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謝老師講國學(xué)——王粲:青驢登樓的哀愁

 昵稱4X6owk9e 2022-01-23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字仲宣,山陽高平人。王粲出身名門,曾祖父王龔,祖父王暢,都位列漢代的三公。父親王謙是大將軍何進的長史。何進出身微賤,想要把女兒嫁給王謙,于是把兩個女兒叫出來拜見王謙,讓他挑選一個,但王謙不知道出于家族的榮譽,還是出于單純的沒看上,總之沒有顧惜自己的職業(yè)前途,就是不答應(yīng)。后來王謙因為生病被免職,最后在家中死去。

王謙的故事給了我們一些王家的印象。出自名門,心比天高;身體孱弱,命如紙薄。要不怎么說遺傳學(xué)有用呢,這兩個氣質(zhì)王粲身上都有。
      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作為名門之后的王粲還只有十幾歲,也隨之遷居到長安。當(dāng)時背負(fù)天下名望蔡邕擔(dān)任左中郎將,在朝中位尊權(quán)重,家里常常車馬盈門,賓客滿坐。這一天,蔡邕聽說王粲來訪,來不及穿好鞋,倒穿著鞋就跑去迎接他,這是對人才最大的敬重。王粲到了之后,蔡邕看到他年紀(jì)很輕,體貌短?。ㄟ@里要劃重點),所有座客都很吃驚。蔡邕說:“這是王公的孫子,有奇異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書籍應(yīng)當(dāng)全部送給他?!蔽膲I(lǐng)袖蔡邕對王粲的賞識,從側(cè)面說明了王粲確實有過人之能。蔡邕死后,蔡家按承諾將蔡邕六千多卷書送給了王粲,加上后來王粲自己藏書達到了一萬多卷。

王粲十七歲時,被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黃門侍郎的官職,但王粲因為董卓、呂布、李傕郭汜等人動亂,沒有去接受官職。王粲放眼四顧,決定去荊州投靠劉表。當(dāng)時北方有曹操、袁紹等人,王粲去投奔劉表,一來他的祖父王暢是劉表的老師,兩人又是同鄉(xiāng),二來這是王粲的政治選擇,作為漢室名門之后,出于忠誠的考量,他選擇漢室宗親的劉表。更何況,當(dāng)時北方方亂,沃野千里的荊州是安寧之地,河北名士大多都投奔劉表。除了王粲以外,司馬徽、龐德公、諸葛亮等人都搬家到了荊州。

在離開長安遠(yuǎn)赴荊州時,王粲看到了他從未看到的景象,連年的戰(zhàn)火讓百姓流離失所,無所歸依。一個母親忍痛將孩子放進草叢,孩子在嚎啕大哭,母親轉(zhuǎn)身時那種不忍和悲傷,深深地刺痛了年輕的王粲。他寫下了著名的《七哀詩》: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fù)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qū)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錦繡名門,少年得志的王粲面對社會的動亂,充滿了無力感。亂世之中,都只能先顧自己。

劉表早就聽說王粲的才華,想把女兒嫁給他。(這一段是不是眼熟?),但因為王粲身材短小、長得不好看,看上去隨隨便便、不拘小節(jié)。劉表很不喜歡,劉表自己身長八尺,形容俊偉,對五短身材的王粲大失所望。劉表沒有把女兒嫁給王粲,更打擊的是,把女兒嫁給了和他一同來的族兄王凱。對劉表而言,和山陽王氏結(jié)姻是政治手段,當(dāng)然嫁一個帥哥更好。對王粲而言,“這就尷尬了”!

劉表不重視王粲,王粲在荊州悠閑度日。他給他的朋友孫文始寫道:“龍雖勿用,志亦靡忒。白駒遠(yuǎn)志,古人所箴”,表達了自己雖然目前不被重用,但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遠(yuǎn)大的志向的心情。

這是王粲的自我安慰。為了向劉表和世人證明自己,他也在悠閑歲月中顯示著自己的才華。

王粲和朋友一起出行,所經(jīng)之處有塊石碑,讀路邊的碑文,那人問:“你能背誦嗎?”王粲說:“能?!蹦侨司妥屗痴b碑文,一個字也不錯漏。王粲曾經(jīng)觀看人下圍棋,擺在棋盤上的棋子被攪亂了,王粲替他們照原樣恢復(fù),把棋子再擺上。下棋的人不相信,用頭巾把棋局蓋上,讓他再用其他的棋盤把棋子照原樣擺上。擺好后用來互相核對比較,棋子的位置一個也不錯。我似乎看見王粲那不屑的眼神,似乎聽見王粲在說,你們這些凡人是不會理解我的。

王粲還擅長計算,作算術(shù),能大致通曉道理。他擅長寫文章,提筆就能寫成,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當(dāng)時的人常常認(rèn)為他是事先寫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提筆寫成的文章。

他用他的倔強告訴劉表,你錯了,你錯看我了。我在想,劉表聽了這樣的故事會作何感想。呵呵,王家小子有兩下子,擔(dān)還是年輕,鋒芒太露啊,還得再打壓打壓。

王粲會寫文章是吧,于是劉表又給了王粲一些寫文章的任務(wù)。劉表討伐張羨的長沙叛亂,要王粲寫了《三輔論》,以示師出有名。官渡之戰(zhàn)后兩年,袁紹病死,他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兄弟鬩墻。劉表為了勸和,讓王粲起草了《為劉荊州諫袁譚書》和《為劉荊州與袁尚書》。勸解袁氏兄弟毋作鬩墻之斗,應(yīng)當(dāng)聯(lián)合御侮。

寫幾篇文章,對王粲而言還是挫敗感,劉表不過是把自己當(dāng)幕僚,當(dāng)寫手,并未真正重視他。王粲心中意難平,又寫下了《七哀詩》,詩中寫道“荊蠻非我鄉(xiāng),何為久滯淫?”,表達對久居荊州的不滿,其實又何嘗不是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難過?王粲閑下來的時候,就騎驢四處游覽。為什么騎驢?我估計還是因為王粲身材不高,騎大馬會被人笑。當(dāng)然,驢是江湖落拓的選擇,既是他的坐騎,也是他的寄托。所有后來他對驢有著別樣的情感。王粲騎驢來到當(dāng)陽東南的麥城城樓,縱目四望,萬感交集,寫下了《登樓賦》,他寫道“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荊襄九郡雖美,但不是故鄉(xiāng)。王粲寫道“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他既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又擔(dān)心自己像葫蘆一樣徒然掛在那里不被所用,像水井一樣淘好了,清澈的井水卻無人飲用,表達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心情。十九年后,關(guān)羽被呂蒙襲取荊州,敗走麥城。不知有沒有登上這座高樓,發(fā)出如王粲一樣悲涼的聲音?

也許王粲登樓遠(yuǎn)望,看到了曹操的英雄,看到了重回故土的希望。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王粲在劉表死后,勸劉表的兒子劉琮歸附曹操。曹操召用王粲為丞相掾,并且賞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面對王粲,曹操相見恨晚,這是因為曹操自己同樣體貌短小,其貌不揚。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語言。

王粲曾對曹操說:“劉表在荊州一帶從容不迫,安閑自在,暫時不動,觀察等待時機,自認(rèn)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在荊州躲避戰(zhàn)亂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眾的人,劉表不知重用他們,所以國家危急卻沒有輔佐的人。您平定了長江、漢水,招納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們的職位,讓天下人歸心,遠(yuǎn)遠(yuǎn)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將都被任用,英雄竭盡全力,這是夏、商、周三代開國之君的措施啊?!边@既是對曹操的頌揚,也是對劉表的批判,更表達了王粲前后際遇不同的感慨。

魏國建立以后,王粲與和洽、衛(wèi)覬、杜襲一同被任命為侍中,王粲因博學(xué)多識,總能做到對答如流。因為王粲記憶力強,見聞廣博,所以曹操出外總是讓王粲同車隨行,但是因為王粲不拘小節(jié),曹操對他的禮遇卻不如和洽、杜襲。杜襲曾經(jīng)單獨被曹操召見,一直到半夜。王粲像個失寵的妃子一樣,從座位上站起來說:“不知曹公對杜襲說了些什么?”和洽笑著回答說:“天下的事難道能全都知道嗎?您白天侍奉曹公就可以了,為這郁郁不樂,您想一個人都兼顧起來嗎?”從這點來看,王粲性格上不夠穩(wěn)重。

當(dāng)時舊禮儀制度廢弛殆盡,需要重新制定,王粲與衛(wèi)覬等負(fù)責(zé)除舊布新,制定新的典章。漢末喪亂時,玉佩斷絕消失。而王粲認(rèn)得舊佩,才重新制作。西晉時的玉佩,都是按王粲制定的標(biāo)準(zhǔn)制作的。

當(dāng)時,鐘繇、王朗等都在魏王國任卿相之職,但一到朝廷奏議,都停筆措手不及。只有王粲可以隨時答辯。王粲不但受到賞識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關(guān)系也相當(dāng)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們之間經(jīng)常有詩賦往還。當(dāng)時和后世普遍認(rèn)為,以文學(xué)論,漢魏之間,曹植第一,王粲第二。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隨曹操軍隊伐征東吳。二十二年春天,在行軍路上病死,當(dāng)時四十一歲。據(jù)說王粲二十多歲時,在荊州曾遇到“醫(yī)圣”張仲景,他對王粲說:“你已經(jīng)患病了,應(yīng)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四十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后半年,就會死去。現(xiàn)在服五石湯,還可挽救?!笨墒峭豸勇犃撕懿桓吲d,自認(rèn)文雅、高貴,身體又沒什么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更不吃藥。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你吃藥了嗎?”王粲騙他說:“已經(jīng)吃了。”張仲景認(rèn)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yán)肅而地說:“你并沒有吃藥,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你為什么諱疾忌醫(y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后半年就死了。

王粲去世后,曹丕親自主持追悼會,曹植又作《王仲宣誄》悼念王粲,盛況空前。曹丕對王粲的生前好友們說:“仲宣平日最愛聽驢叫,讓我們最后學(xué)一次驢叫,為他送行吧!”于是,唁堂之下,一片此起彼伏鏗鏘驢鳴之聲?,F(xiàn)在我們覺得好笑,但在當(dāng)時是通脫、高雅、率性的行為。曹丕此舉,還真是王粲的知己。

我覺得,王粲就像那頭青驢,他聲嘶力竭地吶喊了一輩子,不管是不甘心為人驅(qū)使,還是不甘心被其他的驢比過,都逃不過為人拉磨的命運。那個讓蔡邕倒履相迎的少年,那個憂國憂民的游子卻再也回不去了。一旦成了新王國的柱石,就不能寫《七哀詩》,也不能寫《登樓賦》,只能把最深的情感放進肚中,實在想出聲,就化作一聲驢鳴。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