可炸的豬腸粉;在潮汕排檔、客家酒肆,它又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形態(tài),但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好吃!
你別小看腸粉,它是名副其實的“廣式卷王”。
美食遍地的嶺南,一碟美好的腸粉,必須是平又靚(粵語:便宜又好吃)。一身皺巴巴的素衣,呼呼幾聲蒸出來,再淋上秘制豉油,就是街邊檔口的少年方世玉——樸實無華,卻身懷絕技。
薄薄的粉皮包著炸油條,就是“炸兩”
也正因如此,腸粉門派眾多,哪怕是資深吃貨,也未必能摸清那門道。除了金牌“卷王”廣式腸粉,以及銀牌得主潮式腸粉,更有無數(shù)奇門腸粉深藏在市井之中,成為當?shù)厝说膫髡f。甚至看似與之毫無關(guān)系的甜黨,也在這江湖中有一席之地——沒錯,腸粉也可以是甜的!
先說這人間“卷王”——廣式腸粉。在這一門派中,德高望重的是布拉腸。
布拉腸,被許多食客認定為傳統(tǒng)做法
技術(shù)好就能整塊粉皮刮下來
它是古老的流水線。先將白布浸水,倒入米漿攤勻,鋪上餡料入蒸籠,猛火只需幾分鐘;師傅飛鏟慢刮、腸布分離,米皮卷著餡料、快速切段,一碟布拉腸就做好了;接著白布再入水、米漿再攤上,下一碟開始,美味就這樣源源不絕,人粉合一。
布拉腸,看似簡單,實則全是功夫。就說這米漿,要用半年以上的陳米,按一定比例與淀粉、紅薯粉、澄面混合磨粉,否則難以攤勻;米粉與水保證1:2,太稀蒸不成形,太稠刮不下來;此外,米漿要勻,布要鋪平,否則腸粉容易破裂、品相大壞。

手拉腸粉,布拉腸粉的簡化版
布拉腸最為傳統(tǒng),但也最考功夫。如今的街邊小店,多是手拉腸粉,將蒸籠改為抽屜式,刷油后上米漿,一鍋蒸N屜,大大提高效率。通常來說,手拉腸粉是褶皺狀,融著餡料的粉皮蒸好后一推一鏟、神速如飛;布拉腸粉,大多是將粉皮卷起來、再切段,看起來更美觀一些。

因制作方便,如今手拉腸更為常見
看似胡亂堆疊,其實都是美食寫意
廣式腸粉,餡料都是極簡主義——多半是三種,其中生菜要占一個名額,太多了包不住,還容易串味。不過,雖然腸粉餡料少,選擇卻很多:嫩滑牛肉、鮮甜蝦仁、肝臟下水,甚至皮蛋油條……它們與腸粉皮融為一體,包山包海,低調(diào)又奢華。
廣式腸粉,餡料極簡但皮餡合一
追求的是一口下去,滋味融洽
就說常見的牛肉腸粉,雪白米皮裹著暗色的牛肉,淋著赤色的醬油,色香味俱全。米皮入嘴,又軟又滑,仿若無物,但嘴里充盈著米香;帶上牛肉,細嚼又回味無窮,似有淡淡奶香;二者混合,被鮮甜的醬油點亮,三者的味道達到一種極致和諧,美味無比。
醬油,粵菜的靈魂,當?shù)亟小棒汀?/span>
在醬油上下功夫,是粵菜的必修課
腸粉好吃,醬油很重要。如果一家腸粉店,老板給你的醬油是“超市瓶裝”,你大可轉(zhuǎn)身就走。好的醬油,必須下鍋下料、脫胎換骨。生抽小火慢熬,加入魚露、紅蒜、蠔油、冰糖,熬出來咸中帶鮮,細品還有微甜,甩超市貨好幾條街。
比起廣式腸粉追求皮餡合一,潮式腸粉則追求包下一切。
老西關(guān)的腸粉,被潮州人學(xué)去
發(fā)展成另一種美味江湖流派
一句“膠己人”,能讓身在異鄉(xiāng)的潮汕人迅速拉近關(guān)系。潮式腸粉,與廣式腸粉同文同宗,卻依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了一片鼎盛的江湖名氣,潮州、揭陽、汕頭三大弟子更是各有千秋,唯一相同的是包下萬物的氣概。

潮式普寧腸粉,裹著濃厚的炸蒜香菇汁
米皮滑滑的,吸溜一下就進了嘴
普寧的腸粉,鮮蝦、魷魚絲、小生蠔、小鮑魚……海里游的,統(tǒng)統(tǒng)能包進腸粉里;此外,它還有獨門絕技——炸蒜香菇汁,噴香的炸蒜頭配上粘稠的香菇汁,將海鮮腸粉浸透;小海鮮們被醬汁包裹,一口一個,能征服一切刁鉆的舌尖。潮州人愛醬,或濃稠、或細膩,香入你的靈魂里。
一碟潮州腸粉上來,只見腸粉潛伏在花生醬的海洋中,未見粉皮,先聞其濃郁香味,在濕熱難耐的嶺南,分分鐘讓你胃口大開。這花生醬,里頭摻了芝麻醬、沙茶醬、蠔油和醬油,還要澆一勺特制鹵汁,多了咸香,壓制了膩,配方自然要保密。

潮州花生醬,講究香而不膩
到了汕頭,腸粉回歸醬油調(diào)味,與隔壁老廣一樣追求輕薄粉皮,但多了當?shù)靥厣挠捅烁ㄌ}卜干),焦香又脆爽。潮州饒平一帶,還有甜腸粉——醬汁是琥珀色的糖漿,混有芝麻、辣椒和菜脯粒,腸粉彈牙、糖漿適口,還有一絲咸辣味做點綴,甜黨咸黨瞬間和諧。
潮式腸粉肚量大,分量更大,不僅能包下一切食材,還能包下潮汕人的一日三餐。另一邊,廣式腸粉分量小,時常出現(xiàn)在早茶之中,與廣式點心一起擺滿一桌,吃得精致;若只是早餐鋪子,一碟腸粉一碗粥,加一杯粗茶,就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如今,市面上常見的手拉腸、布拉腸,都不是腸粉最初的模樣。
窩籃腸粉,一次能蒸出一大張米皮
但也費工費時,如今極為少見
2007年出版的《中華名吃·廣東菜》中認為,腸粉是在抗戰(zhàn)時期,在廣州西關(guān)誕生。當時生產(chǎn)工具有限,腸粉以窩籃制作。一個大而圓的窩籃,倒上一勺米漿,左右上下傾斜,使得米漿均勻流淌到各處,再放上餡料蒸熟即可。
小小的腸粉,蘊含著生產(chǎn)工具的進步
不變的是制作美味的初心和靈魂
隨著時代發(fā)展,吃腸粉的人多了,“窩籃制作法”太費時間,必須讓位給更高效的手拉抽屜。改革開放后,一臺臺銀亮的抽屜式蒸籠橫空出世,老板們在日以繼夜的熱氣騰騰中,快速抽拉鋼盤;在金屬碰撞聲中,一份份腸粉如流水線般生產(chǎn),源源不斷地送上餐桌。
也許有人覺得,用機器代替原始工具,會抽走食物的靈魂。但無可否認的是,“機器腸粉”的出現(xiàn),讓腸粉江湖得以擴張,不僅在廣東無比繁榮,更讓這一美味走出嶺南,撫慰全國各地的舌尖,成為廣東乃至中國的一張市井飲食名片。
當然,也有人在堅持傳統(tǒng)。布拉腸由窩籃改進,以白布代替沉重的竹籃,如今被視為傳統(tǒng)的一環(huán),在老廣州城內(nèi)風(fēng)采依舊。
江湖傳聞,腸粉的祖先另有其人,便是著名的順德陳村粉。
陳村粉的制作方法,與腸粉真是太相似了。同樣是用米漿制作,同樣是“古法上蒸籠”,同樣是追求薄、滑、韌,就連褶皺形狀也極為類似,唯獨吃法不同。
腸粉是“粉包餡”,陳村粉則是將粉皮放涼后,成為食材。最簡單的干撈齋粉,切好的陳村粉淋上醬油,再放一把油炸蔥段,拌著吃;它還可以打底,放上其他食材蒸,如排骨蒸粉;也可以煮著吃,下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腩粉旦……
豪奢一些,就和龍蝦蟹黃一起炒
好一盤霸王海鮮陳村粉!
無論哪種吃法,要的就是陳村粉那透亮與韌勁,與各種食材融為一體,令人欲罷不能。沒錯,它與腸粉一樣百搭,既能市井簡約,更能包山包海;至于它與腸粉的關(guān)系,沒人說得清,但也不重要了——美味江湖,好吃最重要。
正因自身足夠優(yōu)秀,腸粉從來不怕接受新的挑戰(zhàn)。

香港芒果腸粉,也傳到了東南亞
香港有一種芒果腸粉,以雪白米皮包裹著芒果肉,還要澆上金黃色的芒果醬汁。腸粉夾在芒果肉與芒果醬中間,起著中和作用,不僅使甜味不那么單調(diào),還能讓口感更充盈。雖然聽起來有點黑暗,但你想想“芒果糯米糍”,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果腸粉,既可以是五顏六色
也可以是凈腸粉淋各種果醬
如果芒果腸粉不足以突破想象力,你還能了解一下深圳的水果腸粉。直接把果汁和米漿混合,果肉是什么色,腸粉就是什么色;愿意包裹什么餡料,就看你的喜好,包雪糕也不在話下;至于你愛不愛,那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條舌頭。
廣東還有一種粉,常被誤以為是腸粉分身,它就是豬腸粉。它用厚米皮做成,卷成小柱子(就問你誰才是“卷王”?);它沒有餡料,吃法與腸粉大不相同——用香油、醬油拌著吃,爽口軟滑;若請入鍋中、十八般廚藝伺候一番,豬腸粉就是呈味法寶,香飄四鄰哦。

做石磨腸粉,需要現(xiàn)磨米漿
有時很粗糙,但老饕就愛這口
也有些奇門腸粉,抓住腸粉的某一特點做到極致。云浮石磨腸粉,米漿要現(xiàn)做現(xiàn)磨,讓饕客們看著米漿從石磨中緩緩流出,先滿足視覺,再上籠蒸起;石磨腸粉的擁躉們相信,只有剛剛磨出來的米漿,清香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吃起來自然味濃。

中國人的美食創(chuàng)造力,絕無邊際
圖為魚子醬腸粉
而且,腸粉在廣東,也可以是辣的。還是那個云浮,有一款郁南都城腸粉,澆的是甜辣醬。這款醬汁,以隔壁廣西的辣椒醬打底,加入粵式糯米甜醋、鹽和淀粉制作,廣東加廣西,嶺南爭第一,絕對口味獨特。

總有一天,世間會出現(xiàn)酸辣味的腸粉
黑胡椒味、老干媽味,也不在話下
一份米皮,以皮包餡為宗旨,演變出無數(shù)花樣;但最好吃的,永遠是自家附近的那一味。作為隨處可見的早餐,腸粉早在廣東人長大前,就進入了他們的世界,組成了對“好吃”的最早定義。日后,縱使嘗遍世間百味,他們對“腸粉好吃”的蓋章認定,也多半是那靈魂深處的回憶。
廣東人啊,無論離家多遠,腸粉都是不會忘的。一碟牛肉腸,或者全素的羅漢腸,就是他們的早餐至尊;肚子餓了,你離那碟腸粉的距離,就是你與童年回憶的距離。
所以,請珍惜帶你去吃腸粉的廣東人,他們會與你分享最珍貴的記憶。
作者介紹:“地道風(fēng)物”是《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平臺,這里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作為行走的風(fēng)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尋風(fēng)物美食,傳播地域文化。

地道風(fēng)物
行走的風(fēng)物百科,看見中國每寸土地的不一樣。
1885篇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