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名言:“你要認識自己?!?/span> 一個人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充滿了各種矛盾和曲折,來自外界的否定,自我的質(zhì)疑,一次又一次的掙扎,但最終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昨天和一個好友聊到了這個話題,仔細回想了一下,我是怎么正確認識自己的?這大概還要從個人性格的某一點說起。 大多數(shù)人對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冷,不太好接觸,生人勿近等等。我仔細想想了這些評論,然后我給自己總結(jié)的標簽就是不善于社交。在辦公室,沒有工作交集的人,我從來不會主動說話。在家里,逢年過節(jié)的,我也不喜歡一群親戚聚在一起談論閑雜瑣事。在朋友圈子里,我也不愛一群女人圍在一起各種攀比。但是,我正確認識到自己不善于社交這一點,的確是經(jīng)過一番掙扎的,最早是來自外界的否定,這要從職場上的兩件事說起。第一件事,是我剛進職場不久。剛?cè)肼殯]幾天,就受到了領導的批評。原因是,我不主動和其他部門的同事打招呼,這一點做得非常不好。這句評論讓我陷入了自我反思,我也在質(zhì)疑自己,大概的確是我做的不好。從那以后,我只好強裝起笑臉,跟不熟的同事打招呼。從個人角度來說,我的內(nèi)心是很排斥的,那種皮笑肉不笑的樣子,我感覺特別傻。第二件事,是北漂的時候。當時,我想換一份工作,就去向老板提辭職。結(jié)果,她振振有詞地給我講了一堆“道理”。本來我們還有幾個回合的交流,最后變成了她一個人的“表演”。其中,她提到了我性格有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在國企或是事業(yè)單位,我這樣的性格根本沒法生存。她所說的一堆“道理”里,我唯一認可的就是這一點。說白了,還是不善于社交。最后,她把我說到無話可說了。因為,我的確是無話可說了,沒有交流的溝通算什么溝通?她認為她成功地把我“洗腦”了,實則我早就聽不下去了。說到這兩件事,都是來自外界的否定,讓我印象比較深刻。從外界的否定中,也曾質(zhì)疑過自己。不過,最后還是遵從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做最真實的自己。不善于社交,這是事實。
 不善于社交這一點,或許從某個角度來看算是缺點。當我正確認識這一點后,我也就坦然了。 第一件事,我在2018年底去了俄羅斯跨年。去到俄羅斯以后,我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很高冷。后來,才了解到,這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在俄羅斯人看來,他們只會對親近的朋友、家人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而對于陌生人微笑,是一種很傻的行為??矗澜邕@么大,總有一些人的行為是相似的。第二件事,在我接觸過的人來看,我發(fā)現(xiàn)性格內(nèi)斂的人,身上往往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這和我自己有些驚人的相似。在經(jīng)歷過“否定-質(zhì)疑-肯定”這樣的過程后,我也就釋懷了。人真的不可能十全十美,當你有了“不善于社交”這種缺點時,你肯定也會有其他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真的不需要刻意去改變,遵從內(nèi)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就好。從正確認識自己,再到接受自己,才開始真正的人生。因為,你過的不是別人期待的生活,而是真正的屬于自己的人生。
人生很長,長到早已忘記當初的模樣。人生很短,短到人生過半才開始真正的人生。 當真正認識自己以后,才發(fā)現(xiàn):生活,不僅僅只是為了活著,更要好好愛自己。 當受到外界的否定時,要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勇敢地對別人說“No”,做最真實的自己。在自我質(zhì)疑的時候,很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而忽略了自己的優(yōu)點。但所有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正如一個敏感的人,天生對事情的感知很敏銳,這正是別人不具備的特質(zhì)。自我肯定會給自己帶來自信。沒有什么事比健康更重要了。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前提,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余生,請好好照顧自己,愛惜自己的身體。 對自己不滿意是一種自我否定,接受這種不良情緒,轉(zhuǎn)化為讓你前行的動力,努力去完善自己,這也是成長中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我是懿非宇,自由創(chuàng)作者,專注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