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都會經(jīng)歷腹瀉 引起腹瀉的病毒究竟有哪些呢? 孩子中招后怎么辦? 該如何預防呢? 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接下來就跟著小編 一起來了解“它們” 讓我們積極預防 健康生活! 諾如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 諾如病毒,也被稱作諾瓦克病毒,具有多個基因型,其中GI和GII型是引起人感染性腹瀉的兩個主要基因組。同一個人可重復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亞型的諾如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間無交叉免疫。 諾如病毒是一種可以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染性極強的腸道病毒,一年四季都有,秋冬季是高發(fā)期,可通過飛沫、嘔吐物、糞便的接觸或不潔飲食傳播,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fā)人群。 感染后通常1~2天發(fā)病,潛伏期范圍為12~72小時,發(fā)病以輕癥為主,最常見癥狀是腹瀉和嘔吐,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fā)熱、畏寒和肌肉酸痛,嚴重的可能會脫水。兒童和成人的感染后癥狀有差異:成人以腹瀉居多;兒童以嘔吐為主。 ![]() 輪狀病毒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腸道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 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fā)熱持續(xù)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排黃綠色稀便和粘液,可持續(xù)一周,嚴重出現(xiàn)脫水癥狀、出血性腸炎,糞便中混有血液,心跳加快,體溫下降,可導致死亡。 腺病毒是一種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分類分型較多,對呼吸道、胃腸道、尿道和膀胱、眼、肝臟等均可感染,許多腺病毒在腸道細胞中復制,隨糞便排出,大多血清型與胃腸道疾病無關,但40型和41型腺病毒可引起嬰幼兒與年少(4歲以下)兒童的胃腸炎,致腹痛、腹瀉。 腺病毒胃腸炎的最小發(fā)病年齡為1個月,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全年均可發(fā)病,但腺病毒性胃腸炎一般呈散發(fā)性,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水樣便或稀便,少數(shù)患者可排出粘液,病程4~8天,常伴嘔吐。部分患者有呼吸道癥狀,少數(shù)患者發(fā)熱,病程多自限,排毒時間約1周,某些患者失水較嚴重,個別重度失水者可死亡。 比如諾如病毒腸胃炎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療,擅長“閃電戰(zhàn)”,一般3天后會明顯緩解。但是,“嘔吐+腹瀉”的雙重夾擊,很容易導致孩子脫水。因此,孩子感染期間,要注意及時給孩子喝水,建議使用口服補液鹽,以防脫水。 ①如果孩子腹瀉期間,有以下表現(xiàn),必須重視,及時就醫(yī)檢查治療: ②嘔吐嚴重,無法進食和進行口服補液; ③持續(xù)腹痛,休息后也得不到緩解; ④大便呈粘液樣便、伴有膿液或血,氣味異常; ⑤反復發(fā)熱,體溫超過38.5℃,服用退燒藥后無法有效降溫; ⑥孩子精神、情緒狀態(tài)差,昏昏欲睡,進食意愿低,睡眠質量差,對喜歡的游戲提不起勁; ⑦出現(xiàn)脫水的癥狀,如口唇干裂、尿液變黃、尿量變少、皮膚彈性差、眼窩或囟門有凹陷。 注意飲食衛(wèi)生、勤洗手、勤消毒,遠離擁擠的人群,重視隔離、糞便病毒高發(fā)期,避免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 家庭成員如果感染了糞便病毒,一定要避免接觸孩子,如果幼兒園出現(xiàn)糞便病毒感染病例時,盡量避免孩子交叉感染,必要的時候停課休息; 平常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鍛煉身體。 那么,糞便病毒檢查標本怎么留? 用醫(yī)學檢驗部專用樣本容器,在家也可用不吸水的清潔、干凈的容器,挑取新鮮的粘液稀便或膿血部分、蠶豆粒大小的量,1小時內(nèi)送檢即可。 |
|
來自: 醫(yī)學abeycd > 《臨床實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