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著名僧人佛印,在大相國寺的墻壁上,題下這樣一首《酒色財氣詩》: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里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2、蘇軾去大相國寺找佛印,人沒見著,卻看見了這首詩,于是和了一首: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3、宋神宗和王安石同游大相國寺,看到了佛印和蘇軾的詩,宋神宗讓王安石和一首,王安石和詩如下: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fā),無氣國無生機。 4、宋神宗也和了一首: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酒色財氣四首詩組合: 后人將四首詩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更通俗且流傳更廣的《酒色財氣歌》: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磥硭淖钟泻?,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磥硭淖钟杏?,勸君量體裁衣。 這首《酒色財氣歌》,前半言害,后半言利,酒色財氣到底是有害還利呢?最終還是看人,從皆有欲望,懂得克制疏導自己的欲望,甚至利用自己的欲望激勵自己奮發(fā)向上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讀《酒色財氣》四首詩的觀后感: 這四首詩雖然都是圍繞著一個題目而作的,但是不用的大家對這個題目有著迥然不同的理解。 佛印禪師身為佛門中人,又修得佛法的奧妙,所以勸人要四大皆空,方可長命百歲; 蘇東坡先生所代表的是品行端正,學富五車的文人形象,所以他勸人要正直,君子隨愛財?shù)≈械?,要包容他人?/strong> 王安石先生是政治家,是官員,所以他的詩里面處處體現(xiàn)了心系百姓冷暖的思想; 宋神宗是君王,是最高的統(tǒng)治者,所以他著眼的角度最為高上,他希望國富民強,國泰家安。 合歡杯,誰不飲,切莫貪杯醉不醒;行也穩(wěn),坐也穩(wěn),一斟一酌莫裝悻。美姣娘,誰不念,切莫苦苦將她戀;鴛鴦?wù)砩蟿痈筛?,恩愛之時反成仇。世間財,誰不愛,公道取去也莫怪;若將毒計算得來,來得快時去得快。英雄氣,誰不習,身家性命休兒戲;人來尋我且由他,我若棄時無不棄。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貪是英雄,無義錢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禍日消。為人若知其中意,方得長久樂逍遙。 |
|
來自: 青竹靜雅 > 《詩詞趣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