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氣湯 【正宗配方組成劑量】玄參30克,麥冬24克(連心),細生地24克,大黃9克,芒硝5克。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方歌速記歌訣】 增液承氣參地冬,更加硝黃力量雄; 熱結(jié)津虧大便秘,滋陰瀉下腸自通。 【功用】滋陰增液,泄熱通便。 【主治】陽明熱結(jié),陰液虧損,燥屎不行,下之不通。癥見身熱腹?jié)M,便秘,口干唇裂,舌質(zhì)紅絳,舌苔焦燥,脈沉細。 【方論】溫病熱結(jié)陰虧,燥屎不行者,下法宜慎,此乃津液不足,無水舟停,間服增液湯,即有增水行舟之效,再不下者,然后再與增液承氣湯緩緩服之,增液通便,邪正兼顧。本方即增液湯加硝、黃而成。取增液湯之玄參、生地、麥冬以滋養(yǎng)陰液,潤腸通便,更用大黃、芒硝瀉熱軟堅,攻下腑實。合為滋陰增液,泄熱通便之劑,使陰液來復,熱結(jié)俱除,自然邪去正安。 【醫(yī)論】溫熱病邪,最易傷津耗液。邪熱人里,熱盛傷津,熱結(jié)腸胃,津液不足,燥屎不行,即所謂“無水舟?!?;邪熱無出處,則陰愈傷,陰愈傷則熱更甚津液漸竭,故雖下之亦不通,形成熱結(jié)胃腸,陰液虧虛,燥屎不行,正虛邪實之證。陽明腑實,熱邪內(nèi)結(jié),則腹?jié)M便秘;陰液虧損則咽干燥;腑實陰傷則脈沉細。吳鞠通認為:陽明溫病下之不通,應掌握如下要點:陽明溫病在運用下法以后,大便依然不通,這是因為陽明大熱,津液枯涸,好比無水舟停,結(jié)糞不能暢通,可以先取增液湯,則大便當自下;如果因腑氣燥熱太甚,服增液湯后,大便仍然不通的,可以在增液湯內(nèi)加人大黃、芒硝,緩緩與服。此方名增液承氣湯,既能養(yǎng)陰,又下熱結(jié),吳氏稱為“氣血合治法”。吳鞠通所說“無水舟?!庇米剃帩櫮c法,是“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 因其津虧,不任苦寒攻下,所以“無腑實證,只可與增液,不可與承氣,”若津虧而見腑實,癥見便秘口干,唇裂舌黑干燥,或陽明下證復現(xiàn),脈不甚沉或沉而無力,此即所謂“土燥水干”,服了增液湯后,經(jīng)過一晝夜的觀察,如果大便仍然不下,這說明胃腸熱結(jié)未除,還需復合調(diào)胃承氣湯微和胃氣,若單予增液滋陰,亦不濟于事。 吳氏增液承氣湯是為溫病熱結(jié)陰虧,燥屎不行而設,后世詳注不多。綜其所說,大致是治溫病熱結(jié)陰虧,大便秘結(jié)之良方,其方中邪正兼顧,滋陰攻下的治法,為溫病治療一大法門。后人可根據(jù)燥熱與津傷的偏重情況或主以增液湯,或主以承氣湯,當靈活運用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