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176痛瀉藥方 177普濟消毒飲(中) 比如說一患者說我一激動肚子就痛,痛瀉要方,肯定中。他一跟我們講病因,我們就很清楚了。 有一個患者連續(xù)一個月老是肚子痛就拉,他找到劉渡舟劉老,劉老旁邊剛好有一個叫張英的跟診醫(yī)生記錄下來這件事,劉老就開痛瀉要方加薏苡仁砂仁連肉三味藥,健脾土的。結果藥吃完一劑,水煎服,藥盡病愈,全部吃完就全好了。 這個案例有記錄者,有經方,經典的方子,好多大家身邊就缺乏優(yōu)秀的記錄者。 每見善事心先喜,得見奇書手自抄。要養(yǎng)成這種習慣,記錄文筆的功夫實在太重要了。 客家話講,普通人拉拉天天(隨隨便便)就跳過,十年后他還是普通的,甚至還更差,變成老油條。但是你有認真記錄書寫的,十年后你可能完全就不一樣啦,就變成能講論能書寫的人。 如果泄瀉水一樣的,可以加茯苓車前子,利小便實大便。如果脾虛很厲害,眼睛睜不開,可以加黨參山藥黃芪。有些人特別疲累,眼皮子想瞪上來,如有千斤重,小小眼皮有千斤重,那你就要加黨參黃芪山藥,補脾氣,脾主九竅,脾虛九竅無力。如果肚子冷的,要加干姜吳茱萸。如果有食積,怎么斷他有食積?口中臭濁,大便酸腐,可以加山楂神曲,最好是焦山楂。如果腹脹,加厚樸,腹?jié)M用厚樸。肋脹,可以加木香。如果久瀉要脫肛了,可以加升麻提提氣。 痛瀉要方,它居然敢講要方,那它還可以治哪些問題呢? 性子著急以后脾就不行的,木克土的。 有些人一著急手就抖,痛瀉要方加玉屏風散。一著急眼皮就跳,痛瀉要方加枸杞菊花。有些人一著急講話嘴唇都會抖,痛瀉要方加四君子。有些人一著急膝蓋都發(fā)抖,痛瀉要方可以加養(yǎng)筋湯。有些人炒股以后臉皮會跳發(fā)熱著急,消化不好,痛瀉要方加白芷白附子。有些人著急后,呼吸不利,痛瀉要方加胸三藥。有些人著急以后心慌心悸,痛瀉要方加一些棗仁,寧心安神的。茯神來輔助,降服神志。云何降伏其心,藥物里頭有一個茯神伏心的,棗仁安神的。有些一著急腰痛,痛瀉要方加腰三藥。 ![]() 凡木克土之病引起劇痛消化又不好的,痛瀉要方。你看現在有多少人是這樣的,有好吃的,也吃的很干凈,就是吃了不舒服,著急。 有句話叫做降得浮躁之氣定乃修學第一功夫。誰能將浮躁的氣定一定,這就是修學的第一等功夫,無與倫比的。孩子聽過這個道理,但是變不得自己功夫,那就痛瀉藥方。 老師把痛瀉要方看做急躁要方。因為木克土,肝苦急。你看白芍緩肝急。白術可以健脾土,使抗焦躁抗急功能加強,它也是焦慮要藥。 有些人一焦慮之后他也沒有肚子痛,整個人很焦慮,緊張不安,痛瀉要方就放松。因為它有防風可以解郁,風藥解郁,陳皮芳香,芳香沖動,芳香化濕,芳香行氣,行氣解郁,躁急自息,這些都是一般方書上面沒有深入闡述跟旁征博引的。 這里有一個統(tǒng)計,腸易激綜合癥100多例,就是說稍微不開心,肚子就痛。不開心叫肝郁,肝郁肝急引起的肚子痛,各類的消炎,培養(yǎng)腸道的菌群都搞不好,因為他情緒激動。就像你一吃完飯跑跑跳跳,拼命干活,等下肚子就痛了,這就是痛瀉要方的下手處。 ![]() 用痛瀉要方加魚腥草30克,烏梅6克,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有100多例,基本上是一周左右都好過來。有些慢一點的服用兩周,瀉注止,腹痛息,大便成形。 如果急躁以后大便不成形,痛瀉要方太好了! 方名釋義,177普濟消毒飲,這個方治什么的?大頭瘟,大頭瘟的專方。如果碰到大頭瘟這個方叫手到擒來,就像貓抓老鼠,犬就守夜一樣,手到擒來的,這是專方專病,出自李東垣《東垣試效方》。 所以別以為李東垣光會光會補脾胃,他就是《脾胃論》的專家。他瀉火解毒方面治療時疫等,也相當厲害。名醫(yī)一定是綜合能力成名的,不是一招半式的。 普濟消毒飲有一系列的黃芩黃連,你一看這些都是什么味道?苦味的。連翹板藍根苦味的。馬勃桔梗治療頭面咽喉的熱毒的,牛蒡子升麻治上焦的,薄荷僵蠶可以疏散風熱,還可以解毒的。就是一派治療上焦熱毒的,現在講的痄腮。古代叫時行瘟疫大頭瘟,顏面丹毒,頭面長一點點紅的痛得殺豬般的嚎叫,都不敢碰它。實則拒按,實證它是害怕你去動它的。 在金元時代曾經流行過大頭瘟,民多疫疬,頭面腫,目不能開,咽喉不利,水谷難入,叫大頭天行,就是流行性病。頭大如堵,脖子變粗,有些沒有及時治療,這個人居然死掉。 李東垣仔細辨證,認為這個只是熱毒,涼利之藥就可以降伏,苦寒清火消炎熱,于是用一些涼利苦寒的藥。 古代沒有微信怎么辦?把這個方子放在十字路口,找一塊石頭碑刻在上面,過往人皆知此方治大頭瘟。一傳十,十傳百,凡是得大頭瘟的,服之無不立愈。 一時李東垣的名氣高漲,一戰(zhàn)成名,普濟消毒飲。最后遂處此方,服盡痊愈,就是服盡了就好了。當時人稱此方為仙方為什么?仙方,仙才普度的,普度眾生,普濟眾生叫普濟。 慎風寒 節(jié)飲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