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人禍天災下舊金山華人的抗爭

 ldjsld 2022-05-25 發(fā)布于廣西

圖片白人的排斥與華人的反抗

1869 年 5 月,太平洋鐵路全線貫通,65000 名鐵路建筑工人失業(yè),進入西部勞動 市場。舊金山華人數量劇增, 威脅到美國白人的就業(yè)。南北戰(zhàn)爭結束,東部地區(qū)正經歷著蕭條時期,過剩勞動力涌入西部。西部地區(qū)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經濟低迷,社會安全系數降低。

19 世紀 70 年代中后期,加州地表金礦枯竭,在美國的華人數量達到 10 萬多人。土地的擴張也隨之停止, 新老移民的矛盾不斷加劇。在經濟危機的刺激、就業(yè)機會的競爭之下,美國政府需要一只替罪羊為一系列問題埋單,他們把目光瞄向臟亂差的華埠,華人成了美國人發(fā)泄的替罪羊。

1876 年兩黨大選前夕,共和黨在南北戰(zhàn)爭后向南方奴隸主妥協(xié),使美國民眾失望,威信一落千丈。而民主黨元氣恢復,與共和黨勢均力敵。兩黨斗爭激烈,為獲得多數工人的選票戰(zhàn)勝民主黨,共和黨一改過去自由移民的主張,同民主黨一道支持排華,形成兩黨競相排華以撈取工人選票的局面。 

排華運動跨越加州,成為全國政治問題的中心。

排華不僅局限于政府,民間力量也“功不可沒”。華工的到來,影響愛爾蘭勞工的待遇,愛爾蘭裔美國人丹尼斯 · 卡尼被推舉為排華運動的領袖。他煽動仇華情緒,發(fā)動排華暴亂。

1876 年前他就在舊金山工人大會上高喊“The Chinese Must Go !”。早期美國華人民主先驅王清福曾在紐約與丹尼斯 · 卡尼論戰(zhàn),駁斥他的排華言論。在王清福的倡議下,第一個華人參政聯(lián)盟成立。它既增強了華人的凝聚力,也提高了華人在美國的影響力,成為鼓舞華人聯(lián)合起來抵抗排華運動的領導機構。

1876 年 4 月,數個白人勞工俱樂部聯(lián)合,企圖對華埠內的華人店鋪發(fā)動有組織的襲擊,趁機摧毀整個華埠。華埠內的華人社團購買武器彈藥與警方一同抵御騷亂,排華暴徒在對華埠外 20 余家店面進行破壞后,倉皇而逃,華埠內的店鋪沒有受到影響。

社團組織對華埠起了保護作用,使其免受破壞。一些激進排華分子并沒有放棄對華埠的攻擊。1877 年,舊金山工人黨召開大會,聲援鐵路罷工,之后他們糾集一萬人包圍華埠,沖破警方幾道防線,最終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平定了暴亂。當然,華人也沒有坐以待斃, 社團組織在華埠外部署封鎖線,暴徒只能在外圍活動。1876 年和 1877 年,白人勞工兩次針對華人的暴行,都是將華埠作為發(fā)泄目標。排華暴亂期間,華埠內的商貿活動無法運轉,店鋪處于歇業(yè)狀態(tài),華人損失嚴重,多家商店被毀壞,多名華人喪命,華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威脅。

1876 年,加州議會通過了“立方空氣法”,規(guī)定“每間住房成年房客每人應有 500 立方英尺的新鮮空氣流通空間,違者房東處以 500 美元以下罰款,或兼受監(jiān)禁,房客則處以 50 美元以下的罰款,或兼監(jiān)禁”。 目的是讓華人搬離華埠,從而將其趕出美國。

圖片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科林斯戰(zhàn)役(1862年

許多華人為躲避警方突擊搜查而致墜樓受傷,死亡事件也屢有發(fā)生。1876 年 6 月 21 日,有 56 名華人因居住在不符合標準的房間里而被捕,30 多人在繳納保釋金后被釋放。會館號召剩下準備繳納贖金的華人拒絕支付,并在監(jiān)獄靜坐抗議。在會館的領導下,很多華人無聲地抗議這一歧視性法令。獄中華人還可以得到免費的住房和食物,導致監(jiān)獄人滿為患,引起社會的關注。

1880 年 10 月,安吉爾使團與清政府簽訂《中美續(xù)修條約》,在理論上修訂《蒲安臣條約》。1880 年,華人入境人數達 9600 余人,1881年達 1.8 萬,1882 年躍至 3 .95 萬, 為 19 世紀歷年華人入境人數之最。 華人的增多促使美國國會加快了排華進程。1882 年 5 月 6 日,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結束了 1848 年“淘金熱”開始的大規(guī)模華人移民。華埠也陷入蕭條,從 1882 年 8 月到 1885 年 7 月的 3 年時間里 , 被迫離開加州和死亡的華工就達 50174 人。 曾經遠渡重洋, 對新生活充滿希望的華人青年,怎么也不會想到,當他們步入中年時,沒有美國國籍,當初的美國夢依舊遙遙無期,而故鄉(xiāng)也早已漸行漸遠,他們面對現(xiàn)實,卻只能默默忍受。

美國的排華活動,引起清政府的不滿。

1882 年,黃遵憲任舊金山總領事,得知“立方空氣法”后,親自到監(jiān)獄中測量被監(jiān)禁華人的空間,并反駁舊金山政府官員說:“此處衛(wèi)生,顧右于僑居耶?!?nbsp;在事實面前,舊金山政府官員無言以對,只好釋放“犯人”,廢除“立方空氣法”。1890 年,舊金山市政府計劃強行搬遷華埠,時任清政府駐美公使崔國因立即將此消息致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希望以外交方式向美國施壓,避免搬遷華埠。收到電函后,奕劻立馬照會美國駐華公使田貝,以《中美續(xù)修條約》《蒲安臣條約》中有關保護華僑的條款為依據,與美方據理力爭,廢除遷移華埠的苛例。崔國因也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駐美參贊及舊金山領事則催促美國司法部就遷移華埠一事審議,并與白人律師極力辯駁,最終“此案于七月十一日,經審司批令廢例銷案,毋庸遷徙矣”!

19 世紀中后期,加州政府對華人實行一系列歧視政策,煽動本土主義者攻擊華人社群。在中華會館、各大堂口以及駐美大使和清政府的幫助下,華人對“立方空氣法”提出挑戰(zhàn),對白人的排華騷亂進行反擊,取得了一定勝利。 

圖片震后華埠的改造

1906 年 4 月,一場地震襲擊舊金山,市中心和商業(yè)街燃起大火,淪為一片廢墟,華埠未能幸免,許多華人無家可歸。然而,災難給華人帶來巨大痛苦時,也給華埠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

大火燒毀華埠,使得華埠的重建必須從頭開始,首當其沖的就是賭館的搬離。1907 年,中華會館發(fā)布禁賭公告,禁止華人賭博。舊金山的進步人士開始改革市政,消滅貪腐,與華人賭館有關聯(lián)的警察紛紛被捕。失去中華會館和舊金山警察支持的賭館難以為繼,紛紛離開華埠。賭館的搬離,讓中華會館的收入一度下降,但社會環(huán)境凈化后的華埠,開始吸引更多東方文化傾慕者前來,又讓會館的收入上升。華埠煥然一新,陰森恐怖的賭場成了人們漸行漸遠的記憶。其次是對妓院的取締。地震后,基督教布道團經常突襲華人妓院,解救身陷囹圄的女孩,教給她們基本的生活技巧,直到她們能完全獨立生活為止。中華會館也在輿論壓力下,減少經營妓院。重建后的華埠,妓院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除賭館與妓院外,鴉片館在華埠也非常多。為改變華人在白人心中“東亞病夫”的形象,中華會館決定逐步減少鴉片館,重建委員會借機取締了社團組織經營鴉片的特權,鴉片館數量大為減少。20 世紀初,華人報刊經??墙涑裏煱a的廣告,將戒煙與個人的強身健體、愛國主義結合,宣傳戒煙就是愛國的思想, 戒煙思潮風靡唐人街。此外,唐人街寺廟里的一些活動,一直被美國人視為封建迷信。重建華埠寺廟時,中華會館希望華人拋棄這些固有傳統(tǒng),很多華人開始改變原來的宗教信仰,會館組織將原來供奉神靈的錢用于發(fā)展商業(yè)和興辦學校。

圖片

黃遵憲

經過一番改造,華埠的賭場、妓院、鴉片館大幅減少,受到華人領袖和美國各界的好評。據 1907 年 4 月 18 日《中西日報》報道:“我們服裝的風格已經發(fā)生變化和簡化,人們越來越多地傾向于選擇舒適和時尚的衣服。許多焚火燒香的儀式被廢除,只有少數人相信封建迷信,唐人街重建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西方人重建家園的速度。唐人街變化的證據在這里任何人都可以看到?!?908 年春節(jié)是華人返回新華埠的第一個盛大節(jié)日,華人舉行隆重的慶?;顒?。整個華埠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華人聚集在大街小巷,舞龍舞獅、敲鼓鳴鑼、燃放煙花爆竹。在異國他鄉(xiāng)華人仍然保持家鄉(xiāng)的習俗,以此表達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雖然 1906 年的地震和大火給華埠帶來災難,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卻讓華埠浴火重生。重建后的華埠脫胎換骨,徹底擺脫了骯臟的印象和糟糕的聲譽,蛻變成為一個整潔明亮的社區(qū),華埠的發(fā)展從此翻開新篇章。 

圖片華埠新發(fā)展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期,美國排華運動不斷升級,華人公民權意識逐漸提升。清政府和中華會館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華人,卻無法改變其在美國的社會地位。為抗議 1892 年《吉里爾法案》,加州土生華人在舊金山成立金州土生子弟會,1904 年更名為華人同源會(簡稱同源會)。同源會不同于之前以血緣、地緣為紐帶的社會組織, 參會人員必須品行端正,會長及其他職員由全體盡責會員不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任期一年。

圖片 

1906 年舊金山大地震后的廢墟

與此同時,華人的寄居觀念也不斷改變,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美國公民身份。1906 年的火災中,舊金山檔案館悉數被毀,當地民眾的出生證明也被付之一炬。災難過后, 華人借助這次機會,紛紛前往當地市政部門聲稱自己在美國出生。市政廳無法辨認這些華人是否真正出生于美國, 一大批華人就此擺脫非法移民的帽子,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他們立即為自己在中國出生的妻子、子女申請美國身份,這一行為緩解了當地華人的老齡化和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舊金山華人社會發(fā)展更加穩(wěn)定。據美國移民歸化局統(tǒng)計,1906—1910 年,中國人每年申請進入美國的人數分別是 2732、3255、4624、6395 和 5950 名,其中以美國公民和商人家庭成員名義進入美國的人數增長最多。這引起美國移民局的警覺,他們開始對進入美國的所有華人進行嚴格審查和甄別。在舊金山天使島候審所內,不少華人沒能通過檢查,其中有的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1912 年,舊金山以外的華人紛紛要求加入同源會。1915 年同源會改為美籍華人聯(lián)合會。接著,華盛頓特區(qū)、紐約等東部大城市設立分會。1913 年,在聯(lián)合會的努力下,排華分子試圖剝奪美國土生華人公民選舉權的企圖被粉碎。在 1943 年廢除排華法案和 1946 年爭取美國華裔軍人妻子不受移民配額限制的斗爭中,聯(lián)合會據理力爭,使更多的華人婦女進入了美國。

圖片

舊金山大地震后的廢墟。在舊金山的華人仍然留著辮子

華埠的重建是舊金山乃至美國華人社會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華人不再固守傳統(tǒng),開始接受美國的新思想。華埠內的三大惡習有所減少,華人的形象得到很大改變。政治上,華人組建社會組織,開始自己的維權斗爭。 

結語 

中華民族的歷史總是歷經艱難,最終苦盡甘來。100 多年前首批赴美打拼的華人移民正是如此,他們不遠萬里來到異鄉(xiāng),卻飽受歧視。他們沒有身份,只能領著微薄的工資,淪為奴隸式勞工,居住在骯臟不堪的唐人街,深受華人堂口及美國社會的雙重壓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 華人同美國本土主義者展開激烈的斗爭,斗爭中雙方也增強了對彼此的認識。對于白人,多次對唐人街的考察,盡管帶有種族歧視色彩,卻加深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對于華人,由于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不公正待遇,他們也開始了維權斗爭之路。在司法斗爭中,他們對美國的憲政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

圖片

舊金山唐人街的特色墻繪

另外,外交途徑也是華人反抗排華運動的有效方式。在反抗“立方空氣法”和“保衛(wèi)華埠”斗爭中,他們多次尋求清政府的外交援助,加強了他們同祖國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后來美國華人能夠在祖國遇到危機時,盡最大力量施以援手。早期舊金山唐人街的開拓,得益于一批批華人移民,而唐人街面貌的改善,歸功于華人社會意識和地位的提高。舊金山唐人街是美國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華人在排華浪潮中的遭遇與抗爭不僅反映了早期華人對中華文化的選擇與對美國文化的接受,也見證了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