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草木紛紛發(fā)芽,沐浴著溫柔的春光,茶樹也迸發(fā)鮮嫩的芽葉。一場場春雨后,滿坡的茶葉長勢良好,青翠迎人。谷雨將至,又到了采茶,品新茶的時節(jié)。而人們素有“明前茶”,“雨前茶”的說法。谷雨前的茶葉,汲取著春天的靈氣,采來做新茶,分外甘美。谷雨喝茶,也是春天里富有詩意的內容,充滿了美好的儀式感。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唐·陸希聲《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 二月谷雨天,山野之間,半坡春茶為露氣所滋,分外鮮嫩。詩人從宿醉中醒來,醉意未全消,身子骨也多病痛,不如去摘一些嫩芽來煎煮,既醒酒,也提神,更消渴呢!飲茶的好處真是多啊。 谷雨時節(jié),收茶,飲茶為一件大事。谷雨是春天最后一個節(jié)氣,如果錯過了,將迎來夏日,草木茁壯生長。那時,茶葉的滋味就不如春茶這般,嫩而鮮,甘而淡了。所以,采茶須趁時,不能延至谷雨后。 門掩松溪石路斜,碧云開盡見人家。 客來慣煮胡麻飯,春到先收谷雨茶。 ——明·區(qū)大相《經(jīng)碧云村》 門前的石路歪歪斜斜,青翠的松林掩映著小溪。碧云散盡后,終于看到了人家。有客人來,人們習慣以胡麻飯招待,春天已至谷雨時,人們更是忙著上茶,采摘春茶,以免耽誤了時節(jié)。山里人家,忙碌卻不忘好客,生活平淡,卻知足常樂,也是簡單的幸福。 ![]() 谷雨已至,一盞清茶,散發(fā)著悠悠香氣,凝聚著多少的春日時光,能夠享用它的人,未必是達官貴人,卻一定是眼底純澈,心中恬淡之人。 杏花村里舊生涯,瘦竹疏梅處士家。 深耕淺種收成罷。 酒新篘,魚旋打,有雞豚竹筍藤花。 客到家常飯,僧來谷雨茶。 閑時節(jié)自煉丹砂。 ——元·楊朝英《水仙子·自足》 杏花村里的日子真是不錯,瘦竹與疏梅如同朋友一般相伴,這就是我的家。春日細細耕種,秋天終有收獲。喝新釀的酒,吃剛打上來的魚,還有自家養(yǎng)的雞和豬,親自采來的竹筍和藤花。如此自給自足,既充實又快樂??腿藖砹?,也沒什么好招待的,就只是一些家常飯,僧友拜訪,請他品嘗谷雨時采摘的新茶??臻e時還可以自己煉煉丹砂。隱逸閑適的田園生涯,讓人樂在其中啊。 谷雨前的茶,用來饋贈親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送上的好像不僅是茶葉,更像是整整一個春天啊,與“聊寄江南一枝春”,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唐·齊己《謝中上人寄茶》 詩人得到了朋友寄的雨前茶,想象著友人在春天的山谷間,采摘嫩茶的情形,空氣里也飄散著清淡的芳香。春茶不易得,嫩嫩的芽尖,采很久也裝不滿竹籠,不覺已是清和的傍晚。詩人邀來鄰居,一起品嘗新茶,就用漂浮著落花的清泉,來煮雨前茶吧!朋友真是有心啊,相距遙遠,卻還記得寄來好茶,否則就將等到來年了。好東西總是會與好友一起分享,這份心意,分外珍貴。 ![]() 谷雨煎茶,春光愈濃,任時光悄然流逝,不憂不懼,靜靜地享受著每一天。 園林慳十畝,天賜老生涯。 雪境吟終夜,春時醉一家。 籬疏簪菊種,石古絡藤花。 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宋·葉茵《道院》 詩人晚年時,分外喜愛這園林中恬淡的生涯。下雪時,可以吟誦整夜,而春天來時,更是醉得不知東西南北。稀疏的籬笆外,種上些菊花,而嶙峋的石頭上,攀附著藤蘿,點綴著花兒。詩人感慨,有沒有有和我一樣,熱愛這閑逸的生涯,煎煮著谷雨茶,沉醉在春光里呢?光是這閑情,就令多少人羨慕不已了。 有人愛酒,有人愛茶,春天本已讓人深深陶醉了啊。 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宋·黃庭堅《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其一》 谷雨時節(jié),也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春光達到極致,卻也漸漸稀薄了。柳絮飄飛,風吹雨打著城中的繁花。谷雨后,春天將漸行漸遠了。對詩人來說,清明宜飲酒,谷雨適合品茶,而他更愛的,是后者。西窗下一盞清茶,悠悠茶香飄散,盡得春之味,卻也是以春茶,敬春光。 ![]() 茶萌發(fā)于春,歷經(jīng)春風春雨,到了清明,谷雨時,也是滋味最美的時候。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shù)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清·鄭板橋《谷雨》 沒有風,也沒有雨,天氣正晴和,竹子亭亭玉立,一節(jié)節(jié)長起來,青翠迎人。最喜歡清涼的傍晚,有好友登門,泡一壺新茶,一邊品飲,一邊聊天。興致來時,就取出紙筆作畫,畫的,當然也是竹子,幾枝稀疏的新竹,再畫上數(shù)筆淡淡的春山,生趣呼之欲出。清明過了,又是谷雨,不冷不熱的天氣,翠竹掩映,此時就泡上一壺好茶,坐在綠林間,堪稱神仙生涯。 谷雨時,春天已所剩不多了,一杯茶,敬春天,也敬悠悠的時光吧。 春事闌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細細風雙蝶,林外時時雨一鳩。 碧海丹丘無鶴駕,綠蓑青笠有漁舟。 塵埃漫笑浮生夢,峴首于今薄試游。 ——明·方太古《谷雨》 春意闌珊,詩人亦困于酒病之中。山家的谷雨茶已經(jīng)收了,正好一試。花前仍有蝴蝶飛舞,被春雨籠罩的樹林,傳來了斑鳩的鳴叫。想要超脫這紅塵俗世,卻沒有仙鶴可駕,好在,江湖之上,有漁舟往返,漁人穿著綠蓑衣,戴著青色斗笠,與山水融為一色,真是讓人羨慕。浮生若夢,個人卑微如漂塵,不如試著游玩于山水間吧,飄飄然,亦能自得其樂。 時光匆匆地流逝,春來春又去。谷雨時的茶,是春天送給人們,最美好,卻也是最后的禮物,怎不讓人倍加珍惜?古人煎煮著谷雨茶,在茶香中心情平和從容,與時光相親相愛,對于即將過去的春天,無比留戀。一盞谷雨茶,有多少時光在里頭啊。茶香悠遠不盡,已入心底,不知不覺間,已醉倒,豈只是春茶令人醉?更是所剩不多的春光令人醉,更讓人留戀和憐惜啊! -作者- 遇見是緣,點亮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