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又稱石竹目,在我國的各地均有分布。它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活力強,生于菜園、農(nóng)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不懂它的用處的人均視它為雜草,其實它是一種名副其實的中草藥,且用處多多。在農(nóng)村里,部分人喜歡將它采摘下來當菜吃,清鮮可口,略帶酸味。喜歡吃野味的你可以嘗嘗。 為什么說它的好處多多呢?因為它的營養(yǎng)豐富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且藥用的價值很高可以應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藥食同源的特性,就是說在當菜食用過程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目標。下面在我們一起了解它的價值吧。 食用價值 1、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喜歡吃野菜的朋友喜歡采摘來當菜吃。它的烹飪方法很多,可以根椐個人的喜好來做湯或用于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等。 ?1.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馬齒莧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功效。在《藏本草》提到:當癰癤腫毒,蟲蛇咬傷時可采摘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到患處即可。 2. 椐《民族藥志二》記載:在肺熱咳嗽時,可以采用適量的馬齒莧水煎內(nèi)服也有一定的療效。 3、在民間的中醫(yī)生或老人家常用馬齒莧治療小孩子腹瀉,痢疾,肚子痛等疾病。因為它味道不苦小孩容易接受。椐《滇藥錄》記載:馬齒莧全草主治腹瀉,痢疾,血淋等癥狀。 4 、在《滇省志》記載:馬齒莧株主治痢疾,腸炎,肝炎,肺炎,白帶,胃出血,子宮出血,外用于帶狀皰疹,濕疹,瘡癤紅腫,脫肛等癥狀。 |
|
來自: 農(nóng)家時令菜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