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起古代著名的詩人有哪些,我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李白、杜甫,畢竟他們的名聲實在是太響亮了,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圣”,而敢稱為“仙”和“圣”的人,其才華是不容小覷的。當然了,他們也給后人留下了不少的詩詞作品。如果叫我們背某個詩人的詩,我們還都不一定記得,但要是他們倆的詩,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張口就來,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者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等,總之,李杜兩人在我們大部分中國人心中,地位還是很高的。 那么,如果你要問,他們是靠什么“紅”起來的呢?那肯定是靠他們朗朗上口,飽含深情的詩作,當然了,某些程度上還得益于他們詩作的數(shù)量。簡單來說,他們的詩作不僅意味深長,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大部分優(yōu)秀的詩作都被保存了下來,所以我們才會對他們有這么深的印象。 但是,在古代有沒有某一個大詩人,作品很少,卻也能名垂千古呢? 當然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個“奇葩”的詩人! 此人就是——張若虛。我把張若虛稱做是中國古代“最懶”的詩人,為什么呢?因為他只給我們留下了兩首詩。當然了,請別誤會,筆者說他“懶”主要針對的是作品數(shù)量,并不是他這個人。再者,他的“懶”和其詩作也沒有什么必然的關(guān)系,這一點請大家要注意。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張若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詩人,為什么能靠這兩首詩“名垂千古”的? 說起張若虛,可以說是一個很“隱秘”的人物,歷史上關(guān)于他的記載很少,《全唐詩》里面,關(guān)于他的介紹也就只有26個字,他的字號,我們都一無所知,我們只知道他是初唐詩人,并且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那么他出名的詩作是哪兩首呢?一首是《春江花月夜》,一首則是《代答閨夢還》。第二首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是第一首我們就不會感到陌生了。 張若虛的詩作細膩而溫和,并且飽含深情,就拿他的《春江花月夜》來說吧,其詩沿用了陳隋樂府舊題,寫出了真摯動人的離別之情且又帶有深層的哲理意味。全詩語言優(yōu)美,韻律宛轉(zhuǎn)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所以有言稱《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