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分清寒熱虛實(shí)、陰陽表里。 就是病有自己的特性,講究的是對癥下藥。本文以咳嗽為例,針對病癥講解下治療方案。1、如寒 證 人參敗毒散,為咳門第一神方,舉世少有知者。 人參2克 芽桔梗3.6克 正川芎 白云苓 陳枳殼 信前胡各3克 川羌活2克 川獨(dú)活1.5克 北柴胡 南薄荷 荊芥穗 北防風(fēng) 凈連翹各3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1片為引。水煎,半饑服,每日1劑。 咳嗽多有變化,基本病因是肺收邪氣感染,寒熱我們要分清楚,看啊舌苔、痰色、有無口干口苦辯證。 熱 證 我在臨床根據(jù)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癥狀特點(diǎn),制成咳喘沖劑,適用于老年人久咳虛嗽以及痰喘痼疾;也可用于外感咳喘患者,經(jīng)過較長時(shí)間臨床實(shí)踐應(yīng)用,頗受群眾歡迎。 桔梗30克 貝母30克 杏仁40克 地龍50克 白芥子30克 洋金花2克 黃芩30克 罌粟殼15克 山藥30克 上藥共257克,制成60袋,每袋約4克左右,1日3次,每次1~2袋。 病看的懂不懂,最基本的得分清。 虛 證:補(bǔ)肺定喘膏: 紅參50克(研粉沖入膏內(nèi)),黃芪300克,白術(shù)120克,防風(fēng)90克,熟地黃120克,山萸肉60克,淮山藥150克,云苓100克,陳皮60克,半夏100克,川貝粉45克(沖入),干地龍90克,炒蘇子90克,麥冬100克,五味子45克(打),鹿角膠90克,阿膠90克,補(bǔ)骨脂100克,懷牛膝60克,核桃肉150克, 桂圓肉150克,紅棗240克,濃煎3次,去渣,濾取清汁。 再加膠、冰糖1.5公斤及紫河車120克、蛤蚧2對、坎炁粉15克收膏,每日早晚各1湯匙,開水沖服。對慢性支氣管炎伴有氣喘者,療效甚佳。每年冬天服1料,可預(yù)防次年不發(fā)或少發(fā)。 一起疾病都是一個(gè)意思,看清楚他的表現(xiàn)情況是關(guān)鍵。 實(shí) 證 所見癥候大抵相同:微惡風(fēng)寒,徽發(fā)熱,頭身重痛,疲倦乏力,脘悶,咳嗽,痰白或黃而稠,咽喉不利,舌苔白厚而膩,脈浮滑。配方如下: 鵝不食草15克 黃皮樹12克 鳳尾草10 崩大碗10 車前草10克 蘇葉10(前六味均為鮮品)馬勃7克 上7味約煎水1大鍋,50多名患者,每人1碗, 1次服完。服后療效甚佳,其中40多人癥狀完全消失,特別是有一患者反映,咳已數(shù)月,久治未效,竟此一碗'涼茶'而愈。 注:本文需要在臨床醫(yī)生指導(dǎo)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