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人民論壇網(wǎng)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養(yǎng)生的方式有很多種,但真正的養(yǎng)生,其實在于養(yǎng)心。 俗話說:“百病生于氣,養(yǎng)生先養(yǎng)心。” 人生在世,千萬不能讓心生病。 省事之本,在于節(jié)欲 《孟子》有言: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p> 世間之事,比不完爭不盡。 梅花不與牡丹爭艷,卻有暗香浮動,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精彩之處。 與其把目光放在別人身上,不如專注于生活本身。 雖然欲望是人的本能,但一味地攀比,只會讓你背負更多、煩惱更多。 要知道: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內(nèi)心的豐盈,源于欲望的減少,而非外物的增加。 面對欲望的糾纏,不必去攀比角逐,不爭自會有屬于自己的世界。 做人,不為外物所擾,不為得失所困。 節(jié)欲,才是養(yǎng)心善身之道。 既往不戀,善忘是福 人生中,比記憶更重要的是忘卻。 有句話說得好: “人最大的優(yōu)點,是記性太好;人最大的缺點,也是記性太好?!?/p> 生活中很多事情,明明過去了,卻仍然耿耿于懷。原因在于:抓的太緊,不愿放棄;想得太多,不愿忘記。 生活本是負重前行,如果沉浸于過往,只會額外增加不必要的煩惱。 慢慢會發(fā)現(xiàn),煩惱也許成為了壓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想不開的事、心不快的事統(tǒng)統(tǒng)拋掉。 拿得起放得下,該忘的忘,心才能解脫。 人活著,善忘是福,看開是路。 正是:“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究自輕松?!?/p> 善忘是治愈內(nèi)心的良藥。只有如此,才能騰出空間,迎接新生活。 ![]()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發(fā)現(xiàn):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guān)。 雖然人有七情六欲,但若任由情緒泛濫,久而久之,自己就會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整日多愁善感、郁郁寡歡、情緒低落,最后抑郁而終。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笑對人言的,不過一二。 小事想多了,身疲;大事想多了,心累。 大多數(shù)的煩憂,往往是因自己的胡思亂想所致,何不一念放下,避免精神內(nèi)耗呢? 《黃帝內(nèi)經(jīng)》有言: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p> 只有擺脫壞情緒,才會長期擁有歡愉。 ![]() 人生四然,順其自然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樂觀積極、順其自然,是健康的活法,更是高級的養(yǎng)生。 《莊子·田子方》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的孫叔敖在政治場上,面對三次高官厚祿而不顯榮華,面對三次淪落被貶而面無憂色。 他認為,得失并非自己能左右,所以官職來的時候不拒絕,失去的時候也不阻止,故此心無憂慮。 正如莫言所說: “人生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p> 世間萬物都有其運行規(guī)律,很多東西越是強求,越得不到。 與其做無望的掙扎,不如物來順應(yīng)、從容應(yīng)對。 《莊子·人間世》中寫道: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修一顆從容心,做一個自在人。 當用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時,你就贏了。 本期編輯 | 曲統(tǒng)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