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人橋回文詩碑 花果山是國家AAAA級風(fēng)景區(qū),位于連云港市中心城區(qū)新浦東 花果山的仙人橋又名聚仙橋,相傳曾有人在此得道成仙,乃步游花果山的必經(jīng)之所。冬日大雪之后,千山萬壑銀裝素裹,附近的香爐峰頂積雪累月不消,“望之如玉山而立”。其時于仙人橋頭有兩個名景可觀:其一,為清代黃申瑾所作“云臺二十四景”之“仙橋霽雪”;其二,為明代顧乾所作“云臺三十六景”之“爐峰霽雪”。 據(jù)載,仙人橋始建于明末清初,原本是用兩塊短條石板建成的獨孔橋,呈東西向,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供海內(nèi)香客善士登山進香之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遠近朝山進香的香客都會蜂擁而至。后來,隨著到花果山游客的增多,對此橋在原位置進行了改建,中間是一塊長水泥板,上面用六塊平石板拼齊,基本上保持了原橋的神韻。橋長 在仙人橋東側(cè)不遠,有一塊回文詩碑煞是有趣,昔日登山之人常喜在此逗留小憩,念上數(shù)遍,品評一番。碑上雖僅有“仙人橋上得逍遙瑞氣飄香花結(jié)果”等14個字,卻可念成一首七言詩,其詩曰: 仙人橋上得逍遙,上得逍遙瑞氣飄。 瑞氣飄香花結(jié)果,香花結(jié)果仙人橋。 遇仙橋頭石碑上有一首奇詩,人們不知如何讀。其實碑上也告訴了方法:從詩中間按順時針方向從里往外旋著念,同時,每句詩末一字的一半又是下一句的開頭第一字。 機時得到桃源洞 忘鐘鼓響停始彼 盡聞會佳期覺仙 作惟女牛下星人 而靜織郎彈斗下 機詩賦又琴移象 觀道歸冠黃少棋(見圖) 讀法: 牛郎織女會佳期,月下彈琴又賦詩。 寺靜惟聞鐘鼓響,音停始覺星斗移。 多少黃冠歸道觀,見機而作盡忘機。 幾時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
|
來自: 夢里水鄉(xiāng)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