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首先,以史為鑒在這里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 本期我們就簡單來聊聊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三首關(guān)于元宵佳節(jié)的詞作,分別選擇了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以及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三首。 我們先來看女詞人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
這首詞非常有名,是李清照晚年避難江南時的作品,這首詞主要寫作者在元宵佳節(jié)時的想法和感受,讀完全詞之后,感受就一個字——悲! 這首詞先渲染環(huán)境,寫夕陽西下,自己寄人籬下,心情不佳,但是別人卻依然為元宵佳節(jié)而慶祝,還有朋友專門派“香車寶馬”一起作詩飲酒聚會。 而下半闕直接陷入回憶,當(dāng)年沒有戰(zhàn)爭的時候,自己還年輕,和親朋好友一起打扮地漂漂亮亮,大家歡快地過節(jié),但是現(xiàn)在自己無論是心情還是面容,都不是當(dāng)初的那個人了。此時的詞人只有“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詞運用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還有意識地將淺顯平易而富表現(xiàn)力的口語與錘煉工致的書面語交錯融合,以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寫出了濃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悲。 把詞人寓居異鄉(xiāng)的悲涼心情,和客觀現(xiàn)實的歡快對比,平添了許多悲涼之意。南宋著名詞人劉辰翁曾經(jīng)說:自己每次誦此詞必“為之涕下”。 第二首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這首詞很有意思,詞中主角是一位女性形象,寫的也是相思詞。 全詞描寫了主角去年與情人在月下相會,沒想到今年元夕日,卻見不到情人,流下的眼淚都打濕了衣衫。 這首詞與唐代詩人崔護的名作“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因為這首詞中的主角是女性,而且因為全詞太過于婉約,大家一度懷疑這是不是一代文豪、宰相歐陽修所作的詞。 有人懷疑這是著名婉約派秦觀的作品,還有人說這是女詞人朱淑真所作,因為怕被人罵朱精神出軌,所以才托名歐陽修所作。 但是這些懷疑也很快被辟謠,清代文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談》就辟謠說:今世所傳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時,燈市花如晝”(《生查子》詞),見《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訛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詞,疑淑真失婦德,紀(jì)載不可不慎也。 第三首就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了
辛棄疾的這首詞太有名了,也可以說是元宵節(jié)詞中的巔峰之作。 這首詞在上半闕描繪出元宵佳節(jié)燈火輝煌,游人如云,“一夜魚龍舞”,可以說非常熱鬧,大家也都玩的非常開心; 到了下半闕,作者卻又說,這么多出來游玩的女子之中,我獨獨在尋找一人,但是人太多,這位女子又在哪里呢? 隨后文筆一轉(zhuǎn):“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span> 有專家評價此句是:“發(fā)現(xiàn)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jié)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lǐng),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 而作者苦苦尋找的這人又是誰呢? 有人認為這“人”是大宋百姓,也有人認為這“人”是失陷的大宋首都汴梁,但其實詞中“人”的意象是非常復(fù)雜的,可以說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如果非得說這是誰?可能每一個讀者都會有一個自己苦苦尋覓的目標(biāo),你的目標(biāo)是佳人,那么此人便是那一位佳人;如果你的目標(biāo)是收復(fù)舊都,那么此人便是遙遠的舊都汴京…… 后來梁啟超評價這首詞是:“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 而王國維更是把詩詞中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斑@一句認為是“成大事業(yè)者,大學(xué)問者的第三種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更多原創(chuàng): 劉國民:中國軍貿(mào)第一人,僅帶5美元出國,回來時簽約1.67個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