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建昌新城劉畫生,因往近村鶴源寺,歸次山崦間,值雨,趨避道側(cè)樹下。聞人咄咄語聲,顧見二婦女冒雨偕行,一老一少,遙謂劉曰:“我輩從汝索命,于今五十年,天涯海角,尋求且遍,元來乃在此?!眲⒃唬骸拔移缴辉鴼⒑θ耍帜晡慈?,汝乃稱五十年相尋,真是錯也?!倍D同辭云:“曩實為汝所殺,安有錯誤!今必不相舍。” 劉甚懼,奔至旅店,具為主人言。方共嗟異,而已在傍,主人略無所睹,以為病狂,引詣一室少憩。俄復(fù)出如廁,解衣帶欲自經(jīng),人急救之得免。左有廣祐王行廟,主人使拜禱祈福,二婦隨之不置,笑而語曰:“汝欲謁大神,而買香不費一錢,如何感應(yīng)。”劉徑入懇請,才出門,即仆地昏臥。移時醒然,云似夢非夢,見神緋袍象笏,據(jù)案治事,命吏檢簿,既而曰:“劉生持十關(guān)齋至誠,特與展一紀(jì),立放還。”二婦拱俟庭下,相視掩泣,若不從狀,神叱責(zé)乃止。 遂平安如常,自是絕不茹葷。時淳熙初元,不知今存否也。 ![]() 【白話語音文字版】 建昌軍新城(今江西黎川縣)縣的劉畫生,有一回去附近村莊的鶴源寺,回來時走到一個山坳,下雨了,他趕緊躲到路邊一棵大樹下。就在此時,他聽到有人嘮叨氣憤的說話聲,只見是兩位婦女一起冒雨前行,從年齡看是一老一少,她們遠(yuǎn)遠(yuǎn)的沖著劉畫生說:“我們是來向你索命的,找你五十年了!天涯海角都快走遍了,原來你在這兒呢!”劉畫生說:“我平生沒殺過人,我今年還沒有三十歲,你們說找了我五十年,肯定是搞錯了!”兩個女人異口同聲的說:“我們以前就是被你殺的!怎么可能有錯!這回絕不會放過你!” 劉畫生很害怕,轉(zhuǎn)身就跑,奔進(jìn)一家旅店,把剛才的經(jīng)歷跟店主人說了,兩人正在那里感嘆詫異這神奇的遭遇,劉畫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女人已經(jīng)站在自己身傍了,但旅店主人卻什么都沒見到,他認(rèn)為劉畫生得了“失心瘋”,馬上帶他到一間房里少歇。過了一會,劉畫生又從房間里出來去上廁所,此時他解下衣帶要上吊自殺,人們趕緊搶救,才撿回他一條命。 旅店左邊有一座廣祐王行廟,旅店主人讓劉畫生去廟里下拜、禱告、祈福,但劉畫生發(fā)現(xiàn)那兩個女人緊跟不舍,還笑著跟他說:“你想去敬拜大神,卻舍不得花錢買香,怎么會有感應(yīng)?”劉畫生直接進(jìn)廟,懇請神靈一番。剛出廟門,他當(dāng)即撲倒在地,昏迷過去。過了好一段時間,劉畫生醒了,跟人說:“我剛才感覺似夢非夢,見到廟神身穿紅袍,手持象牙笏板,在桌案后面處理事情,他讓小吏拿來生死簿檢驗一番,看完后說:'劉生持十關(guān)齋戒很至誠,特別賜他多活十二年,馬上放還人間。’那兩個婦人很恭敬的站立等候在庭院中,聽到廟神的判決后,兩人相視哭泣,看那樣子不服判決,但經(jīng)過神靈的斥責(zé)才不說什么了。” 此后,劉畫生的生活恢復(fù)了常態(tài),只是他絕不吃葷了。那時是宋孝宗淳熙初年(淳熙元年是1174年),不知這位劉生現(xiàn)在是否還活著? 【祥宏點評】:畫生,是一種職業(yè),為家庭、寺廟、神祠等地畫像及從事其他繪畫工作;建昌新城,指的是建昌軍新城縣,宋代建昌軍的軍治在江西南城縣;山崦yān,山坳、山曲;廣祐王行廟,“廣祐王”信仰的本廟在福建邵武大乾山,據(jù)說“廣祐王”指的是邵武地方神“歐陽祐”,《夷堅志·新廣祐王》說他是唐末人,很多信息又說他是隋末人。他曾做溫陵(今福建泉州)太守,為國盡忠。到了宋代,“歐陽祐”成為官方祀典,又被士人們奉為科舉神明,在福建江西等地有多處廣祐王行廟,《夷堅志》多有提及;十關(guān)齋,目前還流行的佛教修行有“八關(guān)齋”,指在家的佛教信徒一晝夜內(nèi)要受持的八條戒律?!笆P(guān)齋”應(yīng)與此類似,另有“十齋日”的說法, 指的是十個行持八齋戒的好日子,即農(nóng)歷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這故事描述了很細(xì)致微妙的生命境況,人這輩子碰上的任何事都不是偶然的,是因果使然的。專修當(dāng)下念,超越此輪回。全本夷堅志,點開免費聽 (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中華文庫”-特別致謝!再經(jīng)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帙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修證地圓融道家,與宋代文化領(lǐng)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zhì)上又是最真實細(xì)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xiàn)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fā)現(xiàn):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隨手轉(zhuǎn)發(fā),積功累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