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海癌癥研究所:每多增加 斤,年老后死亡風險增加 10% 英格拉姆癌癥中心的 GuochongJia WeiZheng 聯(lián)合上海癌癥研究所 的科研人員, 就上海人肥胖與死亡風險進行研究。該研究發(fā)布 JAMANetworkOpen 雜志上,數(shù)據(jù)采集于 上海 48377 名女性和 35989 名男性。 分析發(fā)現(xiàn), 從成年早期到中年, 體重每多增加 5kg BMI 超過 ,與男性和女性晚年全因死亡風險升高 14% ,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 26% 23% 相關。 肥胖的危害 ——傷遍全身 肥胖不僅影響人的外在形象,還會破壞人體的內(nèi)部環(huán)境。 1、 心臟 肥胖 是脂肪堆積所致,而脂肪可以遍布全身,包括心臟。當心臟被一層厚厚的白色脂肪包裹,就 會影響心臟輸送血液和養(yǎng)分的能力 ,很可能引起 缺血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猝死 等發(fā)生。 2、 肥胖 腎臟 疾病的 “元兇”之一 過多的脂肪可破壞腎小球過濾屏障, 導致蛋白超濾,容易引起腎病。 3、 脂肪肝 就是肥胖引起肝臟最典型的肝病 有研究證實, 體重指數(shù)每增加 ,肝臟的老化程度就會比體重正常的人增加 3.3倍 、卵巢 超重對 女性 的影響涉及孕育下一代。孕前肥胖 會影響 女性的正常排 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兒早期發(fā)育 。倘若內(nèi)分泌失調(diào),還 容易患多囊卵巢綜合征,造成不孕。 二、太胖會短命,但是體重太瘦也不好 肥胖是一種疾病,而 “骨感”也不見得是好事。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曾青山醫(yī)生 提醒, 消瘦會導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對健康的傷害 不亞于肥胖 1、 胃下垂 內(nèi)臟器官是需要韌帶及一定的肌肉、脂肪去支撐。 當人體過瘦時,身體內(nèi)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導致固定胃部的韌帶及肌肉無力支撐 ,整個胃的生理位置就會降低,引發(fā)胃部下垂。 2、 子宮脫垂 女性的子宮也是同理,子宮的生理位置需要足夠量的脂肪保護(這也是為什么女性的下腹普遍比男性容易胖), 一旦過瘦,子宮失去支撐,就會引起子宮脫垂, 嚴重者還可能感染宮頸口。 3、 不孕 想要達到正常的月經(jīng)周期,是有嚴格 的體脂百分比 要求, 一般 至少要達到 17% ,才能維持 “大姨媽”來訪 這也是健康懷孕、分娩及哺乳的最低脂肪標準。 、骨質(zhì)疏松 身體過瘦的女性髖骨骨折發(fā)生率比標準體重的女性高很多。這是由于過瘦的人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不足,影響鈣與骨結合,無法維持正常的骨密度。 三、問題來了,什么樣的體重最長壽? 過瘦、過胖對于身體而言,屬于兩種極端,容易搭配人體內(nèi)部環(huán)境的平衡。那么,什么樣的體重才是對健康有益的重量? 國際上,常用 BMI 指數(shù) “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標準—— BMI= 體重(千克) 身高(米)2 體重偏低: BMI 18.4 正常范圍: BMI18.4 24.9 超重范圍: BMI25 29.9 肥胖: BMI 歐洲科學家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群體中體重指數(shù)( BMI )和死亡率的關系可以用一條 形曲線來表達。每條曲線的最低點對應該年齡段中死亡率最低的體重指數(shù)。 最終得出: 歲以下 人群, BMI 介于 18.5 24.9 之間,死亡率是較低的 歲以上 人群, BMI 介于 29.9 之間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 BMI 指數(shù)標準(即介于 18.4 24.9 之間)的人群還要低 6%。 由此可見,老年人微胖其實更助益于壽命增長。對于老年人而言,消化吸收功能隨著年齡走向下坡路,過度的忌口、減肥少吃,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而營養(yǎng)不良很可能帶來免疫力下降,導致抗菌、抗病毒能力減弱,最終導致各種疾病 “找上門”。 體重與壽命息息相關,中老年人在關注身體胖瘦的同時,也應正確認識肌肉的重要性。盲目額減肥同樣會影響糖代謝、危害心腦血管、破壞人體免疫,不如學會科學增肌,還有利于消耗熱量,減少脂肪,增強抵抗力,使體格達到維持健康的標準。 參考資料: [1] JAMA 子刊: 來歲就要控制體重!分析超 萬中國人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成年到中年體重每多增加 斤,老了之后死亡風險增加 10% 奇點網(wǎng) .2020-04-21 [2] 《胖紙福音!太瘦原來有這些危害,讓身邊瞎減肥的人看看!》 廣東衛(wèi)生在線 .2018-10-24 [3] 《體重與死亡率的關系被發(fā)現(xiàn)了!原來這樣的體重最長壽,你達標了嗎》 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 .2021-03-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