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泉州雜談 051:濕婆神在泉州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2-05-16
泉州作為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在其鼎盛時期,有許多來自印度的商人在泉州經商,他們不僅定居下來,而且為了滿足宗教生活的需要,還營建了印度教寺廟。時過境遷,當年的印度商人早已不在,寺廟也荒廢,以石構件的形式繼續(xù)留存在泉州:開元寺的大雄寶殿,天后宮的寢殿,白耇廟的敬字亭,都可以在上面找尋到來自印度的異域風情。

印度教石刻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方濕婆神的石刻,但是泉州是一座世界性的城市,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本地,而是應該從整條海上絲綢之路的維度來看泉州。所以,今天的故事要從印度講起。

2015年我從意大利威尼斯出發(fā),騎行海上絲綢之路回國,于當年12月31日來到了印度孟買。在孟買港灣里有一座象島,上面有著數(shù)座印度教石窟,它們始建于公元七百年左右,正是印度教發(fā)展壯大的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象島石窟之龐大甚至在象島的地下形成了一座座地下宮殿,而也正因象島石窟規(guī)模的龐大和做工之細致,它在1987年順利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象島石窟以精美的濕婆神雕塑而著名,被譽為“濕婆之家”。

象島石窟

濕婆與梵天和毗濕奴為印度教三相神。濕婆的地位是毀滅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chuàng)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xiàn)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是濕婆的最基本象征。所以濕婆神是其中形象最為復雜的神,而象島石窟則是認識濕婆神的最佳選擇。

濕婆神

在濕婆神的眾多形象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林伽,林伽為一個圓柱形的石柱,呈勃起狀,以約尼為底座,約尼是女性生殖器像,象征濕婆的妻子。這種配合的含義是:陰陽二性永遠不離,陰陽交合即萬物的總體。傳說,濕婆曾經和他的妻子為愛鼓掌鼓了一百年,這種超乎常理的生殖力或許就是印度人喜歡濕婆的原因之一。信徒用鮮花、清水、青草、水果、樹葉和干米供奉林伽。

我想,林伽的普及應該在于它的制造更加簡單,容易普及,而且也和一些地方的原始生殖崇拜相一致。泉州浮橋旁也有一石筍,有很多人說它是林伽,可是下面又沒有相配套的約尼,而且我走遍印度、尼泊爾、東南亞這些有印度教信仰的地方,林伽的形象都是如同下圖一般小巧,從未見過泉州石筍那般巨大高聳的,難不成林伽來到泉州突然變異了?

林伽

《羅波那搖撼凱拉薩山》 當濕婆在凱拉薩山修煉時,來自斯里蘭卡的羅波那想挑戰(zhàn)他,把山舉起來,卻被濕婆壓了下去。

《羅波那搖撼凱拉薩山》

《濕婆殺黑暗之魔》 相傳惡魔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只要血滴到地上,就會重生。于是濕婆的一只手上拿著一個盆子,在殺惡魔的時候把它的血盛在盆子里,這樣它就木有辦法重生了。

《濕婆殺黑暗之魔》

《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婚禮》 女人在結婚前是站在男人右邊的,從雕像可以看出。而當婚后就可以站到左邊了,因為那離心臟更近。

《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婚禮》

《濕婆與帕爾瓦蒂擲骰子賭博》 婚后搖篩子玩游戲是印度的一種風俗。萬能的濕婆神自然是逢賭必贏,但是現(xiàn)在的印度男人更喜歡紳士一點讓女人贏。

《濕婆與帕爾瓦蒂擲骰子賭博》

《持恒河者》 當恒河女神從雪山天國降凡之際,濕婆為了避免水勢過猛淹沒眾生,親自以頭接水,讓恒河在他的發(fā)縷間流轉千年緩沖后再流回人間

《持恒河者》

《瑜伽之主》 濕婆在蓮花座上打坐冥想

《瑜伽之主》 

《半女之主》 濕婆的左邊半個身體變?yōu)榕裕稚线€拿著鏡子再照。這是說他跟他老婆結婚以后合二為一了。

《半女之主》 

《舞蹈的濕婆》 濕婆頭戴扇形毛冠,面有三目,手為四臂,翩翩起舞。宇宙從誕生到毀滅的運轉是有規(guī)律和節(jié)奏的,這體現(xiàn)為濕婆的舞蹈。

《舞蹈的濕婆》 

石窟中最出名的一組石像稱為“吹目瑞提”即三個頭的濕婆神,各自代表著毀滅神,創(chuàng)造神及保護神。右面像為女性,手拈蓮花,表情溫存,面帶笑容正面做手托凈瓶神情莊嚴,睿智超脫;左面像為男性,手握毒蛇,雙眉微皺,口露獠牙。正面代表創(chuàng)造者,神情莊重,左面代表毀滅者,面目猙獰;右邊代表守護神,面帶笑容。

這尊《濕婆三面像》寓創(chuàng)造、保存、毀滅之奧義,集優(yōu)美、超脫、獰厲于一身,象征著宇宙生命的永恒,達到了審美和諧的極致,被公認為印度雕刻乃至世界雕刻的不朽杰作之一。

《濕婆三面像》

讓我們再把視線轉回泉州,在位于晉江池店興濟亭的壁龕上嵌筑著一方珍貴的元代印度教石刻,即深受印度教教徒尊崇的濕婆"舞王相”。這座雕像由綠輝巖雕成,高52厘米,寬68厘米,厚22厘米,是廣泛流行于印度的印度教藝術造型,雕工精細,形神兼?zhèn)?,正是汲取印度教藝術,從南印度原型直接臨摹下來的,同時糅合著古代泉州傳統(tǒng)的雕刻圖案與技巧。

石刻中間浮雕四臂神濕婆,一腳踩著橫臥在地的巨魔,巨魔用手撐住長矛徒然掙扎著,浮雕表現(xiàn)了濕婆腳踩魔鬼欲作舞蹈之狀,意味著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濕婆左右佇立著兩位女神,應為濕婆的妻子婆婆娣和七母神,都是生與死、創(chuàng)造與破壞的象征。

如果從形象上看,興濟亭和象島石窟的舞王相比起來還是有所不同。來泉州經商的印度人多是東南海岸的泰米爾人,在藝術造型上應該與西海岸的孟買有一定差別,加之在遠離信仰中心的中國,即便能夠建廟,也難有足夠的財力來興建跟象島石窟一樣豪華的寺廟,在規(guī)模和精致程度上會略為遜色。

舞王相

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為這座雕像是觀音菩薩,傳說是明朝時池店大富豪李五的第三媳婦秦媽誤認為觀世音而請入祭祀,用以驅除水鬼和避邪。因此,雕象上方懸掛著上書“觀自在”的橫匾,旁邊圍護的木播欄攜刻楹聯(lián)聯(lián)“興鳳境國泰民安,濟萬物風調雨順?!泵磕甑挠^音誕辰,村民都會來上供,香火旺盛。

據(jù)專家考證,這座印度式浮雕來歷不明,很可能就是元代興建的泉州印度教寺數(shù)石,元未寺廟遭到破壞,后來移到與泉州城區(qū)相近的池店。

泉州被聯(lián)合國定為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這座“市井十洲人”的城市,自古以來就以開放、包容、多元的絲路精神,迎接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傳教士。任何一個宗教都可以在泉州找到它的安身之處,哪怕當它的信徒早已遠去,各種神明都可以其他的形式在泉州體面的安身,甚至像興濟亭的濕婆神一樣,被人們當做觀世音,以另外一種方式祭拜。

興濟亭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