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頂峰,市民文化非常發(fā)達,于是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在這一時期異常繁榮,涌現出一批輝耀古今的大書畫家和經典的傳世作品?,F在就來欣賞一下這些作品吧。 張擇端字正道,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等。 金明池爭標圖 北宋 張擇端 圖繪金明池及岸邊的景物和人物。由畫面下部“池門”入園,以界畫手法分別細致描繪了“臨水殿”、“寶津樓”、“欞星門”、“仙橋”、“五殿”、“奧屋”等主要建筑物。畫面中各龍舟左突右進的空間安排,營造出爭標的激烈、刺激與緊張氣氛?!跋蓸颉庇蚁路降摹八堋?、“水秋千”、“樂船”的描繪則將宋代的水上百戲表演呈現在觀者面前。圖中人物眾多,雖微小如蟻,但仔細觀察,人物比例恰當,姿態(tài)各異,神態(tài)生動。 李嵩是李從訓的養(yǎng)子,他畫過許多表現下層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其以貨郎為題材,創(chuàng)作過多幅貨郎圖。存世作品有《貨郎圖》,《市擔嬰戲圖》,《骷髏幻戲圖》,《畫闌游賞圖》,《豐年民樂圖》等。 市擔嬰戲圖 南宋 李嵩 圖繪老貨郎擔著琳瑯滿目的百貨,婦女、孩童蜂擁而來的情景。貨郎擔分為六層,各式物品、食物、玩具應有盡有。其次以文字為標記的貨品,如“仙經”、“文字”、“山東黃米酒”、“酸醋”等。 貨郎圖 其一 南宋 李嵩 圖繪一位樸實和氣的農村貨郎,擔上商品充盈,頭上和身上也插掛著各種物件。此畫的畫法比較寫實,生動地表現畫中人物間的情緒和互相關系。 貨郎圖 其二 南宋 李嵩 圖中貨郎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著,擔上的物品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一婦人從右側攜帶四個孩童入畫,抱一個,牽一個,拽衣服的一個,最大的孩子袒胸著短褲,似乎迫不及待的去貨擔那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 蘇漢臣活動于兩宋之際,工畫道釋、人物臻妙,尤善嬰孩,所畫貨郎圖,描畫精細,貨物繁頤,更為突出。存世作品有《貨郎圖》,《冬日嬰戲圖》,《秋庭戲嬰圖》,《侲童傀儡圖》,《賣漿圖》等。 侲童傀儡圖 南宋 蘇漢臣 “傀儡戲”在宋代即為木偶戲,亦是兒童玩具。圖繪庭院周邊,湖石聳立,花木綻放,一空地處三名表演“杖頭傀儡”的兒童;一人操持傀儡為戲,一人擊鼓,一人觀看,童趣十足。 貨郎圖 南宋 蘇漢臣 圖中貨郎推著琳瑯滿目的貨物車子停在庭院中,車子上各類玩具、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孩子們圍著貨車歡樂玩耍。本幅以重色繪人物、貨物、也表達孩子們看到貨郎時的節(jié)日般的喜悅之情。 五瑞圖 南宋 蘇漢臣 本圖畫竹院芍藥,五童子聚戲行大儺舞,或涂面,或戴面具,或播鼓,耳掛環(huán),手川釧,繡袴文襠。大儺原為古代驅邪的習俗,后演變?yōu)橐环N民間娛樂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