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開發(fā)部新來的一名36歲女職員,職位是軟件測試員。 剛從試用期轉正,才過了四天,就宣布——她懷孕了。 她在公司的工作群里公開了這一消息,只有幾名其他部門的同事說了“恭喜”,其他人似乎就當沒看見似的,不吭聲也不回復。 過了一會兒,測試組其他的同事拉了一個小群——當然不包含那名懷孕的女同事。 然后其他測試員在這個秘密的小群里瘋狂開麥: “她剛入職的時候,我就覺得她很心機。” “可不是嗎!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轉正之后宣布自己懷孕。這不是心機是什么?” “我估計,她可能在面試階段就已經(jīng)懷孕了,只是當時不顯懷,她騙過了公司?!?/p> “誰知道!現(xiàn)在還敢生二臺,真有勇氣?!?/p> “咱們測試組本來就夠忙了,接下來一年,她肯定三天兩頭的請假,組長又不可能不批準,就剩咱們幾個人,那么多工作,天天加班到后半夜吧?!?/p> “煩死了!她占著一個員工的名額,但是又做不了太多的工作,那她做不了的那部分,不都要平攤到我們身上了嗎?” “我聽說,老板因為這件事很不高興,把HR罵了一頓,還說以后盡量少招女程序員。” “就是因為有她這種女人存在,才害得全體職場女性受到歧I視!” “惡心!” 那名女同事宣布懷孕的當天,就請假了。說是要去醫(yī)院做檢查。 中午吃飯的時候又聽到了一些八卦,說這名女同事其實也有苦衷。 她老公已經(jīng)八個月沒有工作了,但是家里還有房I貸要還,所以她必須盡快找到工作。 據(jù)她自己說,她入職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懷孕了。 至于為什么決定要生呢,是因為已經(jīng)生了一個女兒,她也很想再要一個小孩,看看能不能拼個兒子。 婆家那邊已經(jīng)催了好幾年了,全家的壓力都集中在她身上,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她也知道自己這個舉動會惹來同事的反感,公司的不待見。 說不定幾個月之后,休完產(chǎn)假回來可能工作就被邊緣化了,但她仍然決定這樣做。 聽完這些八卦之后,許多女同事也唏噓感嘆,反正不管怎么說,女人就是苦,苦的都是女人,特別是現(xiàn)在八零后的三十多歲女人。 三十歲左右的八零后女性,有哪些辛苦和悲哀是不為人知的呢? 第一,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女人都是“背鍋俠”。 社會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審視女性是否多方位地滿足“完美人設”。 所以,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總能從女人身上挑出點毛病來——這也難怪,怎么可能有百分百完美的人? 尤其是中年女性,社會的要求就更高了。 你的婚姻要幸福美滿,琴瑟和鳴; 教育出的孩子要聰明優(yōu)秀,知書達理; 女人自己要有姣好的身材和容顏; 自身的事業(yè)和經(jīng)濟還要獨立,不能當手心向上的家庭主婦…… 以上幾個方面,少了一項就會被認為是失敗。 如果發(fā)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社會總是能在女人身上找出錯誤。 如果老公找小三了,別人會問:“你作為妻子難道就沒有任何問題嗎?你關心老公了嗎?你保持身材了嗎?你是不是整天蓬頭垢面?誰看你不鬧心?” 如果孩子不學習了,別人會問:“你怎么當媽?怎么別人就能把小孩教育得那么出色,你就不行?” 如果你是家庭主婦,不賺錢養(yǎng)家,別人嘲笑:“寄生蟲?!?/p> 如果你是職業(yè)女性,工作太忙顧不上家,別人揶揄:“這種人干嘛要結婚?” 可是,社會對男人的要求,有這么多、這么高、這么復雜嗎? 第二,“比上不足,比下也沒有余”。 有人說:“三十歲是女人最好的年紀。” 或許某種程度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 與其說是最好的年紀,倒不如說是最尷尬的年紀。 職場的三十歲女性,要跟單位里二十幾歲的小姑娘拼顏值,要跟四十幾歲的女人拼財力,哪邊都拼不過! 第三,人生沒有方向感。 在女性的成長歷程中,有人不斷地規(guī)訓和灌輸: “作為女人,你要為了父母而活,為了丈夫孩子而活,要多掙錢才能在家庭里有話語權,要照顧家庭才符合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身份……” 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她:你是女兒、妻子、兒媳、母親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 ![]() 但是,那些真正活出自己風采的,卻普遍要遭遇來自周遭目光敵意的審視: “大齡【?!颗?,三十多歲,真可悲。賺那么多錢有啥用?” “女人最終還是要結婚的,一把年紀了孤孤單單,還不趕緊嫁人?等到人老珠黃更沒人要了?!?/p> 這個社會一直在暗示女人: 你最好的歸宿就是“有人要”,如果沒人要,事業(yè)再成功也白搭。 ![]() 然而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這種老朽的思想漸漸被女性所摒棄。 可是從小受到的那些規(guī)訓,卻還殘留在女人心中。 在每一個為了選擇而掙扎糾結的夜晚,找不到方向的女人宛如在深夜的海上航行,不知道哪個方向才是正確的選擇。 ![]() 討論 三十多歲的女人,是現(xiàn)在社會上最辛苦的一群人,這個觀點你怎么看? 歡迎評論區(qū)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