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即使看了三遍也還是覺得很感人,不過這次我想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幾個場景和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和一篇專欄文章學到的東西的案例。書是叫《好好說話》,專欄文章是來自《劉瀾·北大領導力30講》。 我先大致講講《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太陽持續(xù)老化,地球將被吞沒,為了生存,制定了一個恢弘計劃,就是驅使整個地球去到4.2光年(光年長度單位是光在一年時間所走的距離)外的新家園。這個計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傾盡所有建造一萬座“行星發(fā)動機”和一萬座庇護人類生息的地下城;第二階段,讓地球停止自轉;第三階段,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沖刺(這個過程有點像小時候在一塊石頭綁上繩子,然后不斷拉著繩子的一端做圓周運動,然后放開繩子,這樣石頭可以飛的很遠的道理差不多);第四階段,加速和依靠慣性滑行;第五階段,轉向進行減速抵達目的地。而故事就發(fā)生在這第三個階段向木星借力的過程。在借力時“行星發(fā)動機”出現故障,導致偏離原本的軌道,受到木星的吸引而解體。 在劉瀾的專欄文章中反復提到什么是領導力,領導力就是動員群眾解決難題。這和我們平常理解的領導力有所不同,在《流浪地球》中劉啟(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就發(fā)揮了領導力,他在大家都絕望的時候提出引爆木星中的氫氣,通過這個爆炸力來脫離木星的吸引,來動員大家行動起來,而不是選擇坐以待斃。第二個發(fā)揮領導力的是韓朵朵,她是通過生動的演講,將本該回家見家人最后一面的救援部隊,給拉了回來一起解決推動撞針的問題。 在《流浪地球》中劉培強在向聯(lián)合政府申請命令附近的其他救援部隊去支援韓朵朵他們,但是聯(lián)合政府沒有同意,之后劉培強通過感性的表達了自己的愿望,這次他沒有給使用強制性語氣,而是讓聯(lián)合政府做選擇,之后聯(lián)合政府雖然沒有同意命令附近的救援隊來救援,但是給了一次韓朵朵的全球演講的機會。這和《好好說話》中提到的說服別人需要給別人選擇,其實還有很多場景有體現。 總結一下我認為《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可以成為一部好好說話和領導力的案例特別是怎么說服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