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 星期六 晴 學生們過春節(jié)的情緒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達到高潮,隨著《金蛇狂舞》的音樂,在烈烈寒風中狂奔,老師的體力也在這一天消耗殆盡。回家后,從傍晚7點半一直無間斷地睡到早上7點半,從未有過的睡眠成就感。 有不少老師打聽龍從哪里來?這是多年前在網(wǎng)上訂購的,記得當時,把購買一條龍的想法與學生們分享后,得到學生們的一致響應;因為龍的價格不菲,于是開始眾籌,很快就籌集到了買龍的資金。幾個星期后,當兩整箱來自中國的巨型包裹運達我的教室時,整個班都沸騰了!幾位學生很快就將龍拼接成功。 在買這條龍之前,我也曾與學生們自制過一條龍。記得,當時的學生非常頑皮,課堂紀律很不好。一天,我突發(fā)奇想,既然學生們都喜歡中國龍,何不讓他們動動手制作一條龍呢? 那時,好像也沒有什么YouTube視頻來教你做龍,全憑借自己小時候的印象以及學生們的想象力,先與幾位擅長美術(shù)的學生開始畫圖設計,然后分頭找來所需要的材料:紙板箱、竹竿、布匹、紙張等,最后分工合作:一組學生制作龍頭,一組學生縫制龍身,一組學生裁剪龍鱗。等到每一組完工后,我們就將龍頭和龍身連接在一起,龍鱗縫到龍身上,最后將竹竿與紙箱伸到龍身下,一聲“起”,六個學生就可以舉著龍去游行了。 整個制作過程歷時一個星期,平時常有學生遲到早退曠課,那個星期里學生出勤率為100%!這條龍成了當年全校文藝匯演的大明星。 大學同學看了我和學生們的元宵節(jié)后,“控訴”我是另一形式的拉仇恨:在元宵節(jié)的故鄉(xiāng),已經(jīng)沒有燈籠、沒有燈謎、沒有舞龍.....甚至沒有親人的團聚。扎燈籠、打燈籠、拼燈籠更是早已成了久遠的記憶。 我很困惑,因為我還與學生渲染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月圓之夜,元宵飄香,酒足飯飽之后,上街;街上掛滿了紅燈籠,燈籠下有燈謎,熙熙攘攘的猜謎人群中,少男少女一見鐘情......羅曼蒂克到學生直流口水了,難道現(xiàn)在不是這樣的景象嗎? 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可不能將這些民俗拋棄啊,總不能以后到穿越劇里或是上美國來尋找年俗和年味吧~ 學生們在猜燈謎 難得一個休息日,又是一個艷陽天。于是,下地干活。這是入冬之來,第一次光臨花園。好像老黃牛一樣,將后花園的地都開墾了一遍。一鋤頭下去,就有很多蚯蚓,非常有機;雞大嬸們正在墻角邊曬曬太陽、洗洗泥浴,一見我鋤地,蜂擁而至,要求增加點蛋白質(zhì)餐飲。有求必應,在地里一晃就是一個下午,汗流浹背。 小牧童 姐妹倆
每天的生活記錄與觀察思考 |
|
來自: 昵稱7707636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