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年前,鐘南山院士曾發(fā)表過一段“危言聳聽”的預言,他說:“5年后、7年后,我們的肺癌、腫瘤、心血管病會大幅度增加。我毫不猶豫地可以說,中華民族的體質會有明顯的下降,這不是隨便說的……”而現(xiàn)在我們卻遺憾地發(fā)現(xiàn),他的預言竟然應驗了!”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持續(xù)增加,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死亡比例為80.7%。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乃至青壯年受到各種慢性病的困擾和威脅,中國人的慢病時代真的來了!它是怎么來的呢? 是什么決定了人的壽命長短、是否生病?兩個字:體質!那么又是什么決定了人的體質呢?
看到了嗎?對健康和體質影響最大的,也是我們能真正控制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 ![]() ![]() 日復一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年齡的增長,必然加劇身體機能和免疫力的衰退。尤其是人到中年,如果再繼續(xù)任性地怠慢身體,機體就會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無可避免地陷入疾病的泥潭。 人生進入下半場,最該優(yōu)先解決的,就是健康問題;而解決健康問題的關鍵,在于預防。 什么是真正有效的預防,兩條公式就能告訴我們答案: ![]() 健康=好習慣 ? 時間 疾病=壞習慣 ? 時間 為什么鐘南山敢于做出那樣的預言,原因就在于他早已看到了時間和壞習慣疊加在一起會造成什么樣的惡果。按照這條公式,如果不加以干預和改變,所有的亞健康癥狀發(fā)展的結果,就只能是大病。 ![]() 現(xiàn)代社會,生活條件和醫(yī)療水平都提升了,為什么治不好的病卻越來越多?因為方向如果錯了,一切都是徒勞。 人們身體出現(xiàn)問題,往往寄希望于某種藥物能發(fā)揮作用,然而無論大病小病,藥物僅僅能控制癥狀,康復的根本力量來自我們身體內部,是人體的免疫力和自愈力的強弱決定了我們能不能康復、什么時候康復? 中醫(yī)把這種自愈的能力叫做“正氣”,它來自于人體五臟六腑平衡而流暢的運行。
![]() 其實只要找對了方向,很多疑難雜癥的治療其實不疑也不難,無非是給人體五臟提供充分的營養(yǎng)和條件,讓它們恢復正常運轉,就像溪水流動起來之后,臟東西就會被水沖走,疾病也就自然而然地離我們而去。 所以為什么我們常說:每一個家庭都要有一個懂健康的人?因為健康需要教育,更需要管理。 2021年,國家原衛(wèi)生部副部長殷大奎在第五屆健康管理高峰論壇上發(fā)表了名為《我的健康我負責》的演講,指出健康教育是一個戰(zhàn)略性問題,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他說了三句話 ![]() 第一句:“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因為西藥控制的是癥狀,不能抓住疾病的根源,往往導致“按下葫蘆起了瓢”,越治病越多; ![]() 第二句:“只治不防,花錢心慌”,因為數(shù)據(jù)顯示人們一生中治療疾病所用的錢,有80%都用在了臨終搶救階段,而這個階段的治療效果極差。 ![]() 第三句:“只治不防,痛苦悲傷”,疾病給無數(shù)病人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如果大家都等到生了病再治,那就是一個無底洞。 我真切地希望,通過我們今天的“健康百年工程”啟動儀式,能夠更好地規(guī)范、建立一個推進全民健康事業(yè)的平臺。 ——中國原衛(wèi)生部副部長 殷大奎 ![]() ![]() 2005年,殷大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健康百年工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騰不出時間養(yǎng)生,就只能騰出時間生病。我們對自己的健康問題發(fā)現(xiàn)得越晚、干預得越晚,就會面臨更大的疾病風險;我們拖延的時間越長,生命留給我們挽救的機會就越少。 而只有懂得了養(yǎng)生的道理和預防疾病的方法,才能讓自己和家人避免掉進疾病的無底深淵。 五臟平衡則氣血旺盛, 正氣充足則百邪不侵, 和春芝堂一起行動, 做一個懂健康、會養(yǎng)生的人, 是送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也是為自己人生最明智的投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