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寧(716—794年),本姓丘穆陵氏,字號不詳,懷州河內(nèi)縣(今河南省沁陽市)人,鮮卑族。唐朝時期官員,安陽縣令穆元休之子。764年到768年間任鄂州刺史兼鄂岳都御史。 說起穆寧這個人的人生,還是頗具傳奇色彩的,唐天寶14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安祿山范陽起兵,鐵騎南下,今河北、河南境內(nèi)望風(fēng)披靡,東京洛陽失陷,賊兵直趨長安。此時,位居平原郡(即今德州)的顏真卿揭竿而起,召集兵士、鄉(xiāng)勇近萬人于平原郡起兵討賊,附近諸郡紛紛響應(yīng),很快聚集了20萬義軍,終令戰(zhàn)局逆轉(zhuǎn),挽救了唐王朝的命運。此時,在鹽山任職縣長的穆寧(穆甯),招募士卒殺死安祿山任命的景城守劉道玄,并散發(fā)檄文給州縣以聯(lián)合力量來抗擊賊軍,毫不猶豫的舉義旗響應(yīng)顏真卿。 后來,史思明侵犯鹽山邊境,郡守召穆寧暫時代理東光下令拼死抵御史思明,叛賊派遣使者來誘降穆寧,穆寧殺掉使者并以其首示眾,郡守害怕激怒叛賊而使自己丟了性命,所以當(dāng)即解除他的兵權(quán),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職。 說起這事,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穆寧路過平原時,見到顏真卿,曾在一起估計到賊人肯定造反。到這時,他聽說顏真卿在抵抗安祿山,當(dāng)即派人送信給顏真卿,顏真卿接到信后大喜,任命他為河北采訪支使。穆寧將兒子囑托給母弟說:“只要祖先不斷香火,我也就心滿意足了!”隨后便日夜兼程前去謁見顏真卿說:“先人已有子孫繼嗣了,我可以隨您去死?!奔榷奄\攻打平原,穆寧勸顏真卿堅守城池,顏真卿不聽,在夜里逃過河去,到皇帝外出停駐的地方拜見肅宗。肅宗詢問情況,顏真卿回答說:“因為沒聽穆寧的話,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結(jié)局?!泵C宗認為穆寧不一般,下令讓他乘驛馬入朝,準備授任他為諫議大夫。后來正趕上顏真卿因剛直違背了皇帝的旨意,所以穆寧也被免官。 上元初年,穆寧任殿中侍御史,輔佐鹽鐵轉(zhuǎn)運事務(wù),駐守蛹橋。當(dāng)時李光弼駐守徐州,軍需跟不上,發(fā)文書索取財物和糧食,穆寧不給,有憎恨穆寧的人在李光弼面前誣陷說是穆寧故意為之,李光弼便揚言要殺掉穆寧。 得知此事的穆寧直接抵達徐州晉見李光弼,以大義來曉諭地說道:“我避而不見就是失職,禍亂就會從我開始,到時怎能逃脫罪名呢?”即刻去見李光弼。李光弼說:“我統(tǒng)率數(shù)萬兵馬,替天子討伐叛賊,糧食缺乏士卒就會逃跑,你緊閉糧倉不予救濟,想使我的軍隊潰散嗎?”他回答說:“朝廷讓我穆寧主管糧倉,這是皇帝的命令,您能用一紙文書來索取嗎?如今您需要糧食,如果我擅自給的話,那么改日我向您要兵,您也擅自給我嗎?”,始終也不屈服的據(jù)理力爭。李光弼很器重他,穆寧得以繼續(xù)擔(dān)任他的官職。 聽了這話的李光弼立馬會意到了穆寧是在以進為退的保護他,當(dāng)時唐代中期,皇帝開始懷疑帶兵的將帥們啦,于是當(dāng)即感激的握著他的手道歉說:“我本來知道這樣做不可以,只不是想借此和您商量商量解決的辦法?!碑?dāng)時人推重他能恪守官職。 上元二年,穆寧多次升官,遷任為鄂岳沔都團練及輔佐鹽鐵轉(zhuǎn)運使處理事務(wù)。正當(dāng)此時,河運不暢,運輸糧餉要要從漢、沔經(jīng)過商山進入京城。正好鎮(zhèn)守夏口的人是穆寧,而當(dāng)時主政對岸是淮西節(jié)度使李忠臣和穆寧只有一條淮河相隔,其不僅不奉公守法,還設(shè)置防守士卒來征收來往商人稅錢,又放縱士卒搶劫掠奪,導(dǎo)致來往行人幾乎斷絕。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竟然畏懼穆寧的威嚴,因而掠奪搶劫有所收斂,靠水路運輸?shù)纳藤Z得以通行。 后來,沔州別駕穆寧的手下薛彥偉因事違背了皇帝的旨意,他便用杖責(zé)打薛彥偉而致其死亡。穆寧因此獲罪被貶職為虔州司馬,再被貶職為昭州平集縣尉。 在鄂州任職的四年里,正值中唐時期,穆寧忠于職守,克己奉公,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不僅恢復(fù)了當(dāng)?shù)亟?jīng)濟建設(shè),還大力倡導(dǎo)文化教育,使得當(dāng)時的鄂州境內(nèi)再現(xiàn)了貞觀盛世的景象歌。 尤其是在推崇鄂楚文化方面,穆寧絕對上一把好手。當(dāng)時鄂州的黃鶴樓已從單純的軍事要塞變成;鄂游宴勝地,被稱為“荊吳形勝之最”。 代宗永泰元年(765),鄂州刺史穆寧懸賞重金命鄂楚名士文人墨客為黃鶴樓撰寫銘文,結(jié)果當(dāng)時的閻伯瑾的一篇《黃鶴樓記》脫穎而出。 文中說道:“觀其聳構(gòu)巍峨,高標(biāo)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span> 自此以后,凡是到鄂州任職,或是途徑鄂州的官員文士或“登車送遠”,或“逶迤退公”,都必去鶴樓上宴集聚會。 大歷初年,穆寧被起用任監(jiān)察御史,多次升遷任檢校秘書少監(jiān)兼和州刺史,他治理有政績。繼他而任和州刺史的人憎恨他,用天寶時的舊戶籍核對現(xiàn)存的戶口,以此來誣陷并彈劾穆寧在任時有大量逃戶,因而被貶任為泉州司戶參軍事。兒子穆質(zhì)上訴父親冤情,經(jīng)過三年此案才得以受理?;实巯略t叫御史復(fù)查核實,結(jié)果是實際戶口增加了數(shù)倍。召入朝廷拜授太子右論德。 穆寧本性性情剛毅,為人剛正,頗有氣節(jié),以明經(jīng)進士,不會事奉權(quán)貴,而且剛毅寡合,執(zhí)政者厭惡他,冤情雖然得到申雪,但還是將他安置在閑散官位上。穆寧悶悶不樂,自己感嘆說:“時勢不容納我,我也不會舍身曲從時勢,又憑什么來進取呢!”于是以有病為借口,多次成百天的休假,親友們一再勸說,他這才參加了一次朝會。 德宗在奉天,他前往德宗外出停駐的地方,升任秘書少監(jiān),改任太子右庶子。德宗回到京城,于是他說:“可以實行我的志向了!”隨即辭官返回京都。 穆寧好學(xué),善于教子,家道以嚴格著稱。侍奉孀居的胞姊以友悌聞名。靠著胸襟豁達使身心健康,從不依賴服藥。常常訓(xùn)誡幾個兒子說:“我聽說君子侍奉雙親,以承順父母的心意最為重要,這只是正直之道而已。謹慎而不做諂諛之事,這才是我的志向?!必懺?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overflow-wrap: break-word;">(794)十月去世,時年七十九。有四子:贊、質(zhì)、員、賞。 |
|
來自: 取經(jīng)的兵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