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醫(yī)認為,腎臟旺于冬季,所以冬季養(yǎng)腎可事半功倍。廣東省名中醫(yī)、廣東省中醫(yī)院脾胃病科學術(shù)帶頭人黃穗平教授提醒,腎是先天之本,現(xiàn)在常見的年輕人脫發(fā)焦慮、中老年男性腰膝酸軟、更年期女性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等等,這些其實都與腎虛有關(guān)。 冬天補腎該怎么補?黃穗平提醒,冬日補腎,不可盲目。對應不同的體質(zhì),補腎均有不同。 腎虛有陰虛、陽虛之分。腎陰虛者如果服用了補陽藥,容易“上火”;而陽虛者服用了補陰藥,則容易加重陰寒。此外,還要注意防“寒燥”。寒邪當令,最易損傷陽氣;燥邪當令,則容易損傷陰津。 腎陰虛重在滋陰補腎 腎陰虛的產(chǎn)生,與久病傷腎、溫熱病后期傷及腎陰、過服溫燥劫陰的藥物,或者房室不節(jié)制耗傷腎陰有關(guān)。腎陰虛的人,重在滋腎養(yǎng)陰??蛇m當選擇熟地黃、女貞子、旱蓮草、桑葚子、枸杞子、山萸肉、龜板、鱉甲等藥材,加入日常食療。 ——腎陰虛食療方—— 五黑粥 材料:熟地20克,黑豆、黑芝麻、黑棗各30克,黑米50克(2人份)。 做法: 1.黑米、黑豆先浸泡2小時; 2.鍋中加熟地、黑米和適量水,大火燒開; 3.加黑豆、黑芝麻,改小火煮30分鐘; 4.加入去核黑棗再煮15分鐘; 5.關(guān)火,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出鍋。 功效:滋腎養(yǎng)陰。 腎陽虛需要補腎壯陽 只有腎陽虛的人,才需要補腎壯陽。這類人陽氣虛衰,不得溫養(yǎng)全身,補腎壯陽藥對他們而言,能提升體內(nèi)陽氣,如同“雪中送炭”。食材上,可適當選用巴戟天、肉桂、熟附子、川杜仲、仙茅、補骨脂、淫羊藿、肉蓯蓉、續(xù)斷、鹿角霜、鎖陽等藥材進行調(diào)養(yǎng)。 ——腎陽虛食療方—— 杜仲巴戟粥 材料: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懷牛膝15克,生姜3片,大米50克,豬骨300克(2人份)。 做法: 1.大米溫開水浸泡半小時; 2.鍋里加水、大米,滴幾滴食用油,大火,攪拌以防止粘鍋; 3.水開后加以上食材; 4.小火約30分鐘,關(guān)火加鹽,出鍋。 功效:補腎壯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