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體驗之所以能達到完全的投入,是因為目標明確,而且能得到及時回饋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的《心流:最優(yōu)體驗心理學》這本書回答了“幸福是什么”這個大家都很關(guān)注的問題,并且?guī)椭覀兺ㄟ^對心流的體驗去獲得幸福。米哈里認為真正的幸福是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體驗到心流的感覺。那么什么是心流呢?這是本書的核心概念。作者認為心流的構(gòu)成要素有以下幾個:目標、專注、反饋、技巧提高目標上調(diào)。 最優(yōu)體驗的共同要素:覺得自己的技能足夠應付當前的挑戰(zhàn),在一個目標明確、規(guī)則分明的行動體系中,對于自己表現(xiàn)的好壞,隨時可得到清楚的回饋;注意力非常集中,完全沒有空閑去思索任何不想干的事! 目標。人最怕的是活著找不到目標,或者目標比較庸俗、多變,如果能找到一件事是自己真正喜歡的,那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就如克爾凱郭爾所說的“為之生,為之死”的事業(yè)。有人的目標是以追逐財富、名利,有人是以追逐職位的升遷,但是米哈里認為最優(yōu)體驗的一大特色是“目標不假外求”,因為事情本身就是目標,比如,寫作的目的是寫作本身,教書的目的是教書本身等,這就是“自成目標”,在這一目標中,一個人可以完全為行動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反觀我們現(xiàn)在,做一件事情往往考慮的是事情做完后可能會帶來的結(jié)果,只要能帶來好的結(jié)果,哪怕事情本身是枯燥無味的,也會強行讓自己忍受,這樣也就很少能體驗到心流的感覺了。 如果一個人覺得被迫讀一本書,因為"應該"而走上某條道路,學習的過程就會變得格格不入。 反饋。反饋對我們實現(xiàn)目標和持續(xù)付出行動具有重要意義,就像學生學習一樣,反饋就是習題和考卷,如果我們做一件事能經(jīng)常獲得反饋,那么就會幫我們更好地付出行動,比如,我們發(fā)一個朋友圈,如果能得到許多好朋友的點贊,我們內(nèi)心就會覺得滿足,如果完成一個任務受到外界積極的反饋,我們就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其中。 技巧的提高和目標的上調(diào)。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時,如果這個任務對能力的要求和我們相匹配,通過完成這項任務使我們的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我們就能體驗到更多的快感,如果這件事完全在我們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沒有任何挑戰(zhàn)性,這也不容易讓我們堅持下去,也就很難體驗到心流的感覺。 在分析完心流的概念后,作者對幸福的定義就更好理解了:幸福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體驗到心流的感覺。作者認為無論我們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可以體驗到心流的感覺,哪怕是逆境,我們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尋找改變。作者提出一個我非常贊同的觀點:主觀體驗就是人生。人生到底是辛苦還是幸福,完全取決于我們?nèi)绾侮U述這個世界,如果我們習慣于悲觀地解釋所發(fā)生的事,我們的生活也許就是痛苦多一點,如果我們擁有樂觀的解釋風格,我們就會幸福多一點。 自我的完整性取決于把中立或破壞性事件,轉(zhuǎn)變?yōu)閷ψ约河欣麪顟B(tài)的能力! 作者分析完心流后,指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尋找到心流體驗,無論是感官體驗,還是思維、工作、人際、挫折,只要我們擁有自得其樂的性格,習慣樂觀地解釋這個世界,專注于當下的事情,我們就能找到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