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 起 由毓慧老師撰寫的專欄《慧·見》(共100期)已經(jīng)和大家告別好幾個(gè)月了,一些熱心印友總是戀戀不舍,希望有機(jī)會能再看到毓慧老師的文字。經(jīng)過金石君反復(fù)努力,毓慧老師終于同意再開專欄,繼續(xù)和大家一起交流印道。新的欄目名為《慧·讀》,兩周一更,主要分享毓慧老師的讀印心得,試圖從方寸之間的印文或邊款,去探尋作者創(chuàng)作的根源及背后的故事,從而拓寬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鑒賞能力。如毓慧老師所言:“讀方寸印,觀自在心。”,就讓我們一起用“心”和“眼”去尋找方寸之間的大美吧! ——金石君 第 54 期 作者其他精選好文 ⊙慧·讀(002):一味黑時(shí)猶有骨,十分紅處便成灰 ⊙慧·讀(003):三人三事三十三年——話說吳讓之的一方三面印 ⊙慧·讀(006):人生有窮達(dá),“硬核”德行千年不變 ⊙慧·讀(010):從一幅畫到一方印,“綠肥紅瘦”用了七百年 ⊙慧·讀(011):索印,也不是那么容易 ——“意與古會”背后的故事 ⊙慧·讀(012):與“汪氏八分”“壹齋書畫”同行,尋蹤讓翁故里 ⊙慧·讀(013):思念依然綿綿無絕期——吳讓之的與汪鋆的忘年之交 ⊙慧·讀(026):兩方驚世的“二金蝶堂”,兩種美學(xué)觀的碰撞 ⊙慧·讀(039):精心刻制的十二方印被人磨掉,試問齊白石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關(guān)注毓慧老師個(gè)人公眾號 “遇見毓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