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娟 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市級課題負責人,教學成果區(qū)級一等獎,市級二等獎,執(zhí)教市、區(qū)級研究課20余節(jié),論文發(fā)表、獲獎30余篇。 教學風格: “真”:追求真實的課堂,學習要在課堂中真正發(fā)生,學生要真讀、真說、真感受。 “實”: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學習方法要落實,不能走過場。 “趣”:一節(jié)課尋找一個“趣味點”,讓學生或是會心一笑,或是了然有悟,或是低頭沉思,咂摸“語文”的滋味,覺得“語文”有趣味。 作業(yè)設計依據 1.依據一:基于學科特點,重視語文的實踐性,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在實踐中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 2.依據二:“學以致用,解決生活真實問題”。 一是解決口語交際教學落地的問題?;诳谡Z交際教學的現實困境,重口語教學而輕實踐交際運用,學生只懂得口語交級的形式、一般原則、技巧,但在實際生活交際中缺乏靈活運用的能力。本作業(yè)設計,著重在把課堂交際的表達技巧(觀點+理由)技巧遷移到生中運用。 二是解決親子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問題。當遇到父母對你愛的方式你不能理解時,注意與父母溝通,能根據真實的交際情境積極應對。 3.依據三: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半p減”前,學生更多是“讀、寫”作業(yè),對人的“聽、說”作業(yè)布置不多,也很少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在實際生活中,人與人的交際交往,大多是由面對面交流完成的,因此,本作業(yè)設計,重點就是在實際的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課堂所學的交際交往知識,提高“聽、說”能力。 作業(yè)設計 親愛的同學,你從今天的口語交際課《父母之愛》里學習到了什么呢?課后,可以延續(xù)這一話題,繼續(xù)交流喲。 1.講一講:把這三則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和父母交流你的觀點,也聽聽他們的看法。 2.做一做:用行動對父母之愛表達感恩。 3.說一說:口語交際的實踐運用。 生活中,對于父母愛的表達,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用上今天學習的方法,即講述觀點+陳述理由,和父母交流討論。 如果交流時,與父母觀點不一致,要注意合理應對,用上禮貌的句式委婉表達觀點,比如:媽媽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想說一說我的感受……,還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及表情喲。 學生完成情況 作業(yè)反饋與評價 口語交際作業(yè)學生完成情況如何反饋呢? 1.表格量化評分,自評與他評結合。 評價表 注:每個項目3顆星,按完成度打1-3星。 2.日記反饋。 通過文字記錄的方式反饋交流情況。 3.語音反饋。 通過語音的方式,告知老師交流狀況?;蛘咪浺翡浵屡c父母溝通交流的對話,發(fā)現有哪些進步與不足。 作業(yè)設計反思 1.發(fā)掘真實情境中口語交際實踐資源,統一“學”與“用”,學以致用。 如何搭建起口語交際課堂與具體生活真實情境之間的橋梁呢?本次作業(yè)設計就是一次有效的嘗試。本課的表達重點在“觀點明確+材料恰當”,應對的重點在“尊重他人+積極回應”。如何把這《父母之愛》口語交際課堂交流的方法,遷移運用到我們實際的真實生活中呢?一是幫助孩子建立起真實的交流情境,就是與父母討論“父母之愛”的不同方式。二是教學生如何把班級多人討論的表達應對技巧遷移生活中,就要表達清晰的觀點+充分的材料作為依據。即發(fā)言要“有理有據”,才能讓人信服。 這樣的作業(yè)布置,主動構建的真實交流環(huán)境與日常生活自然發(fā)生的交流情境還有所不同。其目的仍是要學生有意識的運用交際的方法與技巧,達到“學以致用”“熟能生巧”的目的。 從學生的實踐反饋看,學生對表達的技巧較容易掌握,但在應對能力上,基于社會經驗的不足與材料的不夠豐富,應對起來還存在吃力的情況。 2.本實踐性作業(yè)豐富了作業(yè)類型,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增加了親子溝通交流的時間。 從“雙減”政策看,要注意減負與提質之間的關系。要厘清“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從語文學科特性來說,就是要培養(yǎng)能聽會說,能讀會寫的人。本作業(yè)的確能有目的的鍛煉學生的聽說交際交流的能力。 3.實踐性作業(yè)反饋難的問題,在本次作業(yè)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比如設計自評他評的量表,面對面口頭匯報完成情況,或者錄制交流過程等。但是也給老師作業(yè)檢查的效率及作業(yè)的有效評價帶來困難與挑戰(zhàn)。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實踐性作業(yè)的評價問題。 總之,本次作業(yè)設計:1.突出育人功能,即培養(yǎng)了與人溝通的能力;2. 關注學生口語表達表達與應對知識、技巧的掌握和能力提升;3. “觀點+理由”是一種表達邏輯的建立,也是關注學生思維發(fā)展;4. 作業(yè)趣味性強,注重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讓口語交際課的教學不再教過了無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