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喬治·馬丁曾說:“讀書可以經(jīng)歷一千種人生,而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p> 讀書是一種靜心的修行,而閱讀《紅樓夢》更能讓人深刻感受到人生世味。 因為《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書、一場戲,還是一座人間現(xiàn)世的修行道場。 世間滄桑多流轉,千古人事不曾變。 《紅樓夢》中最智慧的三個女人告訴我們:人生在世,口宜守,心宜修,人宜善。 01
余秋雨說:“話語謹慎是修己的第一要事?!?/p>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管住自己的嘴,是自律者最基本的守則。 在榮國府那樣人際關系復雜的環(huán)境里,寶釵以其“出言有尺”的處世之道得到了賈母的認可。 賈母曾當著眾人的面夸寶釵說:“提起姐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p> 賈母喜歡寶釵,正是因為她懂得“守口”。 盡管寶釵出身“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可她并沒有大小姐的脾性,反而處處謹言慎行、講究分寸。 在書中第二十八回,寶玉和寶釵在王夫人處談起黛玉的病,寶玉說只要給他三百六十兩銀子,就能替林妹妹配一料特效丸藥。 王夫人不相信,寶玉便說薛蟠也配過這方子,并請寶釵作證。 可寶釵卻連忙笑著搖手道:“我不知道,也沒聽見,你別叫姨娘問我。” 這正如王熙鳳所說:“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但寶釵絕不是一個冷漠之人,她雖寡言少語,卻總能把話說到人的心坎兒里去。 有一回,黛玉舊疾復發(fā),寶釵前去探望,建議她吃燕窩滋補。 可黛玉卻搖頭嘆息,感慨自己現(xiàn)在是寄人籬下,平日里請醫(yī)熬藥,人參肉桂,已經(jīng)鬧得天翻地覆,如果再有所求,難保不會被人嫌棄。 一碗燕窩在寶釵眼里是平常事,而在黛玉這里,卻有這么多難言之隱。
林語堂說:“話要說得巧,要說得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p> 人這輩子,用兩年學說話,但卻要用一生學閉嘴。 出言有尺,說話有度,才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修行。 寶釵正是憑此,成了榮國府里那個人緣最好的姑娘。 02
說起賈府中最有權勢的女人,那自然非賈母莫屬。 從她嫁入賈府,到成為一家之主,在這五十余載的豪門生活中,想必并非一帆風順。 榮國府里的榮華富貴、勾心斗角,改變了不少的人。作為嫁入賈府的媳婦,刑夫人越來越愚犟,王夫人越來越麻木,可賈母卻越活越通透,越活越有貴氣。 面對來賈府打秋風的劉姥姥,賈母的第一句話便是:“老親家好?” 接著又歡喜異常地說道:“我正想找個老人說說話,這可是緣分到了。” 劉姥姥上來請安,賈母連忙欠身問好,叮囑鳳姐不要欺負她老實就打趣她。 劉姥姥講給她的村中奇聞,她認真傾聽,又吩咐人給劉姥姥的外孫抓瓜果,把自己的菜分給她。 之后又帶她逛園子,讓這位遠道而來的窮人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賓至如歸”。 賈母曾見過接圣駕的排場陣勢,但卻并不因此怠慢這個老嫗遠親。她的每一句問候,都顯得修養(yǎng)十足,沒有半分趾高氣昂,有的只是生而為人的尊重與和善。 如果有人問:土豪和貴族間的區(qū)別是什么? 賈母一定會告訴你——是一種文化教養(yǎng)下的心靈修行。 面對賈府這樣一個大家庭,媳婦熬成婆的賈母卻并不癡迷權力。她把家中事務交給王熙鳳管理,自己則開始享受安逸與休閑。 后來在面對抄家時,家人們大都呼天搶地、悲痛不已,可賈母卻沒有絲毫抱怨。她只是默默拿出自己積攢的“棺材本”分給子孫,而后又竭力安排好下人去處。 “枉將財帛為根蒂,豈容人力敵天時?!?/p> 經(jīng)歷過榮華富貴,遭遇過家破人亡,卻依舊保持一顆淡然之心,這便是賈母心靈修行的成果。 曾國藩說:“自修之道,莫難于心?!?/p> 物隨心轉,境由心生。 修行,修行,修的就是一種豁達心態(tài),行的就是一種淡然心境。 03
正所謂,善良一時易,善良一世難。 劉姥姥本是《紅樓夢》里的一個配角,但她身上的善良讓她散發(fā)出了超越主角的光輝。 她本是一個鄉(xiāng)下貧農(nóng)出身的老嫗,只靠兩畝薄田度日。眼看著快要揭不開鍋的時候,靠著八竿子才打著的關系來到了賈府。 她飽受生活之苦,心中卻不存惡意。 賈府仆人周瑞家的是她舊相識,想起從前劉姥姥的好,心中過意不去,便出力為她引見鳳姐。 幸運的是,她得到了王熙鳳二十兩銀子的饋贈。這些銀子對于王熙鳳來說,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可對生活拮據(jù)的劉姥姥來說可謂雪中送炭。 平白地受了鳳姐的接濟,劉姥姥感激在心,在度過艱難之后,主動送上自己最好的東西:第一批新鮮瓜果。 鳳姐的女兒體弱多病,劉姥姥更知無不言,又是拜花神,又是起名字,引得鳳姐佩服道:“到底是你們有年紀的人經(jīng)歷的多?!?/p> 面對富有的賈府,劉姥姥沒有生出一絲一毫妒忌,反而盡自己所能,將歡笑帶給眾人,把生活經(jīng)驗傳授于鳳姐。 賈府傾覆之際,親朋好友都避之不及,只有劉姥姥聞訊大哭一場,又冒著風險趕去賈府,救巧姐于水火之中。 劉姥姥沒有豐厚的財物,銀錢上曾一度受恩于賈府,但面對眾人,她自有一股熱情。這般發(fā)自靈魂深處的慷慨,比金銀財寶更加可貴。 古人說:“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p>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選擇與人為善,便是善待自己。 04 寶釵言語有度,談吐有致;賈母心有貴氣,瀟灑通達;劉姥姥位卑品高,以善為先。 一如歐陽修所說:“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p> 人生這場修行,就是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凡有所成就之人,必定口有所守,心有所修,人有所善。 與諸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