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 每次少吃一點, 我們常說“壽命是從嘴里省出來”,國外的一些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結(jié)論。 每次少吃一點,就能改善心血管和代謝健康 今年1月份,《柳葉刀·發(fā)現(xiàn)科學》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臨床醫(yī)學)刊發(fā)的一項研究,探究了飲食熱量限制對非肥胖成年人代謝健康的影響。
在第12個月和24個月時,熱量限制組的平均熱量攝入降幅達到11.9%,且體重(8.4 kg→7.5kg)、脂肪量(6.1 kg→5.3 kg)和無脂肪體重(2.20 kg→2.17 kg)均有所下降,盡管后期略有反彈,但整體得到了保持。 研究使用核磁共振(NMR)波譜來評估脂蛋白、代謝物和炎癥標志物。發(fā)現(xiàn)像促動脈粥樣硬化載脂蛋白ApoB、復(fù)合炎癥標志物GlycA等新型分子生物標志物都減少了。 而且,這種改善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明顯。 這也意味著,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要“管住嘴”,他們的健康水平就可以得到提升。 他們從來不“貪吃” 作為在醫(yī)療健康界工作多年的專家們,他們不少人也都堅持“少吃一口”的習慣。 中國工程院院士、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曾在2010年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我的飯量一直都比較小,從來不“貪吃”,所以幾十年來體重波動一直沒有超過5公斤。 ![]() 此外,我重在搭配食物,比如紅燒肉,很多人怕油,不敢吃,但我照吃不誤,只是注意當天別的高脂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另外多攝入一些蔬菜水果平衡一下。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中醫(yī)腫瘤學專家何裕民2014年在其個人微信號“何裕民”上曾談到: 我一直倡導一個觀點,少吃一口。少吃一口,垃圾就少一點。垃圾少一點,就可以多活一天。 一些常見病,很多都是由吃太多、肥胖導致的。例如,癌癥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肥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更不用說,肥胖富態(tài)的人占多數(shù)。 國醫(yī)大師、陜西中醫(yī)藥大學教授郭誠杰活到了97歲高齡,當時行走自如,耳不聾、眼不花。他在2014年健康時報刊文分享養(yǎng)生之道時談到: 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時代,古人就開始注重飲食養(yǎng)生,提出“飲食有節(jié)”的養(yǎng)生觀點?!捌楹筇熘尽保虼?,所食所飲必須考慮到脾胃的受納和運化能力,盡量減輕脾胃的負擔。 腸中常清是指飲食簡單、清淡,并少量多餐。既不食辛辣之品,也從不飲酒,同時,保證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規(guī)律,特別是每餐只吃八分飽,再好的飯菜也絕不多吃一口,以求“腸中常清”。 怎么從嘴里省壽命?記好9個小提醒 “管住嘴”要限制飲食,但也要保證不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這就要求保證食物多樣、營養(yǎng)均衡,嚴格控制熱量攝入,達到有較高的飽腹感、高密度營養(yǎng)。 推薦按照“三餐制”分配能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2019年5月在廣州亞洲美食節(jié)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曬出了自己的早餐食譜:一塊加了奶酪的面包、雞蛋、牛奶麥片、一碗紅豆粥、兩個橙子。 鐘南山院士說,“一般人都吃不了這么多的早餐”,但他是把這些食物都吃完的。一頓豐富的早餐很重要,早餐應(yīng)該占全天熱量的30%。 如果你比較懶,那就可以照著“江南飲食”吃: 1)增加粗糧,減少精米精面; 2)推薦植物油,低溫烹飪; 3)增加白肉、減少紅肉,推薦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 5)推薦適量堅果、奶類; 6)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 熱量和熱量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熱量的牛奶和碳酸飲料,碳酸飲料里空有熱量,卻只含有極少甚至不含有對健康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這樣的食物稱為“空卡路里”食物。 吃多了這類食物,雖然熱量需求滿足了,但身體并沒有獲取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還是好餓”的錯覺,驅(qū)使我們繼續(xù)進食。 一個是主食的烹調(diào)方式,如果做炸、炒類的,如油炸饅頭片、炒飯等,往往吃同樣一份體積的主食,熱量會比直接吃饅頭和米飯要高。 另一個是,平常主食中三分之一可以換成全谷物、粗雜糧。天然的全谷雜糧、淀粉豆類、薯類,都有一部分“抗性淀粉”,而抗性淀粉也不容易消化吸收,熱量相對較低。而且它們往往也含有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 肉類可以多選擇一些脂肪少的?!吨袊用裆攀持改?016》指出,畜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以豬肉為最高,平均在30%左右,其次是羊肉在15%左右,牛肉5%左右。禽肉脂肪含量差別較大,雞肉在9%~14%之間,鴨肉在20%。魚肉的脂肪含量最低,在1%~10%。 當然,以上的都是平均值,實際上,即便是同一種動物,不同食用部位脂肪的含量也是不一樣的。 每天要最少吃一斤到一斤半的蔬菜、半斤水果。就拿蔬菜來說,水分大的熱量低,比如冬瓜、黃瓜、生菜等,熱量只有10~20千卡/100克的水平。⑧而且,它們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 有肉有菜的情況下,先吃蔬菜,主食盡量多選一些粗糧雜豆,在胃部會占據(jù)一定的空間,這些食物的熱量低但是飽腹感卻很強,你吃下去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那么餓了,但是又不會增加太多熱量。 用餐時,用小碗進食可在減少食量的同時吃得舒心。用高細杯取代矮寬杯喝飲品也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入。 “細嚼慢咽”是對健康最有益的嚼法,每口飯嚼20多次有點夸張,但是你可以每口多提醒自己嚼5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