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2023心理學考研 | 百日打卡 Day.76-社會學習理論

 文都比鄰心理學 2022-05-24 發(fā)布于北京


心理學考研·Day.76

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論最初被稱為社會學習理論。由于這一理論關注信念、期望、記憶以及自我強化等認知因素在社會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后來又被稱為社會認知理論。

1.社會認知理論

(1)交互決定觀

交互決定觀認為個體、環(huán)境和行為相互影響。行為和環(huán)境都是可以改變的,但誰也不是行為改變的決定因素。

(2)學習與表現(xiàn)

班杜拉將新的學習與習得行為的表現(xiàn)區(qū)分開來。強調(diào)知識的獲得(學習)與基于知識的可觀察的表現(xiàn)(行為表現(xiàn))是兩種不同的過程。外在強化或學習者對即將出現(xiàn)的后果的高度相信會影響表現(xiàn)而不是學習。學習者是否把從觀察中習得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依賴于許多因素,如動機、興趣、外在刺激、覺察到的需求、生理狀況、社會壓力以及社會競爭等。

(3)參與性學習和替代性學習

①參與性學習:通過實踐并體驗行動后果而進行的學習,實際上就是做中學。

替代性學習:通過觀察別人而進行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沒有外顯的行為。

2.觀察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是指通過觀察并模仿他人而進行的學習。觀察學習經(jīng)歷四個過程。

(1) 注意過程:學習者注意并知覺榜樣情境的各個方面。

(2)保持過程:學習者記住他們從榜樣情境了解的行為,所觀察的行為在記憶中以符號的形式表征,個體使用兩種表征系統(tǒng)——表象和言語。個體儲存他們所看到的感覺表象,并且使用言語編碼記住這些信息。

(3)動作再現(xiàn)過程:學習者復制從榜樣情境中所觀察到的行為。個體將符號表征轉換成適當?shù)男袨?,個體必須:

①選擇和組織反應要素;②在信息反饋的基礎上精煉自己的反應,即自我觀察和矯正反饋。
(4)動機過程學習者因表現(xiàn)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激勵。動機過程中存在3 種強化:
① 直接強化 ,指在模仿行為之后直接給出的強化,為學習者提供信息和誘因。
② 替代強化 ,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強化而受到的強化。替代強化具有情緒喚起的
功能。
③自我強化,依賴于社會傳遞的結果。社會向個體傳遞某一行為標準,當個體的行為表現(xiàn)符合甚至超過這一標準時,他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

3. 經(jīng)典實驗
首先讓兒童觀察成人榜樣對一個充氣娃娃拳打腳踢,然后把兒童帶到一個放有充氣娃娃的實驗室中,讓其自由活動。結果發(fā)現(xiàn),兒童在實驗室里對充氣娃娃也會拳打腳踢。


4. 觀察學習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

(1) 教授新行為、技能、態(tài)度和情感
①樹立理想的榜樣,讓學生加以模仿,并對學生的模仿予以強化。
②教師本身良好的情緒控制、傾聽和交流習慣等為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形成相同的品質(zhì)。

③教師對學習本身的熱情,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

(2)監(jiān)控學生習得行為的表現(xiàn)

①對于學生的一些受到抑制的良好行為,教師需要利用去抑制效應。去抑制效應指個體看到榜樣因做出自己原來抑制的行為而受到獎勵時,加強這種反應的傾向。

②對于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教師需要利用抑制效應。抑制效應是指個體由于看見榜樣得到懲罰的結果而引起的反應傾向減弱。

③給學生提供一些提示或者社會線索,利用社會促進效應,促進學生相同的行為。社會促進效應是指學習者通過觀看榜樣行為引發(fā)其行為庫中已有的反應。

--23知識精講P182-183



01

單選】蘊涵“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學習理論是(   )(2007.33)

A.社會學習理論           

B.人本學習理論               

C.認知學習理論                                        

D.聯(lián)結學習理論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社會學習理論主張?zhí)接憘€人的認知、行為與環(huán)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強調(diào)觀察學習和榜樣的作用,并且通過實驗證明身教的效果大于言傳。

02

單選在品德培養(yǎng)過程中,強調(diào)將“曉之以理”和“導之以行”相結合的學習理論是(   )(2009.31)

A.認知學習理論           

B.人本學習理論               

C.聯(lián)結學習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社會學習理論主張?zhí)接憘€人的認知、行為與環(huán)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強調(diào)觀察學習和榜樣的作用,并且通過實驗證明身教的效果大于言傳。

03

單選】“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能夠有效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學習理論是(   )(2010.29)

A.認知學習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               

C.人本主義理論                                        

D.建構主義理論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首先,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當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這種思想正是社會學習理論強調(diào)的榜樣的作用。

04

【多選】在對學習含義的理解上,將學習分為“習得”和“表現(xiàn)”的心理學家有(   )(2016.71)

A.托爾曼                     

B.斯金納                          

C.格斯里                                           

D.班杜拉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AD

【解析】托爾曼通過潛伏學習實驗證實白鼠在未獲得強化物下依然有學習只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班杜拉的學前兒童觀察實驗中也證明了學習到了但未必表現(xiàn)出來。格斯里認為學習的關鍵機制是臨近或刺激與反應之間成對出現(xiàn)的時間非??拷?,學習和表現(xiàn)是一致的。斯金納認為學習是強化的結果,學習和表現(xiàn)是一致的。因此本題選AD。

05

【多選】下列觀念中,與“認知結構”含義基本相同的有(   )(2014.71)

A.赫爾巴特的“統(tǒng)覺團”                                   

B.托爾曼的“認知地圖”

C.布魯納的“學科結構”                                   

D.皮亞杰的“圖式”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ABD

【解析】赫爾巴特提出了統(tǒng)覺與統(tǒng)覺團,他認為,學習表現(xiàn)為聯(lián)想的過程,統(tǒng)覺團的概念體現(xiàn)了認知結構的含義。托爾曼的認知地圖和皮亞杰的圖式的概念也都體現(xiàn)了認知結構的含義。布魯納的學科基本結構說的是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的態(tài)度和方法,并非學習者主觀的認知結構。

06

【多選】在對學習含義的理解上,將學習分為“習得”和“表現(xiàn)”的心理學家有(   )(2016.71)

A.托爾曼                     

B.斯金納                          

C.格斯里                                            

D.班杜拉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AD

【解析】托爾曼通過潛伏學習實驗證實白鼠在未獲得強化物下依然有學習只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班杜拉的學前兒童觀察實驗中也證明了學習到了但未必表現(xiàn)出來。格斯里認為學習的關鍵機制是臨近或刺激與反應之間成對出現(xiàn)的時間非??拷?,學習和表現(xiàn)是一致的。斯金納認為學習是強化的結果,學習和表現(xiàn)是一致的。因此本題選AD。

07

【簡答題】簡述斯金納和班杜拉強化觀的區(qū)別。(2021.78)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要點】

(1)強化的分類不同:

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說,認為強化會提高一種行為發(fā)生的頻率,可以通過在行為結束之后給與積極反饋(正強化)和撤銷消極反饋(負強化)來完成,這屬于直接強化。

而班杜拉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區(qū)分了3種強化,除了直接強化外,還包括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替代強化是通過對榜樣進行強化來增強或提高學習者某種特定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自我強化是行為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時,以自己能支配的報酬來增強、維持自己行為的而過程。

(2)強化的作用不同:

在斯金納所的強化理論中,學習者必有先有行為反應,隨后獲得直接強化而完成學習。而班杜拉則認為直接強化的作用并不是增強行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誘因。觀察學習的學習者可以不必直接做出反應,也不需要親自體驗強化,而是通過觀察他人在一定環(huán)境中的行為,并觀察他人接受的強化就能完成學習。

(3)理論的側重點不同:

斯金納非常強調(diào)強化(直接強化)的作用,他認為,行為是由強化刺激控制的,行為不強化就會消退,強化一定要及時。而班杜拉尤其強調(diào)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的重要作用。這無疑強調(diào)了學習的認知性和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