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 桃金娘科, 蒲桃屬 喬木。 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天桃、輦霧、爪哇浦桃、璉霧, 原產(chǎn)印度、馬來西亞、爪哇栽培的最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稱。 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地均有栽培, 在海南蓮霧被稱為'甜不',也稱為'撲通',在廣東它也被稱做“棉花果”,潮汕地區(qū)稱為'蓮霧'。 開始以為蓮霧是臺灣特產(chǎn),因為之前沒這水果賣。其實臺灣的蓮霧是17世紀(jì)由荷蘭人引進,臺灣省的屏東縣是最有名的產(chǎn)地,不過去臺灣旅游回來后,學(xué)會了切開后沾話梅粉吃,感覺特別不一樣。 蓮霧的種類很多,果色也多且鮮艷,有青綠色,有粉紅色,還有大紅色。 蓮霧的果實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鉀等礦物質(zhì),可清熱利尿和安神,對咳嗽、哮喘也有效果。 【2001《中國高等植物》 第7卷】喬木,高達12米。幼枝圓柱形或微扁。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22厘米,先端純漸尖,基部微心形或圓,下面有腺點,側(cè)脈14-19對,脈間相距0.6-1厘米,離邊緣5毫米處互相連結(jié)成邊脈;葉柄長2-3毫米或不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5-6厘米,有數(shù)花至多花。花蕾徑約1.2厘米;花白色,徑3-4厘米,花瓣圓形;花梗長約5毫米;萼筒倒錐形,長7-8毫米,密生腺點,萼齒4,半圓形,寬約8毫米,肉質(zhì)邊緣膜質(zhì),宿存;雄蕊多數(shù),長約1.5厘米;花柱長2.5-3厘米。果梨形或倒錐形,果皮肉質(zhì),成熟時洋紅色,有光澤,長4-5厘米,頂部凹陷呈臍狀,具宿存肉質(zhì)萼片;有1種子?;ㄆ?-4月,果期5-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