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仕強教授說過,人活一輩子,只是求個晚年安好,求個“好死”而已。 我們這一生拼命賺錢,只是想晚年過得舒服一點而已。我們這一生努力打拼,只是想晚年時的家庭能夠和諧一點罷了。 不論是年輕人也好,還是中年人也罷,都正在為了“晚年”時的生活做準備。不過,為何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活得不幸福呢? 有些老年人錢財頗多,資產(chǎn)豐富,可還是活得不幸福。有些老年人子女在旁,可家庭的氛圍依舊不怎么好。 其實,這一切都得從59歲那年說起。 當人到了59歲那年,其實就會面臨這么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做好“工作”和“退休”的過度。 要知道,工作和退休后的生活,那簡直分隔了兩個世界。有些事兒,需要在工作的時候做,而不能在退休后做。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生活的行為習慣也會不一樣。 一個人的晚年是否幸福,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不過,決定你晚景是否安穩(wěn)的關鍵,是59歲到65歲這6年。 02 59歲到65歲這6年,你會遇到尖銳的親子矛盾。 在中國社會,上了年紀的父母都有這么一個習慣,那就是把“資產(chǎn)”分給孩子,希望孩子能夠過得好一點,也希望孩子能夠養(yǎng)活父母。 尤其是都市里面的老人家,他們一退休就分家產(chǎn)??墒牵@所謂的“分家產(chǎn)”行為,真的合適嗎? 你希望孩子能夠孝敬你,所以你提前把“家產(chǎn)”給了他。你希望家庭能夠少些爭執(zhí),所以你提前分了家產(chǎn),以為解決了家庭的矛盾問題。 其實,這樣的想法都是錯誤的。或者說,都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愿”而已。在這個世上,人心最為不可靠,人心最為難測。 當你用錢財來換取兒女的孝順時,那你只能換來暫時的孝順,而不能換來長久的孝順。 你在59歲或者60歲那年把家產(chǎn)分給了孩子,那你65歲之后又該怎么辦呢?如果孩子不再理會你了,那你又如何是好呢? 這個時候,家庭的矛盾就會出現(xiàn),父母和孩子的爭執(zhí)就會愈演愈烈。這就是“利益”下的塑料親情,根本不堪一擊。 人活一世,與其把錢財交給別人,不如把錢財攥在自己的手中。至少你能活得快樂些,也不用擔驚受怕。 03 59歲到65歲這6年,你會受到家庭問題的影響。 親子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那家庭問題也會隨之出現(xiàn)。因為這兩者并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與親子矛盾相比,整體的家庭矛盾其實更麻煩。特別是老人家的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之后,相信他們就會感覺到何為“晚年”的凄涼。 曾有這么一位老人,他63歲那年就臥病在床,動彈不得。而他的兒女,只照顧了他一年,就沒有了任何的孝心和親情。 那個時候,老人家才感慨,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不僅發(fā)生在別人身上,還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因為這般鐵律,適用于所有人。 在59歲到65歲這個階段的老年人,他們的身體只會越來越差。不過,只要不患大病,那問題就不大。 如果在這六年中患了大病,那65歲之后根本就不用生活。因為生活的質量只會越來越差,而不會越來越好。 試想,哪怕你身為孩子,你也很難完全照顧臥病在床的父母,又何談依賴如今壓力巨大的子孫后輩呢? 晚年的生活,總是無奈。而很多無奈,在59歲那年就出現(xiàn)了。
04 人到晚年,要懂得做好這3個準備。 既然59歲到65歲這6年如此重要,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第一點,那就是不能輕易分家產(chǎn),而是要把錢財攥在自己手中。 也許這么說會讓人感覺到特別自私,可一旦別人背叛了你,或者對你做出了某些不當?shù)氖聝海菦]有錢財?shù)哪憔椭荒苋稳唆~肉了。 做人,還是要現(xiàn)實一點比較好。錢財再冰冷也是忠誠的,而人心再溫暖也都是善變的。 第二點,要懂得搞好家庭的關系,不要讓家庭矛盾頻繁出現(xiàn)。 家庭問題其實最難解決,尤其是親子問題。因為父母和兒女存在著一定的隔閡,有可能你一個不小心,就會得罪你的孩子。 孩子,看似不計較,其實還是會記恨在心中。人,不會因為某某人而改變自己,這是他們的天性所在。 第三點,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在構造美好幸福的未來。 還是那句話,健康比任何的一切都重要。哪怕你的兒女孝順你,也比不上你健康到老。至少健康的老人受兒女尊重,而不健康的老人,容易遭遇“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經(jīng)歷。 身體,就是幸福的基礎。好好地鍛煉,養(yǎng)好生活的習慣,這才是長久的真相。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