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余華寫的《活著》,看過的讀者想必有一個共同的感覺,要多虐心就有多虐心,這般令人淚崩的筆伐真是罕見,那么作者余華是怎么做到的呢? 1,虐心 虐心大家都知道,可惜人之初性本善。又有幾個人愿意給人看一些虐到淚崩的文字呢,或許想那樣做,但修為未到,也寫不出。 感人的文章必然是好文章,但好文章不限于感人的文章。很多世界上平白直敘的大師-契科夫、卡夫卡等,都擅長從簡潔的敘述中卡準讀者的脈絡與喜好,一步一步帶進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跳來跳去的女人》和《變形記》。 中國作家余華在這方面似乎更能直觀的教大家,一口氣、行云流水將悲痛進行到底,《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相似,不容讀者翻開后沒有興趣,讀了幾段后,一部厚厚的書你就無需再用書簽了,你會和作者一樣沉到令人窒息,感人肺腑的小說里。 有人說過,要想寫出感人的文章,就要學會虐心,像虐狗那般,不住的往人物身上施加棍棒,直到精致的五官變得和地溝油一樣沆瀣一氣、飽滿的身姿骨瘦如柴、富足的精神萬念俱灰。 2,殘酷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寫的,海明威被譽為美國的硬漢作家,這本書在1953年先獲得普利策獎,次年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書中的老漁人較別的漁人一半天就能收獲到很多魚來說,他已經(jīng)漂流海上84天,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打漁人,一個乘著木頭般的小舟漂洋過海將近三個月都沒有釣到魚,這不是去海上旅游去了嘛。 不是,他是為了生計,也是為了多日沒有收獲,而有些氣急敗壞的出海,可是一出海就失去了淺海般的熟悉,洋流將他帶到陌生的地方,地球占將近三分之二的部分都是大海,大海恐怖的威力和無邊的未知,除了地質(zhì)專家,漁人最清楚。因為他們常常喪命于此,然而地質(zhì)專家不會喪命于此。 老漁人沒有任何希望般釣到了一條魚,希望重回,黑夜的大海寒冷而又孤獨,除了一望無際的水就是頭頂上永遠不會消去的鍋蓋般的天空,大馬林魚成了讓老漁人重回英雄時代的賭注,眼下它就在釣鉤上,搞定它,就像在戰(zhàn)爭中弄死瘋狂野蠻和殺紅了眼的敵人一樣。 老人拿平生最穩(wěn)妥的迂回戰(zhàn)術把大馬林魚制服,可以回家給小男孩賣弄一番了,即便年齡大了,老的一塌糊涂也要蹦蹦跳跳一回??墒酋忯~來了,聞見大馬林魚的血腥味道,就像西門慶看見剛打開窗子將陽光灑進屋子的潘金蓮,也像蚊子盯著血一樣。 鯊魚把老人制服了。老人領著一副魚骨回去了,白色的魚骨比他的船身還要長…… 3,感人肺腑 余華在《活著》里勾勒的故事,比老漁人的更慘,福貴是個富人,但這是以前,后來賭博,被沈先生和龍二一起……一夜回到解放前。福貴被國民黨帶到戰(zhàn)場上,幾番戰(zhàn)斗后被我軍拿下,發(fā)了盤纏,饅頭管飽,和春生一起回各自的家。福貴一走就是幾年,女兒鳳霞因發(fā)高燒沒有及時就醫(yī)變成啞巴,不過一家的頂梁柱回來啦,再苦再難也是幸福。 貧賤夫妻百事哀,但福貴和家珍改寫了這句真正的俗語,變成了貧賤夫妻百日恩,一切都從長計議。 小哀小衰在家里默默無聞的上演,啞巴鳳霞懂事,不說話也隱藏不了她的早熟,家里的負擔,小小的鳳霞光嫌分擔的少,早早就下學,機會給弟弟。 弟弟有慶跑步十幾里地去上學,從來都是不穿鞋,就是怕把娘好不容易做的鞋子穿壞穿破,真是窮人家的孩子爭氣,上進,有慶因為常年跑步上學,鍛煉出半個運動員。因為體質(zhì)好,干什么都積極,給校長的夫人輸血時,照樣堅定到最后一刻,最后一刻也就是他身上的血被抽光了,不得已人身上沒血,站不住啊,就倒下了,倒下沒再起來。 家珍早幾年前就因為操勞和生孩子而小病不斷,慢性病也不再慢,人到中年,疾病也如日中天,福貴瞞著家珍把小不點的有慶埋了,北風呼嘯,黑夜里有慶墳頭上的大樹猛烈搖曳著,家珍早已預感,只是沒有明說,夫妻都在“自作聰明”,一舉想將這個漏洞掩蓋著,可是屬于地獄的悲痛怎能被輕易耍弄。 不久家珍帶著各種無法挽留的余痛離去。 鳳霞生孩子,難產(chǎn)也走了。 女婿二喜工地上干活,被兩塊噸重的預制板夾住,臨去之際叫了一聲“苦根”,在路邊玩耍的苦根聽到了來自幾十里外的爸爸的呼喚,回頭看了看。 苦根吃豆子,吃多了,福貴從地里回來一看,撐得要命了,本來想著這孩子感冒了,就不讓他下地了,可憐他沒吃過好東西,今年田里剛收的豆子,正新鮮。 如你所見,這就是感人的文章,余華寫的時候甚至連大氣都沒有出一下,讀者卻泣涕皆下。法國《國際報》評論余華;既是司湯達也是海明威,美國報刊說余華寫下了窮苦人的《約伯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