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九一八,東北軍抵抗會如何?官兵踹門砸鎖拿槍,不想“挺著死”

 兵說 2022-06-11 發(fā)布于云南
作者:愛軍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我東北蓄意制造的重大事件,也是日本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炮轟沈陽北大營。次日,日軍侵占沈陽,之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nèi),整個東北三省被日軍占領。由于張學良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至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殖民統(tǒng)治。
很多人都知道,當時在沈陽北大營挑起事端的日軍只有一個中隊,事變發(fā)生當夜,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根據(jù)張學良指示,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里,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其結果當然令人大跌眼鏡,北大營8000多名守軍被只有300多人的日軍擊潰。第二天,日軍就乘勢占領了沈陽全城。
對于這樣的嚴重后果,張學良態(tài)度依舊,他住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對天津大公報記者說:“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于庫房”。既然是不抵抗,多少兵力和什么裝備都歸零,什么結果都不奇怪。唯一奇怪的是為什么不抵抗。其實,個中原因說來也并不復雜,一是張學良認為打不過,二是他希望國際聯(lián)盟會出面調(diào)停。
然而,事件的走向并不以張學良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日軍得寸進尺,胃口迅速膨脹,不到半年時間就占領了全東北。
那么,如此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日本人動用了多少軍隊呢?其實發(fā)動事變時,關東軍總共只有1萬多人,盡管后來日軍不斷增兵,但直到半年后占領錦州,日軍的總兵力也只有2.7萬人,而東北軍的總兵力足有20多萬人。既然兵力對比如此懸殊,從事變發(fā)生至今,自然不斷有人假想:如果東北軍不放下武器,堅決抵抗了會怎么樣?
歷史沒有如果。可對于“九一八”當日及其后,我們?yōu)槭裁床荒堋叭绻币幌履??如果抵抗了,會怎樣呢?沒有反思,就會有歷史重演,這不是我們希望反復看到的歷史。
還是先從兵力對比開始。
事變前,日軍在東北有正規(guī)軍一個師團和六個獨立守備隊,約1.4萬人,在鄉(xiāng)軍人(退役軍人)1萬余人,另有警察3000多人。
東北軍有正規(guī)軍約16.5萬人,非正規(guī)軍4萬人,其中僅北大營7旅就7000多人。盡管東北軍散在東北各地,但日軍也并未集中優(yōu)勢兵力攻擊北大營和沈陽城,而是在炮轟北大營后,在沈大、丹沈鐵路沿線10余座城鎮(zhèn),陸續(xù)發(fā)起攻擊。當時日軍第2師團主力還在遼陽,攻擊北大營的,只是第2、第5兩個守備大隊的1000多人。
【東北軍從克虜伯公司進口了野戰(zhàn)炮】
當然,戰(zhàn)爭不是“10個打1個”這種簡單的數(shù)字游戲。從總體上講,裝備當然是日軍好,但北大營的7旅一點兒也不比日軍差。旅屬戰(zhàn)車隊、迫擊炮連、重機槍連,有輕型坦克12輛,84毫米迫擊炮6門,馬克沁重機槍12挺。團屬迫擊炮連和重機槍連,還有個裝備4門34毫米口徑平射炮的平射炮連。每個連有捷克式輕機槍12挺,同式步槍120支,擲彈筒12具。操持這些裝備的許多軍官是陸軍大學、保定軍官學校、東北講武堂畢業(yè)生,還有留學英美和日本的,士兵幾乎沒有不識字的,基本都是高小以上文化。
在構成戰(zhàn)斗力的諸多因素中,必不可少的還有士氣和精神的力量,而且是最重要的。而這些因素,東北軍沒開打就已經(jīng)輸?shù)袅恕垖W良自己就認為日軍的戰(zhàn)斗力太強了,我們根本沒法比,更沒法打。他也把這種觀念灌輸給了部隊,所有的中高級軍官都認可這個觀念,一旦開戰(zhàn)那還能打嗎?
但下層軍官和士兵并沒受太大的影響,事變當晚,在“不抵抗”造成的混亂中,獨7旅旅、團主官都不在位,許多官兵奔向槍械庫踹門砸鎖,他們不想執(zhí)行“挺著死”的命令。實際上,東北軍也并非是大難臨頭就炸營的烏合之眾。北大營的駐軍從起床到全副武裝集合完畢,只用了10多分鐘,盡管不許他們還擊,但可以說明,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
這一點,連對手也十分清楚,他們并沒有必勝的把握,但關東軍的士氣卻明顯占了上風。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室孝良,在給關東軍的秘密報告中寫道:
須知,“九一八”迄今之帝國對華作戰(zhàn),中國軍因依賴“國聯(lián)”而行之不抵抗,故皇軍得以順利勝利……倘彼時中國軍民能一致合力抵抗,則帝國在滿勢力行將陷于重圍。一切原料能否供給帝國,一切市場能否由帝國保持,偌大地區(qū),偌多人口能否為帝國統(tǒng)治,均無確定之把握;同時反滿抗日力量集結,實行大規(guī)模之游擊擾亂,則皇軍勢必苦于應付。
攻擊北大營的日本關東軍
再看策劃了“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是怎么說的:
如果當時奉天軍敢于試圖公然反抗,則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日本方面的夜襲必敗無疑。只有等待次日,即19日由遼陽趕來的第二師團主力的到來,再次發(fā)起攻擊。那樣,戰(zhàn)局就將再起波瀾,陷于復雜的狀態(tài),決不會幾天內(nèi)便相繼占領奉天、長春以及吉林的結果。
所以,事變第二天,日本發(fā)表聲明,稱“帝國在9月19日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了竭力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的方針”。從會議決定看,日本國內(nèi)對日軍的行動并不完全認可,也絕沒想到中方尤其是東北軍的反應會軟弱到如此程度,也生怕事態(tài)擴大給自己造成巨大損失。發(fā)個聲明既要穩(wěn)住中方,又是投石問路,試探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反應。
還有一個細節(jié)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剛開始攻擊北大營的日軍,炮彈是沒有引信的,子彈也是空包彈。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關東軍也是走一步,看兩步,因為他們對攻擊北大營完全沒有把握,所以做了兩手準備:東北軍如果抵抗,關東軍抗不住,那就服軟,說黑燈瞎火搞演習弄錯了地方,不管這謊話在多少漏洞,他知道,中國人不會和他叫真,雙方心照不宣;而東北軍如果不抵抗,關東軍當然樂見其成,就勢必一打到底。
事變當晚,最后撤離的620團3營,迎頭撞上埋伏在圍墻外面的日軍,子彈打得墻頭灰土迷眼。擔任掩護的9連,幾門小炮一陣轟擊,就將對手壓制住了。其實,挑釁的日軍確實不強。如果東北軍的長官下令打,攻擊北大營的幾百日軍如果不想被全殲,就只能把進攻打成“演習”,認個誤會,先收手,再圖他策。
攻入東北軍司令部長官公署的日軍
如果抵抗,接下來的形勢預測起來并不難,雙方都清楚,絕非自嗨。如駐遼陽的日軍第2師團北上,吉林、黑龍江的東北軍就可以南下,這是常規(guī)戰(zhàn),不需要高超的指揮能力。天亮后,東北軍還可以出動飛機。如果日本駐朝飛行隊越過鴨綠江北上,那就首先打一場空戰(zhàn)。很多人不知道,東北軍的空軍實力在當時全國是最強的,當時蔣氏掌握的部隊也要甘拜下風。公開資料都說,東北軍的飛機是二三百架,就算200架,空中也是優(yōu)勢。日本人敢炸北大營、沈陽城和南滿、安奉鐵路沿線城鎮(zhèn),東北軍即便不敢與之空戰(zhàn),但可以炸日本的軍隊、大營和南滿、安奉鐵路,以及一切可以打炸的目標。特別是作為日軍主力的那個第2師團,無論還在遼陽,或是北上途中,都可以把它炸個一塌糊涂。
事實上,日本駐朝飛行隊越界當天,第39旅團也進抵到鴨綠江南岸。其實主要是威脅、恫嚇,也是觀察東北軍的動作、反應。
當然,日軍當時在東北雖然只有一個師團,但還有隔條鴨綠江的駐朝軍隊,還有全國的軍隊可以源源而來,大打起來,憑東北一隅之力,確實難以抗對日軍。可是東洋再近,也要漂洋過海,遠水難解近渴。如果當時東北軍奮起抵抗,短期內(nèi),即便不把日軍打垮,也完全可以把它打得暫時收手。那時候,不用我們請求,日本人一定會主動要求坐下來談判。到這個節(jié)骨眼上,再按張學良的設想,把“國聯(lián)”代表,或調(diào)查團什么的都找來,不管仗打成啥樣,總比一槍不發(fā)地談要主動得多。日本人短期內(nèi)用槍炮討不到便宜,再迫于國際上的壓力,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求緩和。
盡管,日本還有可能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但當時的條件并不具備,否則他也不會推到六年以后。而一旦日本在東北先碰了釘子,那么下次從哪下手也很難講了。
總之,如果東北軍在“九一八”直接抵抗,歷史肯定是要改寫的,寫成什么樣雖然更難預測,但可以肯定會比后來實際發(fā)生的要好得多。
另外,九一八事變,日本方面一直說是關東軍“獨走”(擅自行動),其實就是關東軍一些好戰(zhàn)分子綁架了日方,現(xiàn)在揭秘的大量史料都證明了這一點。果然如此的話,東北軍如果奮起抵抗,就相當于在日本關東軍、軍部和日方高層打進一個楔子,會使它們意見分歧加劇、莫衷一是,矛盾重重,日本國內(nèi)會成什么樣也未可知。就算日本軍政一致,決心在1931年就與中方全面開戰(zhàn),提前實行它的國策,那么,有整建制的20萬東北軍奮勇抵抗,日本人顯然不敢像1937年那樣猖狂,更不敢叫囂3個月就可以完全占領中國。
所以,年復一年,每每談到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不抵抗,都不能不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日本人評價東北軍是“勇于私戰(zhàn),怯于公戰(zhàn)”,可這回,日本人直接打的就是東北,對東北軍來說,保衛(wèi)東北就是保爹保媽,保衛(wèi)老婆孩子,不管你張作霖、張學良,不管你叫地方軍閥,還是叫張家官,張家軍,人家搶你的地盤你還不跟他玩命!連打的膽氣都沒有,一根筋就指望“國聯(lián)”調(diào)解,國聯(lián)有多大能耐,見過它辦成啥事?能要回中國的領土,張家的地盤嗎?。
東北軍的老兵說得非常實在:日本人就是給臉蹬鼻子,上邊就知道往后退,俺們當兵的不管這一套,可上邊總熊你,就像孩子在外邊打架,不管有理沒理,回到家爹媽再給你幾巴掌?那真是憋氣窩火呀!要是大帥還活著,事變時一聲“媽個巴子”,那火氣就放出去了。不管日本人多厲害,咱不說保國保家,就說保衛(wèi)爹媽和老婆孩子,也得和他拼命!就是一些被熊得膽小怕事了的軍官,那工夫也咬牙切齒地罵著“媽個巴子”,可罵不管用,上邊就是不讓打?
唉!一聲嘆息后,老兵們說:什么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看看九一八就明白了。我們作為后人也只能說,這個東北軍真的是徒有其名。張大帥幾十年出生入死打下的基業(yè),一槍未放、拱手相讓,炸碎的骨頭也會從黑土地下蹦出來。
1950年,最先跨過鴨綠江的志愿軍,是我們的東北邊防軍,他們就從這片土地出發(fā),把世界上的頭號強敵及來自16國的所謂聯(lián)軍徹底打敗了,一直打過三八以南,美聯(lián)軍被迫簽字停戰(zhàn)。同樣是從東北走出的軍隊,這才是東北軍人應有的模樣。東北軍與日本關東軍相比,無論是裝備,還是戰(zhàn)力確實要差一大截,但這個差距與志愿軍和美軍相比顯然要小得太多了。同樣都是黑土地上的東北軍,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主席在決定出兵援朝時說美軍是“鋼多氣少”,一語中的。毋庸諱言,張少帥的東北軍,最缺少的就是“鋼少氣多”的這股子“氣”。
當時,無論柳條湖事件,還是北大營爭端,想說明事實真相,贏得國內(nèi)外輿論的同情、支持,包括“國聯(lián)”的同情、支持,是必需的,但是,首先你得亮劍,用你的膽氣和豪氣打起來。同樣的問題,主席的理解是:以戰(zhàn)求和,則和平存;以和求和,則和平亡。
被軟禁的張學良
如果你依然認為九一八是蔣氏下令不抵抗,那你看的史書一定是舊版。九一八當天,蔣氏在廬山,并不知道具體情況。幾十年后,張學良在美國也親口否認了這個說法。
事實上也本該如此。1930年前后,蔣氏還未完成北伐,勢力有限,奉系像所有大大小小的軍閥一樣,張學良并不是什么都聽命于蔣氏的。東北易幟后和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前后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不是這樣,中原大戰(zhàn)時,蔣與閻、馮和李宗仁等相持不下,也用不著挖空心思地拉攏張學良。
張學良在耄耋之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這一生沒有上級,張作霖只是父親,不是上級,所以,那個在西安跟他耍上級威風的人被他抓了。
當時的東北軍政自成體系,收入也是獨自處理。他們不向易幟后的財政部解款,上頭也不接濟東北財政。張學良對東北的決策,是有相當自主性的,甚至是絕對的控制權,軍政官員唯其馬首是瞻,明里暗里,所有的文官武將都是老張家的人,所以,抵抗與不抵抗,張學良完全可以自行主張,不需要聽命于任何人。
事變后,直系軍閥吳佩孚到北平,在車站見到前來迎接的張學良,厲聲問:“為何不打?”張學良說:“實力不足,打不過?!眳桥彐谡f:“現(xiàn)在我來了,實力就足了!軍人最大的實力,便是一個死字!”軍閥之中,也有一些軍閥有氣節(jié),特別是在抵御外族入侵時,抵抗是實實在在的,尊嚴也是不帶一點兒虛妄的。即便是曾經(jīng)的對手,也會贊你是條漢子。
據(jù)說,自1939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張學良每本日記的開篇日期,都是9月18日,可這又有什么用呢?張家的不會失而復得,東北已經(jīng)成為偽滿,“九一八”注定成為國恥。這也許就是他至死不再回歸祖國的原因吧。
好在流亡關內(nèi)5年后,在所有的罵名讓他實在無力背負的時候,張學良終于想明白了,但這已經(jīng)是太晚太晚了,盡管他抓了蔣,對促成全民抗戰(zhàn)有重大歷史貢獻,可以說再一次改變了歷史,但前一個改變的歷史,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