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說到補(bǔ)品,人參當(dāng)之無愧地占據(jù)了頭把交椅。時光飛逝,時代變遷,人參在眾多補(bǔ)品的江湖地位卻依舊不變。 . 然而,人參的價格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令人望而卻步。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我國的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河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生長一種土人參,同樣具有很高的食補(bǔ)價值。 土人參又稱櫨蘭、土洋參、福參、申時花,假人參、參草、土高麗參,煮飯花等不同叫法! 土人參是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高30-100厘米。主根粗壯,圓錐形,有少數(shù)分枝,皮黑褐色,形如人參,斷面乳白色。莖直立,肉質(zhì),基部近木質(zhì),多少分枝,圓柱形,有時具槽。葉倒卵形,長約6厘米,寬3厘米,全緣;花期在6-7月,有5片花瓣,粉紅色或淡紫紅色;果期在9-10月,蒴果近球形,直徑約4毫米,3瓣裂;種子種子多數(shù),扁圓形,直徑約1毫米,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澤。 土人參雖為野生,但卻有意想不到的實(shí)用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 1、觀賞插花。 土人參的花期長,花色鮮艷,在我國的某些地方栽培或插花觀賞。 2、作為菜肴食用。 椐研究發(fā)現(xiàn),土人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鈣、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zhì)1.56克、維生素C11.6克、氨基酸總量1.33克、鐵28.4毫克、鈣57.17毫克,鋅3.19毫克。因此,在民間或一些民間特色酒店常常摘取人參菜(土人參)嫩莖葉,用做湯或炒食。常見的做法有蠔油姜絲人參菜,姜絲蒜茸人參菜等。 3、食補(bǔ)價值。 椐醫(yī)學(xué)資料記栽,土人參的根,味甘,性平,具有補(bǔ)中益氣,潤肺生津的作用。葉味甘,性平,具通乳,消腫痛的作用。 1、用土人參的根(30~60克)配豬肚燉服,可盜汗,自汗。 2、用土人參的根(30~60克)配大棗煎服可治脾虛泄瀉。 3、成品土人參,切片作為參茶沖劑,可增強(qiáng)人體健康,止咳防病。 4、用土人參的根、莖、葉(30~60克)與豬骨一起燉湯食用,氣虛乏力,乳汁不能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
|
來自: 農(nóng)家時令菜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