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畫《廬山圖》——張大千,高清欣賞 wdc129772022-5-23 18:14 · 作者介紹 張大千,本名張正則,后改名張援、張諠、張爰,小名季,字季爰,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大風起兮,中華民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出生于四川內(nèi)江,祖籍廣東番禺。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并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為張大千日后的特有標志。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心畬、郎靜山等及西班牙立體派畫家畢加索交流切磋。#張大千##廬山圖##中國山水畫##高清山水畫# 作品介紹 《廬山圖》是張大千創(chuàng)作的絹本水墨畫,長10.8米、寬1.8米,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進入Kugga 文化與藝術欣賞高清細節(jié)~ ![]() 《廬山圖》全貌 廬山圖氣勢磅礴,青綠水墨淋漓,暉映交融。全卷從左上方鄱陽湖,廬山含鄱口畫起,從水天一色的鄱陽湖進入云氣暉映的崇山峻嶺之中。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蔥蔥,上部峰嶺疊嶂,逶迤起伏,變幻無常,正中則是一瀑飛瀉,紫煙繚繞,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見彼岸。 畫中屋宇、樓閣、小橋、茅亭星羅棋布,若隱若現(xiàn),山中云霧飄渺,壑底生煙,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巒時隱時現(xiàn)。煙消云散處峰巒林木詳實細密,深沉之處既虛又實,潑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雖說用的是大千晚年獨創(chuàng)的潑墨潑彩法,但與常見的不盡相同。畫面上群山叢樹還是實筆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實、點染凝重,與潑墨潑彩形成的云霧虛幻相映襯,更顯得蒼蒼莽莽,瑰麗絢爛。大千在畫上自題詩云:“從君側看與橫看,疊壑層巒杳靄間。仿佛坡仙開笑口,汝真胸次有廬山。遠公已過無蓮社,陶令肩輿去不還。待洗瘴煙橫霧盡,過溪高坐峨嵋山。”這也就解開了何以大千一生沒有去過廬山,卻將廬山選作可能成為自己絕筆的題材,原來廬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醞釀,聚天地之精華,集江山之瑰麗,這就是畫家意中的廬山,也即畫家心中的祖國河山。 高清欣賞局部 ![]() 光照陽面 ![]() 背陰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