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Hp)感染率高達50%左右,感染人口基數(shù)龐大,但隨著廣大百姓健康意識不斷提高,主動篩查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日益增多,治療上主要推薦含鉍劑四聯(lián)方案。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2017年):推薦的幽門螺桿菌根除四聯(lián)方案中抗生素組合、劑量和用法:克拉霉素 500mg,2次/d,未明確是普通片還是緩釋片。 而臨床處方中常選擇克拉霉素緩釋片:0.5g/次,bid 那么問題來了:克拉霉素到底應(yīng)選擇什么劑型? 1.從藥品說明書中的適應(yīng)癥來看:克拉霉素片或克拉霉素膠囊才有治療幽門螺桿菌的適應(yīng)癥,而克拉霉素緩釋片并沒有。 2.幽門螺桿菌主要定植在胃竇,因此抗菌藥物在胃部局部濃度越高越有利于殺滅幽門螺桿菌,而緩釋制劑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緩慢釋放藥物達到長效的治療目的。 3.查閱說明書,克拉霉素普通制劑【用法用量】:每次500mg,每12小時1次(2/日);克拉霉素緩釋制劑【用法用藥】:每次500mg,每日一次。餐中服用。不要壓碎或咀嚼克拉霉素緩釋片。 小結(jié)1 綜合所述,克拉霉素應(yīng)該是克拉霉素普通制劑(克拉霉素片/分散片、克拉霉素膠囊)而不是緩釋制劑(克拉霉素緩釋片、克拉霉素緩釋膠囊)?!居梅ㄓ昧俊浚看?00mg,每12小時1次(2/日)。 問題又來了 選擇緩釋制劑能否達到普通制劑相同的血藥濃度和療效?緩釋制劑:0.5mg/次,達到治療效果1 /日還是2/日? 1.從藥動學(xué)角度分析:緩釋片與普通片釋放位置,血藥濃度不同。幽門螺桿菌主要定植在胃和十二指腸,而且是胃腸表面,有效的藥物濃度是指胃腸內(nèi)濃度而不是血藥濃度。普通片胃液崩解快,胃中局部藥物濃度高,但同時也增加了胃腸道不良反應(yīng)。有研究示緩釋片與普通片藥動學(xué)參數(shù)相比AUC無顯著差異,兩者的吸收程度等效,緩釋片只是增加了作用時間。緩釋劑型可有效減少克拉霉素藥物的胃腸道不良反應(yīng),同時減少服藥次數(shù),增加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從而提高HP的根治率和潰瘍的愈合率。
小結(jié)2 臨床遴選克拉霉素緩釋制劑0.5g/次,2/日用法用量的指南、文獻等證據(jù)支持不足,若臨床遴選緩釋制劑,建議依說明書使用:0.5g/次,1/日。 參考文獻: 1.張東虎,林建陽。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測定人血漿中克拉霉素緩釋片的濃度及其藥動學(xué)[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17,37(13):1242-1245+1255. 2.鄧月霞。不同劑型克拉霉素根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HP感染的療效觀察[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10(04):681. 3. 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 4.湖南省質(zhì)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yīng)用指導(dǎo)原則(試行). 5. 質(zhì)子泵抑制劑處方點評指南(四川). ![]() 科室:合肥京東方醫(yī)院藥學(xué)科 審核:吳新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