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漂讀書日記 ,作者蘇益 紅色魔爪肉豆蔻 “亭亭裊裊十三余,豆蔻年華二月初”,杜牧做夢也想不到,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成了他耍流氓的證據(jù)。 “杜牧你個流氓”這個梗源自網(wǎng)上有一個關(guān)于肉豆蔻的圖片: ![]() 其實,這純粹是個烏龍事件。 這其實是把肉豆蔻。附會到了“豆蔻年華”中的“豆蔻”上。 圖中的肉豆蔻是肉豆蔻科肉豆蔻屬常綠喬木植物。 ![]() 杜牧“豆蔻梢頭二月初”,詩中的豆蔻其實指的是姜科山姜屬的植物,豆蔻和肉豆蔻,一字之差壓根不是一個東西。人家豆蔻的花苞長上圖這樣。 這里杜牧是把十二三歲的少女形容為豆蔻梢頭嬌嫩欲滴的白色花苞。沒有什么問題。 ![]() 不過,肉豆蔻這個名字確實來源于“豆蔻”,可能因為肉豆蔻的味道與豆蔻類似吧。 肉豆蔻種子的外面包裹了一層條狀的紅色假皮,這種過于艷麗的顏色,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所以肉豆蔻又被稱為“紅色魔爪”。 ![]() 這種果實的確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魔性,它在無意中改變了貿(mào)易形態(tài),甚至推動了歷史進程。 其實肉豆蔻最主要的功用是做成香料。這種香料在東南亞非常常用,中國在很早就開始使用肉豆蔻。著名的十三香里就有一味是肉豆蔻,但在東方“紅色魔爪”并沒有展現(xiàn)魔力,直到阿拉伯人把它帶到歐洲,肉豆蔻才開始走上改變歷史的舞臺。 ![]() 在傳到西方之后,歐洲人不僅僅用它做菜腌肉,還研發(fā)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甜品、藥劑。 肉豆蔻被西方人認(rèn)為有各種神奇的功效。 倫敦的一流醫(yī)生愈加地夸大其詞,他們認(rèn)為它可以治療從鼠疫到“血痢”的一系列疾病,這兩種病都是倫敦的常客……——[英] 賈爾斯·米爾頓《改變歷史的香料商人》 倫敦有一個叫博爾德的上流人士,他長期食用肉豆蔻,最后竟然縱欲而死。 其他的倫敦貴族們利用了博爾德的不幸。 他們開始宣稱肉豆蔻不僅可以治療鼠疫,還是一種強效的催欲劑。肉豆蔻價格飆升。 在十六世紀(jì)初的倫敦,一小袋肉豆蔻的價值,可以讓一個普通人快活地過一輩子。 ![]() 來自于香料的巨大利益誘惑,迫使歐洲人出海遠(yuǎn)洋,尋找神秘的肉豆蔻原產(chǎn)地。 由此,地理大發(fā)現(xiàn),大航海時代終于到來。 海航是要玩命的 肉豆蔻唯一原產(chǎn)地在摩鹿加群島(今屬于印度尼西亞),因此也被稱為“香料群島”。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歐洲的香料都依賴在印度洋上航行的阿拉伯商人輾轉(zhuǎn)輸入。 隨著基督教國家和伊斯蘭教國家之間的敵對關(guān)系日漸嚴(yán)峻,陸上的貿(mào)易通路幾乎斷絕,海上貿(mào)易又壟斷在葡萄牙人手中,香料的價格堪比黃金。 ![]() 玩過“大航海時代”的都知道,肉豆蔻可以說是玩家的賺錢利器。 歷史上也是如此,為了肉豆蔻,歐洲人開始尋找前往肉豆蔻原產(chǎn)地的新航線,這也是促使世界連為一體的大航海時代的開端。 但就算是在今天,跨洋航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何況是在400多年前,那時候的航海冒險完全是在賭命。 ![]() 在《改變歷史的香料商人》中提到這一時期的英國商人會準(zhǔn)備充足的物資。 而這些物資中,有些是我們能夠想到的必備品,有些則古古怪怪。 那么--下列物品中哪些不是商人出航時會帶著的東西? A鏡子 B咸魚 C蜂蜜 D烈酒 E眼鏡 F鴕鳥羽毛 G。生鐵 H都會帶上! 答案是H,航海家不做選擇,能帶的都帶上。 ![]() 書中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張清單,這個清單里包括: 16個月的面包,每月按30天計:平均每人24磅,共150噸14磅1714英擔(dān)1,價值1028鎊8先令。 4個月的伙食,每人每月30磅:共30噸224磅535英擔(dān),價值267鎊17先令4便士。 4個月的啤酒,每人每天一瓶,總重不計漏掉的80加侖2共3萬加侖,重170噸,價值510鎊。 8個月的蘋果酒,按以前的用量每天1夸脫3:共3萬加侖,重170噸,價值680鎊。 8個月的葡萄酒,按以前的允許量每天1品脫 共1.5萬加侖,重80噸,價值960鎊。 4個月的牛肉,每人每天1磅:共538英擔(dān)2夸脫,重30噸14磅,價值428鎊10先令。 10個月的豬肉,每人每天1/2磅:共669英擔(dān)2夸脫,重40噸16磅,價值669鎊12先令6便士。 …… ![]() 清單還可以繼續(xù)往下列…… 即便如此,在浩瀚的大洋上航行,還要面對不適的氣候、極端的天氣、未知的海洋生物、不懷好意的土著、船隊中的叛亂、其他國家的海盜船,還有最可怕的壞血病。 在香料競賽中,幾乎每艘船上都有一半人死于壞血病。 在一次由航海家蘭開斯特帶隊的航行中,他偶然發(fā)現(xiàn)服用檸檬汁可以保持健康。然而這個發(fā)現(xiàn)并沒有被推廣開來。 直到150年后,1753年,蘇格蘭海軍軍醫(yī)詹姆斯·林德發(fā)現(xiàn)這種病與飲食有關(guān)。 ![]() 在探險家?guī)炜舜L的佐證下,確認(rèn)飲用橘子汁、檸檬汁,可治療和預(yù)防壞血病。 當(dāng)九死一生的人們發(fā)現(xiàn),在香料群島3000英鎊買的肉豆蔻,轉(zhuǎn)手可以在倫敦賣出36000英鎊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下一次冒險之中。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不足以撼動人們的欲望。 ![]() 瘋狂的香料競賽 香料競賽最先在葡萄牙、西班牙和威尼斯展開。 西班牙派出的冒險家最為知名。 ![]() 麥哲倫終于來到了肉豆蔻的產(chǎn)地——摩鹿加群島,歐洲人也叫它香料群島。 不過麥哲倫本人并沒能享受這次冒險帶來的巨大利益,他在菲律賓卷入了土著部落之間的沖突,喪命于此。 西班牙開辟了新航路,葡萄牙卻后來居上占領(lǐng)了霍爾木茲、果阿、馬六甲等戰(zhàn)略要地,基本壟斷了印度洋的香料貿(mào)易。 ![]() 16世紀(jì)西歐香料貿(mào)易主要是葡萄牙的香料貿(mào)易與威尼斯利凡特貿(mào)易的擂臺賽。 威尼斯的香料貿(mào)易幾近崩潰。1496—1498年,威尼斯每年從亞歷山大里亞進口香料1060—1200噸,從貝魯特進口270—420噸,但1501—1506年從兩地的年均進口量分別降至335噸、45噸。1504年,利凡特的港口已經(jīng)無香料可裝了?!倭蠀R《從葡萄牙看懂16世紀(jì)的亞歐香料貿(mào)易》 ![]() 在第一階段,葡萄牙完勝西班牙、威尼斯。 自1551年年末,葡萄牙人的小船隊登上香料群島的消息傳來,打破了4個多世紀(jì)以來威尼斯的海上壟斷,也導(dǎo)致了隨之而來第二階段“香料競賽。 英國、荷蘭,紛紛派遣冒險家和遠(yuǎn)洋船隊,去奪取葡萄牙控制的香料產(chǎn)地,搶占未被發(fā)現(xiàn)的新大陸。 ![]() 我們可以看一下,在英國、荷蘭參與香料競賽的前十年里,誰占了上風(fēng)。 在十年里,英國成立了英屬東印度公司,派遣過3支船隊(其中包括蘭開斯特的首航),船只數(shù)量達(dá)到了12艘,其中成功返航的只有8艘。 出航的1200人中,有800人死于壞血病、傷寒、血痢等疾病,兩位船長喪生。只有一艘船成功抵達(dá)了遙遠(yuǎn)的班達(dá)群島。 ![]() 世界上第一家上市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 此時荷蘭也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上市公司,對后世商業(yè)貿(mào)易形式有極大影響。但是,也給東方世界帶來了不少災(zāi)難,荷蘭、西班牙侵占臺灣島,也是在這一時期。 即使不算豪特曼的首航(因為這個孫子首航就對香料群島上的土著進行了屠殺),之后荷蘭東印度公司又派出了14支船隊,總計65艘船。 ![]() 英國荷蘭的輪番挑戰(zhàn),讓葡萄牙丟了馬六甲、霍爾木茲、錫蘭等重要據(jù)點。 在第二階段的香料競賽中,可以說荷蘭完勝了葡萄牙和英國。真正壟斷了17世紀(jì)香料貿(mào)易。 1621年初,荷蘭將64285英擔(dān)胡椒運到歐洲。此后,進口額繼續(xù)增加,價格比葡萄牙壟斷時降低了30%~40%,這足以擊垮葡萄牙各個港口的香料貿(mào)易。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香料群島開辟了大量的香料種植園以供應(yīng)歐洲市場,從中賺得盆滿缽盈。 ![]() 肉豆蔻的產(chǎn)地——香料群島。在不到100年(1557左右-1640左右)的時間里,走馬燈一樣被輪番統(tǒng)治。 這里的統(tǒng)治者由西班牙人換成葡萄牙人,又被英國人攪局,最終換成了荷蘭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香料群島一直都在西方勢力的控制之下。 不過丁香、肉豆蔻、胡椒,這些香料的種植方法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機密。 對有心人來說搞到種子也不難。 ![]() 到了1775年,英國在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開發(fā)了新的香料種植產(chǎn)業(yè),肉豆蔻的價格這才開始下跌,荷蘭“海上馬車夫”的地位隨之沒落。 峰回路轉(zhuǎn),香料群島又變得默默無聞了。 尾聲 在《改變歷史的香料商人》中寫到,1602年,當(dāng)蘭開斯特的船隊到達(dá)萬丹,受到了萬丹國王的熱情接待。 在這里,蘭開斯特的香料買賣持續(xù)了五周,直到船上再也放不下任何一顆胡椒。 當(dāng)?shù)氐膱D書十分好奇,他們不知道英國人為什么需要這么多胡椒,苦思冥想之后一致認(rèn)為,一定是英國人住的房子太冷了,必須在墻上涂滿胡椒等香料來產(chǎn)生熱量。 當(dāng)西方的船隊開到這里時,誰都不會想到,未來幾百年的人類進程,都會因此而改變。 而香料群島上,一棵棵肉豆蔻樹,在默默地看著發(fā)生的一切,靜靜地等待歷史的變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