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患者給我說,他是瘀血體質,活血化瘀的藥用了很久,比如說中成藥——血府逐瘀丸也沒少用,但就是沒有效果,面色依舊晦暗,伸出舌頭一看,舌還是暗紫,舌下靜脈還是青紫怒張,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當然,估計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這種情況,明明大夫說的是瘀血體質,為什么我用活血化瘀的沒有呢?其實,想要知道為什么用活血化瘀沒用,這就需要你明白這個淤血是怎么產(chǎn)生的。那淤血是怎么產(chǎn)生的?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血液停滯于經(jīng)脈或者臟腑組織內(nèi),久之形成瘀血。那為什么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是因為體內(nèi)濕氣重,還是血虛了。事實來說,體內(nèi)淤血產(chǎn)生的誘因有很多,寒濕、氣滯、寒凝、血虛這些都會產(chǎn)生淤血的,因此,當你不知道產(chǎn)生的誘因是什么時,就去化瘀肯定效果是不明顯的。就拿這個患者為什么用血府逐瘀丸感覺作用不大。大家也都知道,血府逐瘀丸是調(diào)理氣滯血瘀的代表方劑。
該方補中有散,可以行氣活血化瘀,對于脅肋部疼痛、眩暈、頭痛、胸悶,舌頭伸出來一看,舌頭兩邊鼓脹,有淤點來說,可謂是一劑好方子。 那為什么這位患者就沒用呢?其實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他的舌象,舌暗紫,苔厚膩,舌面有淤點,舌下經(jīng)絡青紫怒張,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痰瘀互結體質,舌苔厚膩說明體內(nèi)痰濕很重,舌面有淤點,舌下經(jīng)絡青紫怒張說明有瘀血,痰濁和瘀血相互搏結。而這時單單用血府逐瘀丸活血化瘀就不太適合了 。那如何化痰瘀呢?對于這種情況,有一個不錯的小方子,今天分享給大家。只需兩味中藥,丹參和制半夏。 這丹參可是有“一味丹參飲,勝過四物湯”的美譽,專入血分,擅長活血行血,能把臟腑中的瘀血給化掉。而且丹參還有補血的作用,在去淤血的同時又可以補新血,連通帶補,使得血脈暢通,自然瘀血就不會停留在體內(nèi)。 而制半夏,可入脾胃、肺經(jīng),擅長祛除脾胃痰濕,脾健則痰自消,而且半夏不管痰在臟腑或者是經(jīng)絡里,它都可以把痰給找出來,然后化掉。 這兩味中藥,丹參化瘀,半夏化痰,二者合用,很適合體內(nèi)有痰又有瘀的人群。大家學會了嗎?如果你也是痰瘀體質,那不妨參考一下這兩味中藥。 |
|
來自: 檸檬豬nyzbh9re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