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代有CCTV想拍一部《舌尖上的宋朝》的話,那一定會請?zhí)K軾當(dāng)美食顧問?!叭敻轁M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薄叭锗⒗笾θ兕w,不辭長作嶺南人。”“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背载浱K軾走到哪吃到哪,還特別喜歡寫自己吃了什么,什么好吃,還要把烹飪方法寫在書里,妥妥的美食達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能夠以嗜吃而流傳為佳話的,蘇軾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蘇軾,景祐四年(1037)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都習(xí)慣稱為蘇東坡。沒錯,就是東坡肉、東坡肘子的那個東坡,在蘇軾的老家四川眉山至今東坡肘子也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而東坡肉更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下飯神器,有誰能拒絕入口香糯、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呢! 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月銀極少的他打起了豬肉的主意。北宋時期人們更喜歡吃牛羊肉,豬肉反而沒什么達官貴人會吃,價格也就比較便宜,于是天性樂觀的蘇軾就發(fā)起一項復(fù)興豬肉的活動,沒事在家就做做飯,研究菜譜。一次蘇軾在家與朋友下棋,一時興盡,忘了鍋里還燉著肉,等到肉香四溢時才想起來,誤打誤撞的就有了東坡肉的原型。后來蘇軾在家又調(diào)整了幾次菜譜,用《豬肉頌》記錄下來:“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柴頭灶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將五花肉大火煮沸后小火慢燉,下飯硬菜東坡肉自然出鍋,味美酥香汁多肉嫩,很難有人能抵御這樣的美食誘惑,在蘇軾的代言下這道菜很快在老百姓間流傳開來,戲稱為“東坡肉”。 紹圣元年(1094)蘇軾再次被貶往惠州(今廣東惠州),這一次蘇軾愛上了吃荔枝。嶺南地區(qū)四季如春,山珍水果之類的自然物產(chǎn)也是一絕,于是老饕蘇軾留下了《惠州一絕/食荔枝》:“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被葜莺冒?,四時都是春,“盧橘”、“楊梅”、“荔枝”樣樣都是新鮮又可口,一天能吃三百顆!當(dāng)然,吃完了水果就該吃點油葷了,雖然是被貶,但蘇軾性情豁達樂觀,以吃為樂。“總吃豬肉不行,我也要吃羊肉!但是羊肉貴啊,那咋辦呢?有了!羊蝎子!”是的,吃羊蝎子的原型也來源于蘇軾,北宋流行吃羊肉,但囿于烹飪方法的原因并不吃羊脊骨,和屠夫關(guān)系好的話羊脊骨價格能比豬肉還便宜,蘇軾多番嘗試后有了最佳烹飪方法:“熟煮熱漉出(自注:不趁熱出,則抱水不干),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燋食之……如食蟹螯,甚覺有補?!毖蚣构乔泻梅湃脲佒邪局?,不用過于軟爛,撈出后瀝干水分澆黃酒去腥提味,放炭火上烘烤,用一點鹽調(diào)味,等到肉質(zhì)微焦便大功告成。蘇軾給弟弟蘇轍寫信還洋洋得意地調(diào)笑:“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fù)知此味乎?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边@種方法吃脊骨沒有牙齒可不香,你生活優(yōu)渥,牙齒肯定也不好了,怎么能明白這種美味呢?只是我每次把骨頭上的肉挑光吃了以后,養(yǎng)的幾只狗看起來都不是很開心的樣子?!霸噯枎X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盡管被貶惠州三年,蘇軾仍然在積極努力的生活,樂在其中。 紹圣四年(1097)六十二歲的蘇軾再次被貶,這已是蘇軾第五次被貶,這次,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儋州(今海南儋州)。流放儋州在那時來說算得上是僅次于死刑的處罰了,但在那里這個小老頭依然找到了隱藏的美食,椰子和生蠔。給小兒子蘇過寫信時蘇軾又一次得意地寫到:“冬至前二日,海蠻獻耗,剖之得數(shù)升肉。與漿入水,與酒并煮,食之甚美,未之有也。取其大者,炙熟。正爾啖嚼,又益煮者?!睂⑿迈r的生蠔剝出來放入酒中煮熟,吃起來鮮美無比,或者選取個頭大的生蠔用來烤熟了吃,比煮熟還要美味?!懊拷溥^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边@么好吃的生蠔,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要是被其他人知道這種美味,豈不是都貶來海南和我搶吃的了嘛!在蘇軾吃貨的外表下藏著一個怎樣強大的心靈? 建中元年(1101)三月,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六十四歲的蘇軾終于可以回家了,蘇軾孤身一人已經(jīng)太久了,自紹圣元年(1094)蘇軾被貶惠州以來,妻子王弗就過世了,兩人自小相識,十來歲結(jié)發(fā)為夫妻,相濡以沫十余年,妻子過世時只留下年僅六歲小兒子蘇邁,可以想象蘇軾的悲痛,十年后蘇軾仍會在夢中夢見王弗,醒來后夜不成眠,于是有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睈酆妹朗车奶K東坡,但東坡家的飯就只一個人吃。回家途中蘇軾再次來到了金山龍游寺,看到了年輕時來此寺內(nèi)懸掛的畫像,感慨萬千題詩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生平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闭{(diào)侃自己這輩子就忙著搞吃的去了,沒有什么別的功業(yè),同年八月,離家多年的蘇軾病逝于常州,謚號“文忠”。 翻看蘇軾的《東坡志林》和他留下的詩文書信,吃吃喝喝的內(nèi)容不在少數(shù),好友被貶,他用美食來分散離別的憂愁:“遲其北還,則又春矣,當(dāng)為我置酒、蟹、山藥、桃杏,是時當(dāng)復(fù)從公飲也。”等你明年春天回來要請我喝酒??!吃螃蟹、山藥、桃子,我們喝個痛快!自己宦海浮沉蕩入低谷時,又用美食慰藉自己,給自己寫詩《老饕賦》:“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逼鋵嵦K軾探索美食的時間和他被貶的時間大致是相同的,他官場失意又窮困潦倒,在偏僻的地方甚至吃過老鼠,窮到為了省錢而節(jié)食,還美曰其名“辟谷”。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蘇軾的豪放樂天自成一脈,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并沒有使他悲戚,樂觀豁達是他的寫照,壯志未酬卻無愧人生的曠達是他美食家外觀下的真正的風(fēng)骨。東坡先生用食物點亮了窘迫生活,治愈孤獨的心靈;也告訴我們即使明朝不知何處,即使下一餐不知如何飽腹,即使世道弄人報國無門,仍要笑對人生,熱愛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