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一直以來都頗有人氣,紅亮鮮辣,用料草根,手法草莽,滋味霸道。但現(xiàn)在的年輕食客大都不知道湘菜也有高貴的一面。譚家菜有北譚與南譚之分,北方譚家菜是清末官僚譚宗浚的家傳筵席,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稱“榜眼菜”。南方譚家菜的主人公,則是當(dāng)過湖南省長、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闿。譚字祖庵(祖庵),因此南方譚家菜又稱祖庵菜。譚延闿會吃,愛吃,身在政界,應(yīng)酬又多。他家的客廳擺放著一張超級大的八仙桌,可以輕松圍坐十四五人。配套特制餐具,筷子有一尺多長,杯盤碗盞也比普通的要大一號。譚延闿還與湖南同鄉(xiāng)、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何鍵一起開了一家湘菜館,名“曲園”,在北京、南京都有分店,是當(dāng)時很紅的湘菜館子。那時著名的飯館還有醉白樓、玉樓東、健樂園、奇珍閣、徐長興等。祖庵魚翅、祖庵豆腐、雞汁魚唇、煨鹿筋是南譚的招牌名菜,因為當(dāng)時來譚家吃飯的政要多是老人家,這種煨燉的柔軟爛熟的食物,當(dāng)然很對老年人的胃口。譚公曾宦游嶺南多年,所以祖庵魚翅以粵菜為底子,加上自己的飲食習(xí)慣做調(diào)整,而且在深秋宴客時還會加入時令蟹粉,甘肥膏腴,令人傾倒。祖庵豆腐,食材普通,可是廚師在豆腐上所下的功夫,并不比魚翅少。據(jù)說豆腐要用黃豆芽煮的湯來慢燉,等到豆腐燉出了蜂窩,再用清雞湯燉,燉夠了時候,在配料下鍋燒成。功夫下夠了,自然和一般飯館里的燒豆腐不能同日而語。不過這些好東西都不是普通百姓日常吃得起的,我們還是更喜歡湘菜的另一面,平民的一面。央視著名播音員任志宏老師,最嗜湘菜,每每佐以老白汾酒,以辣克辣,還宣稱自己金屬般的嗓音全靠此秘訣維持。上海作為海納百川之地,當(dāng)然這百川之中少不了湘江,中山西路三湘大廈是湖南駐滬辦所在地,二樓的芙蓉閣出品滬上最地道的湘菜,到這里就不要點剁椒魚頭啦,要嘗一嘗邵陽豬血丸子、大蒜炒豬油渣、雞汁蘿卜……能喝酒的話一定要喝幾盅“酒鬼”酒,陶土瓶子由湘西畫家黃永玉先生設(shè)計,酒頗烈,正好符合以暴制暴的套路。你若是還想吃剁椒魚頭,那么可以選擇去安順路上一家面目通俗的店:湘香閣,這家店開業(yè)超過十年,一直以來價平菜靚,“雙色魚頭”以青、紅兩色剁椒蒸熟,鮮辣可口,剩余的湯汁還可以拌面,小炒肉、蒸水蛋等家常菜無不令人胃口大開,特別是一味青辣椒炒豬油渣,下酒一流!開心的大吃一頓,埋單時也絕不會讓你花容失色,草根湘菜至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