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二級心理咨詢師“晴朗說生活”的文章: “與家長溝通,充分地了解孩子,并且努力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放下對孩子的要求,從孩子的健康出發(fā),來配合咨詢。 咨詢師看到了來訪者的進步,從軀體來表達自己,到可以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自己在生活中獲得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而在家長的眼中,不能回到學(xué)校去上學(xué),就是沒有進步。 父母能不能夠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支持孩子,很重要。 當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并有了自己合理的目標后,往往可以回歸學(xué)校。 問題的出現(xiàn),對于家長來說是突然的,但本質(zhì)上是積累的; 問題的解決,家長希望是立刻見效的,但往往是需要一年甚至是更長時間的,而且要看家長的配合。 咨詢師同行建議我說,青少年咨詢,我現(xiàn)在不接待孩子,只接待家長。 如果家長不改變,孩子的力量能有多大呢? 需要去調(diào)整的是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而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那是不可抹殺的。 心理咨詢,就像是舊房子裝修,首先要做的是拆除,而這個過程,比裝修新房子,要難很多。 不是出現(xiàn)問題時的引導(dǎo),那是支持。 出現(xiàn)問題后的引導(dǎo),那就是調(diào)整。 心理咨詢,讓孩子可以說出來,真實的表達,才能夠真正地找到自己的動力?!?/p> 上述內(nèi)容來自專業(yè)人士的觀點,所以我想對我們每一個心理疾病孩子家長來說,特別有指導(dǎo)意義。 是的,我女兒生病初期,我肉眼可見的焦慮和惶惶不安,以能盡快回校上學(xué)為唯一目標。別說心理咨詢師了,班主任說看我一臉焦慮,孩子病怎么好得起來?先別管上學(xué)的事,先好好治病吧。 如果我當時能接收到孩子的厭學(xué),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信號的話,從而先放下期待和焦慮,心平氣和去學(xué)習(xí)成長改變,我想我女兒應(yīng)該早已康復(fù),回歸人生正軌了。 可惜,那些大把大把的好時光,就在我對女兒無望的改造中,絕望的對抗中,白花花溜走了,再也不可追。 時至今日,走了太多彎路,撞了太多南墻,遍體鱗傷的我和女兒,才明白身心健康才是最好的學(xué)歷,最遠大的前途。身心健康才能走最遠的路。 我雖然不是心理咨詢師,但有些孩子會說羨慕我女兒有個好媽媽,并希望得到我的幫助。 一方面我只是一個心理疾病孩子的家長,才疏學(xué)淺,沒有專業(yè)水平去幫助這些孩子。另一方面更擔心因為我的表達,誤導(dǎo)孩子恨上父母。 所以我會告訴孩子們,父母其實也是需要長大的孩子,先好好愛自己,等待父母慢慢長大吧。就像我女兒,也耐心地等待了我很多很多年。 我實話實說,我學(xué)習(xí)成長改變前,比他們的父母更加過分糟糕。我能變成他們喜歡和信任的樣子,那么相信他們的父母也可以。 我會建議孩子們讓父母看我的文章,和我探討,共同尋找好何自我救贖,引領(lǐng)孩子的科學(xué)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