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趙鳴程,鳥鳴山更幽的鳴,鵬程萬里的程。 外國美術(shù)史就像故事一樣去了解,不要抱著重點的思維靠了解,否則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記住的太少了。 先來和大家談談一些美術(shù)學習的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你是這樣劃分的嘛,若小伙伴們有不同的想法,在留言區(qū)留言小編及時修改、更新。 16世紀中葉以來意大利藝術(shù)中樣式主義不過是一個短暫的過渡風格,曇花一現(xiàn)。一片沉寂中,羅馬教廷未恢復教會榮耀,開始招募各方藝術(shù)家到羅馬來裝點教會,這次運動大約開始于1585年,像100年前盛期文藝復興一樣,各地藝術(shù)家云集羅馬,他們在這兒創(chuàng)造力藝術(shù)風格——巴洛克藝術(shù)。 巴洛克風格,指17.世紀初直至18世紀上半葉歐洲流行的主要藝術(shù)風格,巴洛克風格雖然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文藝復興的藝術(shù)風格,但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對古典主義的單純、和諧、穩(wěn)定的拋棄,追求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有動感的藝術(shù)境界。巴洛克藝術(shù)是16世紀后期開始在歐洲流行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不僅在繪畫方面,巴洛克藝術(shù)代表整個藝術(shù)領(lǐng)域,包括音樂、建筑、裝飾藝術(shù)等,內(nèi)涵也極為復雜 一、發(fā)揚古典美的卡拉奇及其追隨者 當16世紀意大利樣式主義風格盛行時,來自波倫亞的卡拉奇兄弟卻并未追隨這股潮流。他們反對矯飾,力圖使文藝復興的理性原則和古典美發(fā)揚光大,同時他們也倡導自然的寫生。他們認為最完美的藝術(shù)就是保持古代藝術(shù)的古典美,綜合文藝復興大師的藝術(shù),再加上通過寫生而得到的自然生動的形象。作品不但有古典美,也有17世紀的光線處理。 安尼巴萊·卡拉齊 安尼巴萊·卡拉齊在繼承中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他突破了大師們原有壁畫的構(gòu)圖,巧妙地將獨幅畫形式置于其中,他的壁畫重新恢復了歐洲紀念碑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成為17世紀歐洲畫家們的真正學院(即正道)。他還是歐洲古典風景畫的奠基人。他在自己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極力實踐,將“自然美”和“理想美”結(jié)合起來,并吸取了“古代人和拉斐爾藝術(shù)中最精美的成分”。 卡拉瓦喬的寫實主義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意大利語:Michelangelo Merisi detto il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 18日),意大利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于羅馬、那不勒斯、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認為屬于巴洛克畫派,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基督下葬》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下拉凡個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3-1610年)基督下葬儀式,原本是神圣而莊重的,而在卡拉瓦喬的筆下,僅僅是平凡而簡單的貧民葬禮場面,畫家以現(xiàn)實生活事件和人物,描繪了神圣的宗教題材。作者善用聚光、強烈明暗對比畫法布置畫面,塑造人物主次形象,是卡拉瓦喬藝術(shù)風格特征,他不受自然光源的影響,從表現(xiàn)畫家創(chuàng)作意圖出發(fā),構(gòu)成畫面的均衡、呼應和節(jié)奏美感。 圣彼得受難,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601年,畫布油畫,230x175厘米,羅馬,圣瑪利亞德爾波波洛教堂切拉西禮拜堂 捧果籃男孩,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93年,畫布油畫,67×63厘米,羅馬,博格蓋塞美術(shù)館 《圣馬太蒙召》,1600年完成后立刻引起轟動??ɡ邌淘鰪姷拿靼祵φ?/p> 法使得主題極富戲劇性,同時精確觀察帶來的寫實把情感的強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F(xiàn)在人們把這種明暗對著法的增強形式稱作暗色調(diào)主義,其興起歸功于卡拉瓦喬??ɡ邌掏瑫r代的畫家對此持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一些人公開指責他有各種的感覺缺陷,特別是他不講作畫章法,堅持寫生。但絕大多數(shù)人把他當作藝術(shù)的救主來歡迎?!澳菚r,羅馬的畫家被這種新穎的畫風所吸引,特別是年輕畫家都聚集在卡拉瓦喬身邊,稱贊他是絕無僅有的自然模仿者,把他的作品視作奇跡。” 三、巴洛克雕塑大師貝爾尼尼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畫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藝術(shù)家。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設計,另外,他也是畫家,繪圖師,舞臺設計師,煙花制造者和葬禮設計師。 《阿波羅與堂芙妮》是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初戀故事,他的初戀對象是河神彼紐斯的女兒堂芙妮。此故事的其中一位主角堂芙妮是河神之女兒,她不愿受拘束,只想在山林逐鹿獵禽,最怕碰觸婚姻與愛情。另一方面,太陽神阿波羅下凡人間,因與愛神丘比特起爭執(zhí),遂被其愛情金箭射中。故當他遇上黛芙妮,登時愛火中燒,神迷心狂。黛芙妮被嚇得慌張起來,天天逃亡。阿波羅滿心愛情渴望,一下把她追上了。此時,黛芙妮向父親呼叫,寧愿毀了自己的美貌,也不要討人喜愛。河神答應,她的身體便慢慢變成一棵月桂樹了。這磚雕塑表現(xiàn)了故事結(jié)局的壯麗場景,阿波羅沖向堂芙妮、剛要觸摸她的一刻。 ![]() 祭壇雕塑<圣德列薩祭壇》的成功,標志著貝尼尼雕塑的頂峰的到來。在這件作品中,貝尼尼體現(xiàn)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它反映了人的尊嚴、理想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是貝尼尼創(chuàng)作中的積極成分,也是與一般的巴洛克藝術(shù)的不同的地方。 ![]() 說到這里今天的分享就要接近尾聲了,你學到了嘛?喜歡我寫的文章的伙伴們可以相互分享并轉(zhuǎn)發(fā)給你身邊的人們,為他們介紹普及文人的這些事,希望我們能夠每天學習點點滴滴,堅持是最偉大的力量,每一個你、我、他都是最棒的。 明天為大家來分享 17.世紀法蘭德斯藝術(sh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