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唐代詩人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可以稱得上千古絕唱、膾炙人手。這首詞意境優(yōu)美,生動盎然,短短的27個字,呈現(xiàn)出一幅精美絕倫、鮮活立體的畫面。 張志和,字子同,正月初一出生,他的母親在生他之前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神仙,獻給她一只靈龜,讓她吞服,然后生下一子,遂將孩子取名為龜齡。張志和可以說是天賦異稟,3歲就能讀書,6歲能寫文章,16歲明經(jīng)及第,因才華突出,受到皇帝的器重和賞識,但他沒有在官場停留太長的時間。母親去世后,他守孝三年,后反復(fù)游歷縱情于山水之間,在西塞山歸隱,也是在這個地方,寫下了開篇那首著名的《漁歌子》。 《全唐詩》中一共收錄張志和九首作品,其中以《漁父詞》最具有代表性。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意境深遠,悠長遼闊,后來很多詩人和詞人的作品都效仿張志和的《漁父詞》而作,可以說張志和的《漁父詞》對后世詞人影響很大,他的作品還曾經(jīng)傳到過日本,與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起列入日本教科書。 張志和和大書法家顏真卿交往甚密,顏真卿當(dāng)時官居刺史,他看張志和的漁船太破了,就想為他造一條新船,但是張志和卻說:我愿意把這條舊船作為我漂泊移動的家,來往于山水之間就足夠了,我不需要新船。就這樣,他拒絕了顏真卿的好意。由此可見張志和性情淡泊,他是一位真隱士。 張志和不僅擅長于作詞還擅長畫山水畫,他的畫多取山水作為素材,格外傳神。另外,張志和在道學(xué)上也頗有研究,他曾將自己修煉的心得編輯成一部十二卷三萬言的《玄真子》,后人稱其“著作玄妙,為神仙中人”。另外,張志和在天文方面也有一些理論,可圈可點。 現(xiàn)在,讓我們一同欣賞一下張志和的千古絕唱《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西塞山前,美麗優(yōu)雅的白鷺在自由的飛翔,江邊桃花盛開,春水流動,水中的鮭魚肥而美。老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在斜風(fēng)細雨中悠然垂釣,都不想回家了。詞中的西塞山即現(xiàn)在的浙江省,這首詞非常的有意境,并且很具有畫面感,張志和曾將這首詞畫成一幅畫。據(jù)說蘇軾非常愛這首詞。這首詞將一幅江南雨景描繪的淋漓盡致。不僅有景還有人,漁夫在雨中捕魚的神情與詩情畫意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不禁讓人羨慕他悠然自得的生活。 張志和在42歲游湖時因酒醉不幸溺水而逝,歷來關(guān)于他的逝世說法不一,但他溺水而亡這一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 今天讓我們一同欣賞張志和的八首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張志和詞中詩中的絕佳意境。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